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和我有沒有同樣的煩惱。我的原生家庭曾讓我自卑的要命,甚至很長一段時間走不出原生家庭的陰影。
最近更新的電視劇《正青春》中林睿就是因為原生家庭導致她沒辦法相信愛情,甚至在她母親病危時都沒有選擇原諒。原生家庭的傷害像是扎進心中最深處的刺,平時只是隱隱作痛,一旦觸碰到了那是錐心刺骨的痛。
《正青春》裡的林睿是這樣,《歡樂頌》裡的樊勝美是這樣,《安家》裡的房四井也是這樣。現實中她們是很多人目前的現狀,看似堅強的外表下卻有顆無比強大的內心。
自己拼著命地努力奮鬥,用金錢來維繫苟延殘喘的血肉親情。
01.家裡是做小本生意的,奶奶掌握著家裡的財政大權。從我記事起,家裡所有人的工資都會上交給奶奶。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沒覺得什麼,直到我步入社會開始工作我才感受到了來自家庭的壓力。
眾所周知老師的工資水平並不高,大四實習的時候只有600的實習工資,轉正後工資也就是2千多一點,除去房租和日常開銷,額外的還有朋友們結婚的份子錢和平時家裡人過節日過生日準備的紅包和禮物,簡直是支不敷出。
工作兩年我絲毫沒敢停下腳步,下班後去當家教,寒暑假就找各式各樣的工作。嘴上說的是還年輕想多經歷經歷,實則就是窮的要命。
有時朋友們坐在一起談論家庭時我就超級自卑和羨慕,我沒有父母的噓寒問暖,也沒有家庭的支援。有一次單位中秋節發福利,同事們不是接到父母的問候電話就是收到父母寄來的月餅,而我卻是想著怎麼把東西寄回去才能使家裡滿意。
02.原生家庭裡的父母好像根本不擔心你在外面過得好不好。
記得有一次我急性腸胃炎,在出租屋裡暈了三天。最後是我的學生把我送到了醫院,看到手機上媽媽的未接電話我拔了回去,我以為我會得到一絲的關心,可實際上把我罵得狗血淋頭。
希望越大失望就會越大,一點點積累起來就會失望到極點。
奶奶不止一次說過讓我把工資上交給她,今天甚至為此大發雷霆。不是我不給是真的沒有,即使有也不想給。
很多原生家庭的子女,往往都會被父母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進行批判。有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甚至無數次,如果不在開始的時候拒絕,那早晚有一天你會被家庭壓得喘不過氣來,尤其是重男輕女的家庭。
在我的認知裡,孝順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必須用金錢來評定。兒女可以主動給也可以化成其他的方式,主動要或者是想著要操控那絕對有問題。很多時候不是沒有是不想給,僅此而已。
用金錢來衡量的親情既迂腐又現實的要命。
03.大四那年我至今不想回憶,奶奶為了交爸爸和弟弟的保險,想著讓我放棄學業。
感覺怎麼做都是不夠,說得難聽點,你給我錢就對你好兩天,不給我錢我就給你生氣。
還記得去年回家給家裡包了1千的紅包,轉過來卻說太少。年前進貨需要週轉,給了2千也是少。今年其實是準備了紅包的,卻因為再一次的傷心沒有給出去。
兒女贍養父母天經地義我能理解,我卻理解不了想要操控兒女的父母。
在工資的事情上我一直很堅決,出門在外不可能沒有一點積蓄。家裡如果真的需要,我可以拿出一部分,可要真是無底洞,到底也要為以後做打算。
2020年已經過去了,2021年要更加努力。
最後,希望所有的女孩子們都能遇到更好的自己。凡事多為自己打算,愛人先愛己。
今日話題:家庭帶給你過什麼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