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唯有交換才是雙贏

―――張鵬

觀察芸芸眾生,你不難發現,人的生存之道不外乎兩種:交換型或者乞求型。

交換型:這種生存之道的根本表現就是“不求人”。他們在骨子裡就沒有“乞求”的勇氣。他們內心深處討厭“乞求”。不論在感情上還是物質上,他們都不願意向任何人提出對方不自願的要求或者不樂意的贈與。比如“你為什麼不愛我?”“你為什麼不給我增加工資?”“你為什麼不陪我?”“你為什麼看不起我?”“你為什麼不給我面子?”“你能借錢給我嗎?”“你能送給我金錢、禮物嗎?”

如果他們被人歧視,他們不會去指責對方,而是認為自己“還沒有取得讓對方平視的資格”。

他們喜歡用交換的方式獲取資源,並且是基於對方“有利益”、“很樂意”的原則。所以,他們一生都信奉“雙贏”。

如果他們得不到對方的關注、陪伴、給予,他們不會認為自己“命苦”或者指責對方“沒有良心”,而是反思自己為什麼沒有吸引力,為什麼沒有能力或者資本讓對方為自己付出。

在人際交往中,一旦發現對方出現“不情願”、“很為難”,他們不會去強求,而是立即退卻。他們給人的印象是“自尊心”極強。

如果覺得“工資太低”,他們會選擇跳槽,而不是去乞求老闆,也不會抱怨。

他們要麼透過努力來提高自己的“交換價值”,要麼“認命”而坦然接受“混得比別人差”的生存狀態。

乞求型:這種型別又可以細分為“道德乞求型”與“可憐乞求型”。

“道德乞求型”是用“道德枷鎖”來求得對方的給予。我有一個朋友,他很喜歡幫助別人,但他同時又會指責對方沒有給他“相應的回報”。也就是說,他認為對方“缺少道德”。同樣,在職場上,也有不少人整天抱怨老闆“缺德”,因為給的工資太低、獎金太少、待遇太差。但是,抱怨歸抱怨,他們卻並不會跳槽,理由或許是“天下烏鴉一般黑”,或者自己沒有能力找到更好的工作。

同樣,在親情、愛情中也常常見到“道德乞求型”的人。他們一生都在指責別人的道德缺陷,比如指責子女不孝順、指責配偶“愛太少”。

“可憐乞求型”的人認為自己很可憐、很無助、很不幸。這是他們向別人乞求或者索取的藉口。他們見人就訴苦,但卻不會透過努力來提高自己的“交換價值”,理由是“努力也沒用”。他們獲得資源的方式是利用別人的“同情心”。

上面的分類又引出了下面的問題。

1、哪一種型別更幸福更成功。我沒有肯定的答案。比如,拿做銷售而言,“交換型”就不一定比“乞求型”銷售業績更好。畢竟,有一部分人會因為忍受不了“乞求型”死皮賴臉的糾纏而“被迫買單”。但“交換型”也可能找到“認可其交換價值”的客戶。

2、哪些型別更容易相處?相同型別的人似乎更容易相處。比如,“乞求型”的人可能更喜歡與另一個“乞求型”相伴。兩人之間可能建立一種“相互欠情”、“相互乞求”的關係並基於這種“相互糾纏”的關係而相伴終生。同樣,“交換型”的人可能更願意找“交換型”的人合作。但是,當“交換價值”不存在時,這種合作關係就會解體。當然,他們的解體是“心平氣和”的。

3、這樣的分類是不是太絕對?我承認,上面的分類是比較極端的。多數人應該是“混合型”,只是更偏向於“交換型”或者“乞求型”而已。還有一種可能,有人在物質方面是一種型別,而在感情方面又是另一種。

4、我們應該培養哪一種型別?在教育孩子時,我們應該讓他們偏向於什麼型別?我們自己的型別是否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們的型別?比如,我們要求子女“有孝心”、“要感恩”,是不是在培養他們的“乞求型”人格?

5、你能看清自己的型別嗎?下面有一個調查表,讓各位填寫自己的型別。我可以肯定,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是“交換型”。但我們卻不難發現,許多自認為“交換型”的人在別人眼中卻是典型的“乞求型”。

6、後天可以轉變嗎?成年之後,上面的兩種型別還有可能改變嗎?我沒有答案。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

11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跨越山海,擁抱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