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究含蓄,很多時候說話表達的都比較的委婉,不便於直接說出來,對於溢美之詞則還好說,但對於一些責備的話,如果不明確地說出來,則會給雙方造成誤解。
我們之所以比較含蓄,除了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更多的是我們沒有接受到這種正面積極的非暴力溝通的教育。從小我們的父母教育我們要謙遜,做事說話要謹言慎行,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我們在和人進行溝通的時候,總是會保留我們的意見。
小的時候我們總是很天真,會把我們內心中的想法都誠實的講出來,等到我們長大之後便學會了逢場作戲,見人說人話,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對於我們內心的需求也總是壓抑著,這就造成了溝通時無法明白對方的內心想法。
非暴力溝通要求我們在溝通的時候要把自己內心的需求勇敢地表達出來,對於我們的請求也要明確出來,讓別人知道我們希望他們做什麼。我們提出的請求越具體對方就越容易去做到,而不用去胡亂揣測我們的意思。
我們在進行非暴力溝通的時候,首先要明確雙方談話的目的,當雙方的目的明確之後,溝通的過程就變成了為達到目的而進行的磋商,我們都會去考慮為了達到目的自己要去做什麼,如果對方再明確地說出了自己的請求,這個時候兩相對照,就能夠很快速的修正我們的想法,落地到我們的行動。
提出請求的時候越具體越好,那怎麼樣才算具體呢?我們在表達的時候最好用到動詞,因為動詞是指令性的動作會告訴我們去做什麼,如果再附加做的方法以及限制性的條件,比如說什麼時間完成,做到什麼程度,那麼我們的溝通會更有效。
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也會遇到很多請求。當請求越具體時,我們就越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溝通的落腳點也在於對方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去做,所以提出的請求要具體而明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