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妹相見,還是會聊些家長裡短。到了午飯點,就驅車去“老資味”就餐。適逢春節,餐館生意火爆。上菜的節奏比平時慢了很多,服務也不盡如人意。但親戚之間嘮嘮家常,說說近況,大家似乎也忽視了這些不足。席間一款“雞蛋碰石頭”的菜,很是吸睛,大小朋友都很好奇。製作者也甚是得意:他將錫箔紙開啟,一推油亮而均勻的鵝卵黑石,將碗裡打好的雞蛋調勻,淋在黑石子上面,頓時,雞蛋沸騰凝固,他又用筷子攪了攪,就成了一道美食。表弟說自己都可以弄,製作者很不服氣,說是石頭是特殊礦石,雞蛋當中也另有玄機。還有一款鍋邊饃特別受小朋友喜歡,我們清盤了3份。
午飯後一家人又去草莓基地採摘草莓。小朋友聽說有這個專案,高興的蹦蹦跳跳的。我們先到奶油草莓大棚採摘,再到巧克力草莓大棚採摘。一家人歡歡喜喜進大棚勞作。大家東瞅西瞧說好找尋又大又紅的草莓王。小朋友專注的採摘,自己喜歡的草莓不論大小。也許只是因為形狀特別,只是因為小巧可愛。大朋友專注的採摘,真的是在尋找又紅又大的草莓王。大家各有收穫,一起歡喜。
採摘後本計劃到崇慶路看油菜花,但花兒開得零星,減了賞花興致,臨時改道街子古鎮。遊了車河進人海。大家吃了傳統的糖油果子,三個小朋友一人一個氫氣球。玩廣場走時,因交通管制,只好打道回府。返程選了花兒較多的路,紅梅、海棠、櫻花、玉蘭、油菜花雖然都是零星的散落在路旁,到底還是開在春天裡的花。
晚餐分兩處兩組進行。先生主廚:熬粥、炒菜、拌菜。老爹付廚:蒸餃子、蒸滷菜。兩處和一處,把餃子和滷菜端到我家聚餐。擺碗筷、端盤子、挪桌椅……一家人和樂融融的喝著雜糧粥,吃著家常菜。飯後才是重點,飲茶嘮嗑話家常。喝了紅茶、黃茶、綠茶三種茶,說了三四個小時的私房話。不瞭解的開始了了解,瞭解的加深了了解。也許親情就是在飯後茶餘的八卦裡發酵的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