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過春節時,窗外大雪紛飛,我們一家人圍繞在媽媽忙碌的灶前。我和哥哥沒有灶高,只能聞到鍋里美食的香味,或是炒菜、或是春節各種自制甜點,自己腦海裡呈現的是無限的美味。爸爸坐在灶前燒火,我們聊著家常,快樂是如此的簡單。
圖一,重新做的灶。現在我們的房子也重做了,為了不讓年味改變,我們全家一致認可,保留了燒柴火的灶。雖然樣子不同,但是,還能留下兒時的鄉情。
圖二、圖三、圖四,外公今年八十二歲,他說,那個時代物質很匱乏,每個家庭柴火多、有存糧、自家喂的年豬、雞、菜園的青菜,做幾個菜味道就很鮮美,過的就是踏實年。
圖五、圖六、圖七、圖八是燒火做飯時代的變遷。開始燒柴火,然後是蜂窩煤爐,再就是現在的煤氣灶,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圖九,十五年前我們的團年飯。那是的大家都很年輕。
圖十,現在的團年飯。煙火氣息始終如一,人、事、物始終離不開一桌團圓飯。不管多遠的遊子,大部分人都會在年三十前趕回家。
年,是家鄉菜的味道,是鄰居之間的鄉音;它更是與父母親情的陪伴,一種心與家的距離;它用自己的獨特方式,讓中華兒女始終傳承和延續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這就是我們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