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討厭的人,你會對他笑嗎?
如果連臉上的笑容都不能自主,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同類的問題,我問一個90後:“看到討厭的人,你會給他紅包嗎?“
90後斬釘截鐵地回答我:“既然討厭,為什麼還要送他錢!“
我說:“你夠狠!“
看到討厭的人,你會對他笑嗎?
1、 原生家庭一直在“背鍋“朋友對我說,她婆婆有浪費的習慣,例如家裡只有她們兩個人吃飯,婆婆都會煮五個菜以上,而且不是小碟裝,當然吃不完,婆婆會加熱後放入雪櫃,到下一頓飯,婆婆會認為晚上不適宜吃中午吃過的,又再煮幾碟,餘下的又再放入雪櫃。
朋友一面抱怨,一面在過一段時間後,對雪櫃進行清理,將那些放了幾天的剩菜全倒入垃圾桶,當然,這不能在婆婆面前做,怕她會生氣。
朋友經常勸婆婆不要煮那麼多,如果吃不飽,家裡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吃,實在沒必要這樣浪費。婆婆就是不聽。
朋友沒有辦法,只得告訴自己先生,讓先生勸一勸他的媽媽。
誰知先生對自己妻子說:“沒辦法,媽媽小時候家裡窮,艱難年代吃不飽,餓怕了!現在物質豐富,報復性的浪費吧!”
朋友氣急敗壞地說:“小時候家裡窮,艱難年代吃不飽,既然餓怕了!不是更應該珍惜糧食嗎?”
煮太多容易造成浪費
我對她說:“你既然這麼受不了,就大膽找一次機會,當著全家人的面,趁婆婆吃完飯未離開飯桌,把剩菜全倒入垃圾袋,用行動,告訴他們,放入雪櫃一段時間後堆積起來的食物最終出路就是清理,他們才會真正認識到這樣做的不對。“
許多人將長大後的各種陋習和不幸,全歸咎“原生家庭“。
好像這樣做,就可以讓自己置身事外,擺脫了沒有努力跳脫原生家庭的責任。
原生家庭曾經生養過他(她),在腦海深處留有刻骨銘心的記憶,但是成人後,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必須負責,原生家庭不應再“背鍋”。
原生家庭不應再“背鍋”
原生家庭背的鍋還有“囤積症”、“夫妻失和”。
患有“囤積症”的人,會說,小時候物質嚴重缺乏,導致長大後對物質有病態的需求,當手上有錢時,面對豐富的物質,會“買買買!”,不管家裡堆積如山。
“夫妻失和”的人,會將自己婚姻失敗的原因歸咎到自己父母的婚姻不和諧上,說小時候目睹父母失和,心底對婚姻制度不信任等等。
拜託!別再讓“原生家庭“背鍋了!
即使“原生家庭”多麼不堪,種下了各種前因,但是作為成年人的你,雖則成長過程經歷過黑暗,有病,需要經歷一段時間的自我療愈。
作為成人,是絕對可以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復刻前一代的錯誤,向著光明奮勇前進,努力活出一個全新的自己。
作為成人要努力活出一個全新的自己。
2、 不敢做自己是真窩囊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問題:“看到討厭的人,你會對他笑嗎?你會給他紅包嗎?”
這兩個簡單的問題,其實代表著你敢不敢做自己。
簡單的問題看出你敢不敢做自己
許多人可能認為,禮節上的東西不能少,寧願委屈自己也不能露怯。
明知委屈自己的事,還要硬著頭皮去做,這不是處世圓滑,是真正的窩囊!
內心不喜歡,表面上扮得再熱情,都是“裝“!
不如明明白白地,雖不致於正眼都不看他(她)一眼,但也告訴自己和告訴對方:我不喜歡你,我連裝都不捨得裝!
許多人不敢做自己,怕遵從內心會引來對方攻擊;每天用心把自己包裝成別人喜歡的樣子,只為讓他們看到他們願意看到的。
殊不知,你卑微地犧牲自己,並不能因此讓別人尊重你;反而見微知著,別人生出對你的各種鄙視和看低。
內心不喜歡,表面上扮得再熱情,都是“裝“!
“裝”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欺騙,不但在騙別人,也試圖騙過自己。
經常的言不由衷,時常的刻意隱瞞,內心深處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別人更加沒可能會尊重你了!
扭曲的情緒日積月累,最終會成為壓倒成年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3、大膽做自己,別人才會尊重你為什麼人會不敢做自己?
真正的原因是信不過自己。
潛意識裡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明代袁了凡著名的《了凡四訓》裡曾經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作者袁了凡年輕時曾得到一老者推算命數,說盡他一生榮祿、會於53歲無子命終。了凡一一詳錄本上記起來。
後來,袁了凡的人生際遇也一如老者所言,故袁了凡就不作他想,無慾無求地循天遂命,等待著死期的來臨。
一天, 袁了凡在山中遇到雲谷禪師,兩人對坐三天,雲谷禪師對袁了凡說:“我待汝是豪傑,原來只是凡夫。“
袁了凡告訴禪師,自知命數。
雲谷禪師哈哈一笑說:“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袁了凡自此人生開竅,本來命數里功名只考得到貢生,但是經過袁了凡的改命努力,中了進士;本來命數說他無子,袁了凡改命後子孫盈門;本來命數說他只得53歲,但他改命後,在69歲時寫下《了凡四訓》作為傳家家訓。
孟子在《孟子•告子上》曾說:求則得之。
“求則得之”!
關鍵是,你要有求的意願和勇氣,更要有求的方法和實際行動。
許多人的人生,就輸在“不夠膽”這個點上。
反正,人生是我的,我活得越來越好、越來越舒暢,最終都是由我自己親身感受的!
與其碌碌無為地過一生,不如肆意地為自己活一場!
別既委屈了自己,又虛度了人生!
當你能做到表裡如一、言行一致、開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時,內心充滿著自信和喜悅,就根本不會再在乎別人會不會尊重你了!
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和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吧!
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和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吧!
當然,前提是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