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在家待了大概一週以後,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在廣大年輕人看來“臭名昭著”的“催婚”轟炸,以至於一度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同時又伴隨莫名的煩悶和疲憊。
曾經某一年,和一個朋友在臨近春節假期的時候聊天,她提到因為被催婚壓力太大,所以不打算回家。那時的我,對此實際上並不理解,而且還很認真地分享了自己過去幾年,開始和父母進行真誠又深入的溝通,怎樣一點點接受和包容長輩們的“心急”舉動。最後我勸她回去和爸媽好好聊聊。
但隨著今年陡然增強的輪番轟炸,即便再多的接受、包容和換位思考,我自己也依然有點招架不住。突然開始能深深理解,作為長輩眼中“大齡未婚”的一員,我那個朋友所承受的壓力,尤其是作為女性。
很顯然,這樣的社會矛盾和衝突,是普遍的,也是結構性的。
當然,催婚並不是萬惡的。從長輩的角度來看,這只是一種樸素的“關心”,是以自己幾十年的人生經驗和信念,在傳統社會框架下行使自己的義務(抑或是權利)。
為了理解其中的關鍵,本文試圖對長輩基於傳統社會結構中的思維、價值和話語體系進行淺要分析,並總結出如下兩個關鍵的矛盾點:
長輩始終以“長輩”自居,將年輕人當成“小孩”,使其感覺獨立性沒有受到尊重。長輩所推崇的幸福人生標準,對於年輕人來說恰恰是一種災難。說到底,這是兩種人生願景的衝突。基於這兩個矛盾點,我試圖從長輩的角度,提出一種更好的催婚策略,以此來使兩輩人和諧相處,並基於共同願景,彼此都能收穫更滿意的人生。
鄉土中國和生育制度在我看來,著名的社會學家費孝通在《鄉土中國》和《生育制度》中所闡釋的中國鄉土文化和生育觀念,依然極其深刻地影響著當前的社會。
《鄉土中國》中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的概念:“西方社會以個人為基本要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好像是一捆柴,幾根成一把,幾把成一紮,幾紮成一捆,條理清楚,成團體狀態;而中國鄉土社會則呈現差序格局,以宗法群體為本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以親屬關係為主軸的網路關係”。
這樣的關係,就很難有清晰的邊界。七大姑八大姨,九大叔十大伯,都可以干涉年輕人的情感和婚姻事務。
而在《生育制度》中,費孝通認為,“家庭、婚姻、親屬等生育制度”不是“人們用來滿足生物基礎上性的需要的社會手段”,而是“因婚姻和家庭等規定的制度來確定夫妻、親子及親屬的社會角色,使人人得以按部就班地過日子”。
因此,傳統社會便是一個典型的集體主義社會。費孝通也認為,中國傳統思想裡沒有個人主義這一套。
對於個人主義,他總結道:“在個人主義下,一方面是平等觀念,指在同一團體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個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權利;一方面是憲法觀念,指團體不能抹煞個人,只能在個人們所願意交出的一份權利上控制個人”。
在個人主義越來越盛行的今天,基於集體主義的,長輩對年輕人的傳統催婚策略,就開始越來越失靈,乃至有相反的效果。
淺析傳統催婚策略傳統的催婚策略,基本上是一種典型的“恐嚇”策略。
首先是提醒對方“年紀不小了”,對於女性來說,更是會強調生育黃金年齡段。這其中暗含一個更重要的“恐嚇”資訊,就是“死亡正在不斷逼近你”,如果不趕緊結婚,就會來不及完成生兒育女的人生週期。
其次,以命令式的口吻強調結婚是人生中的重要任務和使命。如果不能完成,在道德上將受到極大的譴責,甚至揹負罪名。試圖讓對方覺得自己犯了錯,從而改正錯誤。
長輩經常提的“什麼年紀就應該做什麼事”,就是前面兩種策略的體現。
另外,強調如果不結婚,當對方即將要孤獨終老的時候,即使要後悔也恐怕來不及。其次,也會提醒“眼光不要太高”,不然很可能最後“只剩下歪瓜裂棗”,“就剩下了”,“沒人要了”。
最後,表達“多子多福”、“人丁興旺”是人生至高的美好追求,而對方的父母如果長時間沒有抱孫子,會被人瞧不起。
當這樣的“恐嚇”,經由“差序格局”組成的封閉網路中的各類親戚,在春節長假的各種時間和場合持續進行時,確實可能會有顯著的“干擾”效果。當然,這樣的效果可能是正向的,但大多數時候,會是失靈的,甚至是負向的。
