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大年三十剛剛過去,緊接著迎來的便是正月裡拜大年了!說到拜年,這也是中國春節的傳統文化習俗之一。在拜年中,人們個個洋溢著笑臉與幸福,帶上禮物,走親串友,一來表示一年到頭親朋們的團聚,二來親朋好友到一起嘮嘮家常,說說開心話,聯絡和增進一下親朋之間的感情。這種傳統的互動活動不僅由來已久,而且會一直傳承下去。

今天是大年初四,鄰居老朱的女兒女婿開著轎車,帶著豐厚的禮物,從外地趕回來給老朱拜年。由於老朱的女兒嫁於外省,路程較遠,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回面,可是臨到一年一度如此隆重的春節時,他們是一定會趕回來的!看望看望一下二老,那是必須的事!像是對思念親人的一種極大的慰藉!

隨著時間的流逝,二老的歲數也越來越大,身體也逐漸衰弱。女兒女婿關切的詢問他們二老的身體如何,生活過的怎麼樣等等,噓寒問暖,算是對親人最大的關心了!

老朱的兒子兒媳長年在外做生意,孫子孫女也不在身邊,每年回家,老朱也特別高興!因為,在平時就他老兩口在家,要想過著一家人團聚,兒孫繞膝,共享天倫之樂的日子,似乎還差點味!

這不!這一到過年,兒子一家四口,女兒一家四口,都回來了!老朱兩口子也特別高興!一家人算是到齊了!熱熱鬧鬧,歡歡喜喜過大年!老兩口從心理上和精神頭上,都特別高興和愉悅,早晚逢人說起話來,臉上總是掛著笑容!高興著,幸福著,心裡那個美呀!自不必說。

老朱兩口子想著:兒子閨女都有自己的事業,一年下來也掙有不少錢。兒子做大理石生意,一年也有個10―20萬的收入,日子過得很不錯!閨女她們在沿海發達城市建有一個模具廠,一年也有個30―50萬的進賬,日子過得更是紅紅火火。總之,還是黨的政策好,兒子閨女都過上了好日子,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過的有滋有味,早已步入了小康生活,也早已是小康之家了!

大年初四吃中午飯的時候,就聽見鄰居老朱家,不知是什麼原因,吵吵鬧鬧的!

原來,由於老朱的兒子在臨近過年的時候,就提前回家了!大年三十的時候,老朱給孫子孫女各發了500元的壓歲錢!也是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的鼓勵和希望,希望他們能夠好好學習,健康快樂的成長!

等到初四中午吃飯的時候,老朱當著女兒女婿的面,給外孫子外孫女,每個人發了200元壓歲錢。起初都在吃飯,也都不在意。等到吃罷飯,三四個小朋友在一塊玩耍時,互相之間問起來,問問各自得了多少壓歲錢!這才得知老朱給自己的孫子孫女500塊壓歲錢,而給外孫子孫女200元壓歲錢。

於是,小孩子之間因為壓歲錢得的不一樣多而爭吵起來。當閨女得知此事後,心裡有些不舒服,既而也與父母爭執起來,問自己的父母為什麼這麼偏心?發的壓歲錢為什麼不一樣多呢?孫子孫女是自己的寶貝,外孫子孫女就不一樣了嗎?心裡疙疙瘩瘩的,好不痛快!

到了後來,乾脆吵了起來!大年下的,也不嫌不好看,為了一個壓歲錢的事,吵得算是不可開交了!

對於此事,作為爺爺的老朱,有一肚子苦水,無處可說。那些年,老朱身體還算可以,在鎮上的賣菜店裡給人家打工,一個月還能掙上個3000來塊錢,這幾年老朱的身體不適,再加上年級偏大,已是70多歲的人了,手邊錢也掙不來了!老兩口的生活也是省吃儉用的,手頭上有點緊,也不是那麼寬裕了!因為掙不來了,而且還要花錢!由此可見,生活過的也算不容易!發點壓歲錢,也是當爺爺奶奶的略表心意而已!在過去那幾年,四個小朋友不都是發1000塊錢的壓歲錢!也沒覺得發的多還是少,也覺得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可是現在……

試想一下,在過去有一個饅頭吃吃,只要能填飽肚子,人們都滿足的不得了!時至今日,人們為了個發壓歲錢的事上,還在為壓歲錢的多與少,鬧得不愉快!值得嗎?還在為發與不發壓歲錢的事上,搞得親人們不和氣!有那個必要嗎?倘若,都不給你發壓歲錢,你又會如何呢?

人世間的事,在好多時候,為了一個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不愉快!值得嗎?也許是吃飽了撐的!再想想過年時,送給人家的祝福語,什麼“新年快樂”、“闔家歡樂”、“萬事如意”,諸如此類,能夠把美好的祝福送給別人,而臨到自己,卻又做不到!這不是前後打臉嗎?

俗話說得好:“有錢沒錢,都要回家過年。”在過年時,無論何時何地,人們都要回到自己溫暖的家中與親人團聚,歡歡喜喜過大年!然而,看看老朱一家,兒子閨女回家過年,是與和自己的親人團聚的嗎?似乎回家過年,是來找氣受的!再看看兒子閨女,都早已是小康之家了!卻為了一地雞毛的事,斤斤計較!鬧得不愉快!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試想一下,沒錢的時候,日子過得窮酸苦寒,苦不堪言;可等到有錢了,不愁吃不愁穿的時候,卻為了一些生活上的瑣事,鬧得一些傷感情的事,真真是幸福有點過了頭!在任何時候,在親情面前,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一切都顯得蒼白無力!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老婆為我找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