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感覺不到年味了,這是很多年輕人的感慨。我們既渴望放假過春節又害怕放假過春節。渴望是因為忙碌了一年終於可以放下手頭的工作回到老家和家人團聚,身心放鬆,感受家庭的溫暖。害怕是因為單身的年輕人回家後被家人催婚和參加不完的聚會,成了家的年輕人總有拜訪不完的親戚長輩,個個都要奉上禮包和紅包,荷包裡的錢像水一樣流出去了。
年味到底是啥呢?閉上眼睛細品,年味的感覺好像非常久遠了,彷彿只有小時候才能體會到濃濃的年味。大約記得小時候奶奶經常教我們唱一首關於過年的順口溜,大意是,“二十四打揚塵,二十五整治人,二十六殺年肉,二十七抖粉匹,二十八做粑吃,二十九家家有,三十夜狗插花,大年初一大狗小狗一起去作揖。”
那時候過年是從小年開始的,家家戶戶開始按照流程過年。臘月二十四就開始給家裡打掃衛生,整出一派新氣象,從那以後說話就不能口無遮攔了,尤其是小孩子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說話帶“死”字,哪怕是諧音都不行,得換一種字眼表達。二十六以後得開始辦年貨了,殺雞宰豬。那時候家家戶戶都養的有一頭豬,從春天開始養,到年關的時候殺,也有的家庭養兩頭豬,一頭殺著吃,一頭賣掉貼補家用。殺豬的時候可是家裡最忙碌的時候,也是屠夫最忙的時候。我們灣裡就一位屠夫,還得提前預約。大清早便要起來燒開水,燒兩大鍋。幾個大人手忙腳亂地把肥豬拽出豬欄摁在板凳上,我們孩子聽著肥豬撕心裂肺的抗拒聲,心裡有些害怕和憐憫。但是我們喜歡看著大人們忙碌的身影,也喜歡聽豬的慘烈的吶喊聲,因為大人們越忙,豬的叫聲越大我們就越覺得新年近了。
當然最有年味並不是看殺豬,而是做年粑。我們的年粑是把大米碾成粉末,然後用開水揉成團狀,掐成一小坨,然後放在雕刻有各種形狀花樣的木製模具(俗稱粑印)裡用摁,最後用力磕出來。有的是魚的形狀,有的是公雞的形狀,還有兔子的形狀,大眾化就是圓形的帶有菊花或者石榴花紋。家家戶戶都會做年粑。揉粉是大人們的事,磕粑是我們小孩子的事。不管是誰家做年粑都會把灣子裡所有的孩子請過來幫忙磕粑,因為大人們需要人手幫忙。小孩子願意去,除了因為熱鬧,更是因為年粑蒸熟的時候可以大飽口福。那時候住在大山裡特別窮,一天三頓紅薯,大米就是最好的美食。看著一籠籠熱氣騰騰的新鮮的年粑出爐,磕粑的孩子們蜂湧地搶著吃。
生活在大山裡的那一段歲月清苦的像枯萎的樹枝,過的緊巴巴的,一年到頭都不會添置一件新衣服,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大半都是撿別人家的衣服或者是從大山外面救災而來的衣服。日子再窮,大人們只捨得窮自己,過年了還是會給孩子們添置一件新衣服,或者褲子,或者鞋子,但是決然不會三樣同時添新的。所以我們對除夕之夜都是翹首以盼,因為除夕之夜父母才會把新衣服拿出放好,待第二天早上穿。當然,父親還會給我們兄弟姐妹四人準備了壓歲錢——每人兩塊錢。這也是我非常期盼的一件事。口袋裡有壓歲錢可以在夥伴面前神氣十足,耀武揚威。更重要的是有了壓歲錢,待春天開學的時候可以為自己的課桌買一把新鎖,剩下的錢還有買一杯瓜子或者泡麵。
那時候的日子雖然過的清苦,但是很滿足也能感覺幸福,因為那時候有節日儀式感。只是我現在已長大成人,結婚生子,父母早已年過半百,兒時沉浸在有儀式感的節日的歲月再也回不去了。我也不可能再讓六十多歲的白髮蒼蒼的老父親來操辦年貨,給我做年飯,我也要試著接過父親肩膀上的責任,分擔家庭事務。六十多歲的父親已經無處發光發熱,他便走上環衛工之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風雨無阻,天天早上四點多起床,五點鐘出門,中午一點左右回來吃午飯。吃完午飯又接著上崗,傍晚六點鐘回家,沒有一天休息,除非病在床上不能下床了。趕忙的時候連個正常的飯點都沒有,尤其是過年的時候。所以父親已經抽不出身來打理家裡事務,一切都落在我的身上。
外婆家送節,每年都是父親帶著母親去的,今年由我帶著母親和弟弟一起去。每年置辦年貨的時候,父親帶著我一起去,現在由我帶著愛人一起。就連每年過年前父親都會親自回老家山裡祭拜爺爺奶奶這事都沒有時間親力而為了,只得由我和弟弟代勞了。
臘月二十七是奶奶的忌日,天空下著毛毛細雨,馬路上走起路來拖泥帶水,十一年前的今天也是這樣的天氣,奶奶在毛毛細雨中消失在我們的世界。我帶著愛人孩子和弟弟一起回老家山裡祭拜爺爺奶奶。我們燒起紙錢,點好蠟燭和香,放在墳前插好。鞭炮響徹諸靜謐的山林後,我們跪著作揖,我學著父親的樣子在奶奶墳前禱告,“奶奶,今天父親沒有空來看望你,我帶著弟弟,你孫媳婦,還有你的曾孫女來看望你了,你要保佑我們一家平平安安,身體健康,保佑你曾孫女好好長大,好好學習……”
不管歲月如何變換,“春節”永遠都在那裡;不管我們千秋萬代更迭,“年味”永遠都那裡。唯一不同的是心境變了,小時候是無憂無慮的享受節日的儀式,長大成人後是想盡辦法創造節日的儀式。從享受到責任的變遷,心境也在逐漸改變。從春節的舞臺上轉到幕後,最後終有一天變成舞臺下的觀眾。
我要做的是讓我的孩子在期盼的春節裡感受濃濃的年味,讓她們快樂,開心,滿滿的幸福感。美好的春節不能成為我們又愛又恨的節日,成熟後的我們,在享受節日的同時也要傳承中華節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