傳統催婚策略的失靈基於傳統社會觀念的催婚,並沒有惡意,相反,很可能是充滿關愛的。但這樣的關愛,反而會讓對方接受不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很顯然,傳統思想和經驗,已經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現代社會。而很多生活在其中並深陷其中(此處沒有貶義)的長輩們,即便能有所察覺,卻依然沒有做出調整。
首先,人的預期壽命不斷提升,醫學的進步也在不斷解決高齡生育的問題,傳統上認為的“什麼年紀應該做什麼事情”,如果真的有這類較優的人生策略的話,年齡的界限也需要調整了。比如說,人們不是應該在30歲之前結婚,而是在35歲甚至是40歲之前。
其次,以命令的方式來開啟對話,如此邊界不清的行為,很容易被認為是“還把自己當小孩”,沒有被當成一個獨立的、有能力的、能自己把握人生的人來看待,從而心生厭煩。
另外,年輕人開始越來越追求自由,親密關係雖然可能讓人更幸福,但和自由在某種程度上又有一些衝突,所以綜合來看,“錯過”的機會成本其實並不大。
最後,不婚族和丁克族也越來越普遍,基本不再會面臨道德上的歧視和譴責。
所以,傳統的催婚策略,在現代社會已經完全失靈。甚至可能讓部分人有逆反心理,開始有“偏不結婚”或者“你說結婚就能幸福,那我去結個婚不幸福給你看”的想法,像極了《被討厭的勇氣裡》所描述的小孩,認為自己表現不好就是對父母的懲罰,為了“報復”父母,從而誤入歧途、逃學、割腕,等等。
關愛最後變成“傷害”,其實是因為沒有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和行動,這就好比給口渴的人遞上一個饅頭。
沒有人希望自己過得不幸福,而長輩催婚也是為了能讓對方更幸福。但傳統催婚策略,一味強調結果,忽略過程和體驗,反而營造出一種讓年輕人認為十分可怕的人生圖景:結婚、生小孩(可能還得生多個)、撫養小孩長大、讓小孩結婚、小孩繼續生小孩......
一種更好的催婚策略所以,如果基於讓對方更幸福的目的,希望對方在合適的時候早點結婚,關鍵在於讓對方看到婚姻所能呈現的美好人生圖景。
首先,充分相信對方是一個有能力,能自己把握人生節奏和命運的人,來讓對方感覺受到尊重,邊界不受侵犯。所以千萬不能用命令式和道德綁架式的口吻。
當然,作為長輩,肯定清楚年輕人容易過於自信。實際上沒有人能完全把握自己的人生節奏和命運,尤其是年輕人,所以接下來就要在對方經驗和能力不足的地方,進行適當的提醒。要有理有據,像“結婚不好人家能結三回?”這樣的邏輯就是一個錯誤的例子。
比較好的方式是分享自己人生中的美好體驗和經驗教訓。美好的愛情故事是首選,也可以談談婚姻生活中的美好細節,怎麼滿足了自己親密和愛的需求。而分享經驗教訓切忌過於具體和細碎,避免讓對方覺得生活是一地雞毛,而應該以較大的時間跨度來敘事,這也能利用上自己年長的優勢。
最後,最關鍵的還是要進行平等又真誠的交流,每個人看重的東西不一樣,所以每個人期待的東西也不一樣,只有透過深入的對話,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彼此的需求。
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裡,提到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倡“課題分離”的做法,也就是分清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年輕人結不結婚是Ta們自己的課題,而長輩的課題只是主張“早點結婚可能讓你的人生更幸福”。
倡導主張,比較好的策略,就是如果真的主張什麼,那就把它的魅力呈現給所有人看,讓Ta們看到足夠多的細節。這就夠了。
結語有人說:過去,婚姻是成年的第一件事,是人的成年禮。只有結了婚的人,才被認可為合格的社會細胞。而現在年輕人是怎麼想的?婚姻,是把自己的人生整理好後才做的事。年輕人想,我人生道路還沒定型呢,我自己還沒想清楚呢,我愛什麼樣的人,跟什麼樣的人過一輩子還不知道呢,結啥婚?
在《愛的五種語言》中提到:“婚姻是一種關係,而非一個待完成的方案,或是個待解決的問題”。傳統思想其實很看重婚姻的關係屬性,但在催婚策略上,卻又傾向於把婚姻當成一個待完成的方案和待解決的問題,從而可能事與願違。
所以,正確的催婚策略,應該讓對方瞭解到,催的不是去完成結婚這個任務,而是希望對方能儘快開始意識到,良好的婚姻關係,是一種讓人生更幸福的選擇之一,從而將其納入人生規劃的考慮範疇。
最後補充一點,這樣的催婚策略,不僅限於長輩對年輕人使用,也可以適用於同輩、朋友之間,甚至是年輕人對長輩。而且這個策略也不僅限催婚,同樣適用於催生小孩等事務。限於篇幅,不再展開。
參考書目《鄉土中國》
《生育制度》
《被討厭的勇氣》
《愛的五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