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世上知識豐富的人不少,但利用知識而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比書呆子多。

這是什麼原因呢?頭腦中的想法太多。越聰明、知識越豐富的人,想法越多。但對於成就事業而言,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想法。比如到一個地方,有無數條可行之路,但真正需要的其實不過一條路而已。不管是不是最好的道路,只要走下去,總能到達目的地。要是每條路都嘗試一下,也許一輩子都不能到達。又比如做一件事情,有無數種可行之法,但真正需要的其實不過一種方法而已,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方法,總能成功。知道的方法太多,反而存在選擇的麻煩,耽誤了正事。正所謂:“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不是因為他們知道的辦法太少,反而是太多了,所以三天兩頭開會討論,越討論越拿不定主意。反不如陳勝、吳廣之流,說幹就幹。所以,過多的想法不過是思想垃圾罷了,徒然佔用大腦記憶體。

過多的想法是如何產生的?斷際禪師雲:“逐境生心,心遂欣厭。”看見、聽見或想到任何一件事情、一個人,馬上順著這件事、這個人想下去,產生各種各樣的猜測分析、判斷,內心也隨之產生喜怒哀樂等感覺。若看見一個美人,心裡就設想如何跟她結識,如何發展感情,如美人不動芳心,乃至翻以白眼,傷了自尊,應如何讓她後悔莫及。凡此種種,俗謂之“白日夢”。越聰明、越有知識的人,可能想象力越豐富,“白日夢”也做得越精彩。這也算是一種思考,而且其過程好像很合乎邏輯,其實不過是以妄生妄,製造出來的產品無非錯覺、謬見、邪思、歪理。腦袋裡經常產生這些沒用乃至有害的東西,人肯定變得越來越傻。 如果能減少無益的想法,就會神定氣清,心明如鏡。遇到事情,思路清晰,不慌不忙,處置得宜,這樣的人,看似不夠靈活,反而是大器之才。 古時候,渤海國宰相去世,國王想從兩個同樣優秀的大臣中選一人做新宰相。國王把他們兩人留在宮中,分別讓人告訴他們:“祝賀你,我明天將宣佈你為宰相” 然後,國王讓人領他們回到各自的房間睡覺,然後在隔壁仔細觀察兩人的動靜。其中一位,內心過於激動,一夜未眠。而另一個人走進臥室不久,便靜靜地睡去,不時有鼾聲傳出,直到第二天僕人把他叫醒。 結果,第二位大臣當了宰相,而一夜未眠的那位落選了。 國王說:“一聽說要當宰相就激動得睡不著覺,可見第一個人心裡放不下事。當宰相,就要有腹中能撐船的度量。你看第二個人,拿得起放得下,這才是真正的宰相之才啊!” 第一個人為什麼心裡放不下事呢?因為想法太多,把心填滿了,還在綿綿不斷地產生想法,如何裝得下?第二個人的心並不比別人大,但他的想法少,不至於把心撐滿,那麼他處理事情一定能綽有餘裕,這就是他當選的真正原因。

如何減少想法呢?斷際禪師說:“若欲無境,當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滅。”這意思是說,不但要把想法從心裡空掉,連心都忘掉。如果把心忘掉了,自然什麼想法也沒有了。 人生在世,領了一份職責,想法太多固然不好,一點想法沒有肯定也不行。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均衡?有兩個辦法:一是正念,二是一念。 所謂“正念”,就是端正思想。選宰相故事中那個落選大臣之所以睡不著,心裡肯定在想著當了宰相是如何榮光,如何燒好“三把火”,以證明自己才堪勝任,對自己名利得失考慮得太多,思想就不端正了。當選的大臣之所以心淡如水,無疑抱有忠業、忠君愛國之類的念頭。無論擔任什麼職位,都可以忠於執業,都能忠君愛國,那麼職務的變化就不會在他心裡產生很大的波瀾了。 所謂“一念”,就是用心專一,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眼前要做的事情上,而不及其餘。 多年以前,瑞嚴寺附近的村莊由於地理偏僻,民未開化,人們普遍信奉鬼神。瑞嚴寺住持雲居禪師說:“妖魔鬼怪都是由心而生。行正,不怕影邪。只要自己心中無愧,就不招外鬼。” 雲居禪師每天處理完寺院裡的事務,夜間總要到寺外後山的一個黑糊糊的巖洞裡坐禪,途中還要經過一片茂密的松林,可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魔鬼驚嚇。

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雲居禪師像往常一樣去坐禪。當他穿越松林之時,突然,低垂的樹枝間伸出了兩隻爪子,抓住了雲居禪師的光頭! 天哪,這完全出乎預料、突如其來的襲擊,足以令人魂飛膽破! 然而,雲居禪師即沒有嚇得哇哇大叫救命撒腿就跑,更沒有心驚膽戰,駭得半死。他毫不驚惶,靜靜地站立在原地,任那東西在自己的光頭上撫摸。 他的鎮靜自若,反而將那東西嚇了一跳,急急忙忙縮了回去,雲居禪師若無其事地繼續坐禪去了。他走遠之後,一個黑影從樹上躥下來,驚惶失措地跑回了村裡。原來,村裡的年輕人想看看雲居是否真的不怕鬼神,他們經過周密籌劃之後,由一個人夜裡潛伏在濃密的松枝上,等雲居禪師經過之時,假扮魔鬼,突然摁住他的腦袋。誰知,他們的惡作劇對於雲居禪師竟然毫無作用。他們十分納悶:一個人在走夜路的時候,本來就有些膽戰心驚,突然之間被一個東西抱住腦袋,應該毛骨悚然才對,為何禪師毫不驚恐、慌亂呢?百思不得其解,年輕人們結伴來找禪師,想問個究竟。 一個人說道:“雲居大師,您總是說,世上沒有鬼神,可是,這附近一帶最近很是不太平呢!聽說,每天夜晚都有妖魔鬼怪出沒,專門吮吸人的腦漿。” 雲居禪師像他平時一樣,斷然否定說:“根本沒有那東西,所有的精怪魔境,都是入心變現,是虛假不實的幻影、幻象。 “可是,有人說他們在走夜路時,真的被魔鬼抱住了腦袋,嚇得昏了過去。” “老衲的光頭昨夜也曾被抱住過,但那不是魔鬼,而是有人在裝神弄鬼。並且,老衲還知道,這是你們年輕人以惡作劇取樂,並無惡意。” “咦,你怎麼知道得一清二楚?” 雲居禪師一笑,用手指點著他們的額頭說:“因為,只有你們年輕人的手,才能伸縮得那麼迅捷;你們的血液迴圈快,所以手才那麼熱乎!” 幾個年輕人驚呆得半晌說不出話來,他們對雲居禪師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是啊,在那遭受突然驚嚇的緊急關頭,他老人家居然能從一雙手的角度,判斷出是年輕人的手!這種定力,可說是泰山崩於前而不動心,利刃架子項而不改色。無論修行還是治事,鎮定功夫都十分重要。俗家以“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為最高定境,僧家以“對境無心”為最高定境。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只要進入定境,智慧便綿綿而生,沒有什麼事辦不成的。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無效社交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