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前兩天,孩子他爸臨時起意,想自駕回老家。
本來已經做好了“原地過年”的準備,這一突如其來的決定,多少打亂了我春節的諸多計劃和安排。
但想想,也是兩年沒回老家了,他想回家看看,家裡的親朋好友也想看看我們,便起行了。
將近十個小時的車程,真折磨人。
好在女兒很乖,沒怎麼鬧,到家已經晚上十點了。
原以為一切都會順利進行,孩子他爸各種人情往來,女兒和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們嬉戲玩耍,我就在家裡幫忙倒騰收拾……
只是沒想到,擔心害怕的事情終究還是來了。
01 孩子生次病,老母半條命估計是水土不服,加上過年吃的東西多少上火,女兒果不其然感冒了。
時不時一聲咳嗽,猝不及防地兩行鼻涕,真真讓老母親心裡各種揪痛。尤其是午睡起來後,咳嗽頻繁,不明就裡的老人家嘴裡不停唸叨“怎麼咳成這個樣子,有沒有好好吃藥的啊”。
其實如果單獨和孩子在一塊,我一定能夠很淡定處理各種疑難雜症。
一旦生活圈子裡有長輩,老母親那種為孩子生病的焦慮,還會多加一種叫“愧疚”的東西。那絕對是外界賦予的。
孩子生病,哪個當媽的不難受?
那份難受,如果還被人在旁邊含沙射影地怪罪,就是難上加難,痛上加痛。
女兒一咳,水杯第一時間遞上;她一流鼻涕,棉柔巾一定就在眼前。
這還是白天的場景。
一到晚上,尤其是睡覺前,孩子鼻塞不舒服,就嚷嚷“鼻子不舒服睡不著覺”。請問,當媽的還能怎樣?
看來,真的去學一門通鼻技能!
扯遠了,只能說,孩子生病那份痛,多少老母親想替孩子受過,畢竟老母親身體最能扛,區區鼻塞,怎麼可能難得了我們!
通鼻的小方法瞭解一下,墊高枕頭,用溫溼毛巾捂一下孩子的鼻樑,用小棉籤清除一下孩子的鼻腔異物。
還有一點,也是很考驗人的。
就是控制室溫。
鄉下的氣溫,晚上冷。孩子身體不舒服,又喜歡踢被子。好傢伙,她鼻塞睡得倒還挺香,就是苦了我這個半夜總得起來和她潛意識(不肯蓋被子)博弈的老母親。
孩子生次病,老母半條命。此話不假。
所幸的是,當了媽之後,我的命夠硬。
02 同伴效應大,老母抵不過坦白說,平日裡女兒還算是個斯斯文文,說話客氣的小姑娘。可一到鄉下,和一班哥哥弟弟混,說話風格大變。
比如,以前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是哭。
現在不哭,直接就是兩個音量很足的字:討厭!
經過這段時間,才知道原來她最討厭的人,就是爸爸和媽媽。因為爸爸不准她光著腳到處跑,媽媽時時刻刻都盯著她喝藥吃飯。
養娃一千日,竟敵不過才見了幾次面的同齡人。
該說她身邊的同齡人魔力大,還是當媽的缺了威嚴。
想想,也是。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結果表明,年齡具有差異的同伴在一起玩耍,既能促進年幼孩子的認知和思維發展,也能提升年長兒童的領導力思維水平。
難怪女兒回老家後,性子變野了,膽子變大了,脾氣變急了。
且不說是好是壞。單從獨生子女的角度來看,孩子多了玩伴,自然是好事,只是在同伴相處上,父母始終不能太過於掉以輕心。
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我在教訓女兒不能做某些事情時,女兒很喜歡拿別人來當例子:
“為什麼弟弟不用穿鞋子?為什麼哥哥可以整天看電視?為什麼他可以不問我的意見就搶我的東西?”
這些問題,總是讓我無言以對。看來,是時候關注這個同伴效應的問題了。
不然,老母親的話沒了震懾力,孩子權當耳邊風,教育就多了阻礙和難題。
03 作息三餐亂,老母心慌慌農村人,吃飯隨意,睡覺隨意(絕無歧視之意,不喜勿噴)。尤其是春節放假,日上三竿,家裡還是一片安寧。
剛來一兩天,心裡嘀咕著怎麼十點多還沒有早餐吃,習慣了,到了快中午,才吆喝著全家人用早膳。
什麼時間點是三餐,坦白說,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肚子餓了就去找吃的,實在不行就上街去買點心。
記得一次午後三點,餐廳吃飯的一家老小絡繹不絕,實在佩服這裡人們的扛餓能力。
至於所謂的午睡和晚上就寢,已比平日的習慣往後推了兩個多小時。晚上12點孩子才入睡,是常事。要我說,晚上9點就開始催孩子上床,絕對被當做異類。
別說我怎麼不懂變通,只是想到孩子一天僅有一個長個子的黃金時間,一過點心裡難免犯難:
說我女兒個子矮,估計就是過年這幾個晚上熬的吧!
又當如何較真?
只能自我安慰,春節就幾天,放縱一下也不會怎麼樣。大家開心,就好!
以前沒有娃的日子,要瀟灑要自由要快活樣樣在行,可有了孩子後,真發現沒有什麼東西比孩子的健康、安全、開心更重要了。
雖然有各種各樣令老母親害怕擔憂的事情,但在不危害到孩子的情況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行。
要是像這種孩子玩煙花爆竹受了傷。
或者孩子被陌生人抱走,我想哪一個老母親不跟惡人拼了命,也真難解心頭之恨。
但不管怎麼說,在過年如此喜慶的日子裡,做父母的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孩子越小,越要提高警惕,別讓自己的一時放鬆,害慘了孩子的一生。
這次回家過年,讓我深有感觸的事情不止這幾件。
越是感觸,越覺得自己肩上這個當媽的擔子很重,得處處小心,處處用心,處處費心。
雖然這些年來,很多人對“為母則剛”這句話嗤之以鼻,總是高唱著“當媽後我變慫了”。
但這兩句話,在我看來並不衝突。
面對害怕的事情,老母親是剛是慫,都不是為了自己,出發點永遠在孩子身上。
所以,過年遇到再多“麻煩事”,相信和我有同樣遭遇的老母親們,早就在想各種應對方案了吧?
-END-
(笑著看完就好(இ﹏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