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許多婚姻都是在被熱巒衝昏頭的狀況下結的婚,結果真是不折不扣地結“昏”,最後不得不走上離婚一途。說起原因,很多人都歸咎於個性不合,其實是雙方價值觀不一致所造成的。但是,兩人不就因為戀愛時彼此速配才結婚的嗎?這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若以命運學的觀點來看,倒很容易理解。因為戀愛和結婚本來就是兩回事。不是也有很多人說戀愛的物件和結婚的物件是不一樣的?
但到底不一樣在哪裡?如何才能讓好的戀愛變成好的結婚呢?這就是本文的重點,請讀者用心研讀,畢竟,好不容易在好的婚期下結的婚,自然也不願讓婚姻關係輕易破裂了。戀愛和結婚不但不一樣,而且還是朝“陰陽”、“正反”兩個不同極端發展的。日本永珍學認為,“戀愛是外在的運,夫妻是內在的運”,這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觀念。
所謂外在的是指刺激、未知的世界;而內在的則是可以安心居住熟悉的家。簡單地說,就是刺激與安心、正與反的意思。戀愛追求的是自由、刺激、快樂與冒險的感覺。戀愛讓人愛恨糾纏,日子就在卿卿我我、打情罵俏,追求自由與刺激中度過。然後結婚。但婚後若仍一味追求刺激與快樂,就會變成運勢黯淡的鴛鴦。
為什麼呢?因為夫妻所需要的剛好跟戀愛相反,是信賴、是角色扮演是規矩是安定,也是安心。常聽人說,一旦成為夫妻,做愛的次數就會減少。其實,這是正確的。夫妻的性愛是為了傳宗接代,而不是追求快樂。追求刺激與快樂的性愛,只有在戀愛時才會存在。如果沒有這一點體認,是無法維持長久的幸福家庭。結婚後沒多久就會受到這種內在運勢的影響,對於刺激與快樂的敏感度便會自動降低。然而快樂和刺激總是較吸引人,有人就會陷入要如何才能重燃愛火的慾望中,讓自己不是因而慾求不滿,就是往外遇的方向發展。
其實,戀愛的幸福和夫妻的幸福是不一樣的。結婚後若還想繼續戀愛時期的幸福,自己的命運就會變得淡薄。所以,一旦結婚,就應該把戀愛的模式轉換成夫妻的模式。人具有適應能力,自然能朝夫妻的幸福之道前進。不過有些人的自我意識較強,想法也不容易改變,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腦袋瓜想的盡是充滿快樂的性愛遐思,這樣的人多半堅持己見,終日抱怨不快樂,要幸福也難,短期間就會走上離婚之路。
最後,結婚之際,首要之務是確實把握彼此能做的事。瞭解彼此的快樂源頭和不願碰觸的痛處,並在其中尋求一個彼此可以接納的遊戲規則。如果結婚初期就能努力做這樣的功課,相信日後關係破裂的可有性也會減少。任何一種事業都是在初期立下游戲規則,日後才能順利經營。因此就有必要去仔細瞭解對方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夫妻之道要打鐵趁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