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當我們遇到汽車快速行駛過來時,下意識的會去躲避;當我們需要做一道菜時,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炒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

指導我們做這些事情的是誰?為什麼我們做事情有時會不加思索,而做有的事情,卻要謀劃長遠呢?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人腦的兩個工作系統,這兩個系統幾乎伴隨我們的一生。但我們卻可能不知道它們的存在,所以我稱呼它們是陌生的老朋友。

它們是我們行為的指揮官,瞭解它們對我們未來在生活以及教育孩子過程中的行為指導非常有意義。

諾貝爾獲獎者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在他著名的《思考的快與慢》一書中指出,人的大腦做決定時有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分別屬於兩個系統——系統1和系統2。

系統1屬於無意識的範疇,有點像直覺,它依賴我們已有的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能夠做出判斷。

系統1的優點是反應迅速,不需要思考太多,解決問題省時省力。缺點也顯而易見,容易被眼見的事情誤導,忽略人的心理錯覺,只能快速的應付眼前,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系統2則是屬於意識的範疇,它的運作速度慢,需要調動我們的注意力來分析和解決問題,然後作出決定,它的特點也是缺點是比較慢,但它的正確率更高,更不容易出錯。

有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我們的大腦是個懶惰的傢伙,它有一個最小努力法則,傾向於為每個需要執行的任務使用盡可能小的能量。

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在遇到問題時更願意聽從系統1的建議,採取行動,因為它更加簡單直接。

採用系統2則會耗費更多心理資源,會有些累,但是有些問題,的確需要我們啟動系統2才能有效改善與解決。

所以,即便你經常選擇系統1行動也不必自責、內疚,這是人類進化的選擇,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大部分人的活動狀態處於系統1的模式。

比如:熟練的騎行者不需要考慮怎麼騎車才不會倒下;情緒低落時會去想吃點兒好的提提神,不去想增加的體重。畢竟任何事情都選擇系統2人可就要累死了。

學會理性的處理問題,在需要謹慎的時候有意識的選擇系統2也並不容易,需要我們學習、鍛鍊、實踐這樣一個過程,這和形成任何其他的學習習慣一樣。

衝動的系統1和深思熟慮的系統2決定著我們的各種行為。

比如在《思考的快與慢》一書中作者舉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球棒和球的例子,一支棒球和一個球的價格是1.10美元,。球棒比球貴一美元,這個球是多少錢呢?

最有可能你得出的價格是0.10美元。因為這就是啟動系統1得到的,結果非常直接迅速。

但這是一個錯誤的答案。現在可以花一點時間來計算一下,你會看到正確答案是0.05美元。這個例子就非常形象地反映出系統1和系統2思考的過程。

大腦的偷懶習慣使我們首先使用系統1,根據直覺做出了迅速而莽撞的判斷,結果在驗證過程中,發現答案是錯誤的,所以我們調動系統2來進行計算推理,並且得出正確答案。

其實在育兒過程當中解決問題時,我們也會有許多選擇系統1和系統2的過程。

比如看到孩子經常做作業時磨蹭拖拉,我們經常會有些擔心、著急甚至有時候會生氣。那我們可能會採取什麼方法來讓他快點兒完成呢?

我們來啟動系統1:

輕則口頭督促他趕緊做完;重則行動上指揮他趕緊做完;甚至是發脾氣吼他讓他趕緊做完。

結果會發現這些方法偶爾暫時管用,時間長了故態復萌,所以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事情層出不窮。

啟動系統2需要做什麼呢?先穩定自己和孩子的情緒,再去了解一下作業磨蹭背後的原因:作業量太大?作業難度大?今天遇到不開心的事,心情不好?家長自己太過焦慮?等等。

然後再根據這些原因,採取進行下一步行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實施問題解決。看起來這個過程是有些麻煩,但這卻是根本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我們學習育兒的知識也一樣,沒有一個理論、沒有一套方法、也沒有一個老師能幫我們一勞永逸的解決家庭教育中的所有問題,因為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每個人都是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實現這個目標,只有一個前提:願意在必要的時候調動你的系統2,不能只做伸手黨、拿來主義。

自己主動學習,充分認識自我,才能真正找到最適合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於自我,在下一次的談話中,我們可以一起來聊一聊。

這裡是看見教育,用心,看見自己,看見孩子。

我是朱老師,未來我會陪你走過和孩子在一起的日子。

祝你度過愉悅自在的一天,再見!

1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往事,心底最深處還沒癒合的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