今年春節大年初二,和在美國讀研的孩子影片通話。他心情看起來很不好,而且有很多抱怨和沮喪。
他說,大年初一,開車去同學公寓聚會。車子電瓶有問題發動不起來。因為美國疫情,很少出門,車子也很少開,大年初一開車竟然發動不起來。
大年初二,出門鍛鍊,因為費城下雪,不小心摔跤了,有皮肉傷。
正因為新年連續兩天出門不順,孩子擔心流年不利。孩子今年五月碩士畢業,留在美國工作,他擔心會遇到什麼不順的事情。孩子平時也比較迷信,所以影片電話裡面他充滿了擔心和焦慮不安。
為了平復他的情緒,為給他講了兩個心理學效應:鴿子的迷信和費斯汀格效應。
迷信的心理:希望獲得某種力量和控制感,或者希望得到某種期望的結果,避免某種糟糕的結果。
迷信的本質:偶然的行為與某種結果進行了強化的連結。
心理學斯金納把鴿子放到一個箱子裡。箱子裡有食物分發器,每隔15秒落下食物。然後...然後就什麼也不做,觀察鴿子就可以了。幾天後,實驗結果出來了,在每次間隔15秒沒有食物的時候:
一隻鴿子總在箱子中逆時針轉圈。
一隻鴿子總是用頭撞箱子的某一個固定的地方。
斯金納的那次試驗放了8只鴿子,其中6只出現了各自不同的奇怪習慣。
鴿子的行為與獲得食物並沒有因果關係。但鴿子還是這麼做了,就好像它們這麼做了,確實就會得到食物似的,鴿子變“迷信”了
迷信的行為難以消退,因為人的期望值很高,期望迷信行為產生強化的後果。如果這種聯絡每次出現,然後突然消失,那行為很快就能停止。但實際上,偶然的強化要很長時間才會發生,因此迷信行為會持續很久。
和孩子講完了鴿子的迷信,然後繼續安撫他的情緒。
一個人的情緒是和認知有關的。改變認知就可以改變情緒本身。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著名法則,即“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換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卻是我們能掌控的。
費斯汀格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卡斯丁早上起床後洗漱時,隨手將自己的高檔手錶放在洗漱臺邊,妻子怕它被水淋溼了,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起床後到餐桌上拿麵包時,不小心將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卡斯丁疼愛手錶,就照兒子的屁股揍了一頓。然後黑著臉罵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氣,說是怕水把手錶打溼。卡斯丁說他的手錶是防水的。於是二人猛烈地鬥起嘴來。一氣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沒有吃,直接開車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時突然記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轉回家。可是家中沒人,妻子上班去了,兒子上學去了,卡斯丁的鑰匙留在公文包裡,他進不了門,只好打電話向妻子要鑰匙。妻子慌慌張張地往家趕時,撞翻了路邊水果攤,攤主拉住她不讓她走,要她賠償,她不得不賠了一筆錢才擺脫。待門開啟拿到公文包後,卡斯丁已遲到了15分鐘,捱了上司一頓嚴厲批評,卡斯丁的心情壞到了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兒子這天參加棒球賽,原本奪冠有望,卻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在這個事例中,手錶被摔壞是其中的10%。後面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都是由於當事人沒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導致了這一天成為“鬧心的一天”。試想,卡斯丁在那10%產生後,假如換一種反應。比如,他撫慰兒子:“不要緊,兒子,手錶摔壞了沒事,我拿去修修就好了。”這樣兒子高興,妻子也高興,他本身心情也好,那麼隨後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可見,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透過你的心態與行為決定剩餘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