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驚訝,一個盲聾人竟然可以寫出這麼優美動人的文字,為了一個盲聾人,多少的溫柔和可愛可以綻放珍貴的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寫出了海倫·凱勒內心對於愛與生命最真誠的熱愛。尤其是此中的描寫,很難讓我相信她是一個盲人。
“我曾感受葉子精巧的對稱,我也曾細撫百花柔滑的面板和松樹粗糙不平的表皮。春日裡我渴望在樹幹上發現一簇嫩芽,因為那預示著久經寒冬的大自然正從長眠中醒來。”
她寫道,第一天,她要好好地看看每一個善待她、陪伴她的人,特別是她的老師——沙利文夫人。沙利文夫人明白盲人的痛苦,因為她自己就是一個盲人。她能夠同情她的痛苦與憤怒,她能夠寬容她的調皮和撒氣,她最能夠堅定地站在她的背後,用自己真實的溫暖和細膩的幫助作為她背後最堅強的支援。
除了沙利文夫人,她的父親,她的母親,幾乎她身邊的所有人,面對這樣一個可憐的小女孩,都會用偉大的善良滋潤她這顆脆弱又樂觀的心。所以,每一個善待她的人,都值得見證她希望中的光明到來。
第二天,她要瀏覽這三千世界的過去與現在。去哪裡瀏覽呢?博物館。從海倫·凱勒的自傳中,我明白如果沒有人類偉大的精神文明,她將不可能擁有超越普通人的精神力量,她也不會創造出種種感動世界的奇蹟。她去博物館“參觀”時,館長特別允許她可以觸控人類最珍貴的藝術品。她可以透過手上的“眼睛”領略到人類美麗的文明,可愛的藝術在她手中優美地舞蹈。
晚上,她要去劇院或者電影院,在出色的表演中看到人性的光輝。因為失明和失聰,她只能有一位同伴在她的手上拼寫出劇情。僅僅從劇情上,她就驚訝於戲劇藝術的巧妙。如果真的視力迴歸,她將連第三天的夜晚也用來享受律動的美。
第三天,她要去看那些為生活奔忙的人們。好好地凝視著最親愛的人們的臉龐,傾心地投入於藝術的沉醉之中,已經是非常地可愛。她不知足,她要去看忙碌的人們,用心臟的呼吸感受人生的急促。她要流連於喧囂的城市,流連於屬於城市的美麗與煩惱之中。這種對人類的深沉的愛,這種對人類的實在的愛,不由得我不為之敬佩。
她的文字,描寫中透著生動,傾訴中透著真情。而至於精神,不只是她的樂觀和愛,她的最親愛的人,每一個善待她的人們,都在用可愛的善良創造著發生在她身上的奇蹟。正是這樣美麗的文字和精神,使我的心靈受到了溫暖的洗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