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昨天收到弟弟的微信,“大姐,爸媽也太偏心二姐了吧,總讓人覺得心裡特別不舒服。”我剛想回答:“其實,父母更在意的是你。”但覺得這樣的回答似乎顯示了自己也在吃醋,於是就刪掉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付出其實已經很多了,小的時候,他們對我們每個孩子都是傾盡所有的啊。”我給弟弟發去這樣的回答。“是的,我知道,只是爸媽現在表現得太明顯了啊。”弟弟依然覺得心裡委屈。“爸媽老了,我們理解吧。”弟弟沒再回資訊,或許他需要慢慢理解,慢慢釋然。

父母開了一間五金店,為此妹妹一家三口一直跟爸媽一起生活。每到週末,我們回家,爸媽總會對我說:“多幹點活,你妹妹累了一星期了,讓她歇一會兒。”以前我雖然不說,但是心裡也總是覺得委屈,爸爸只看到了妹妹的辛苦,卻看不到我們這些在領導眼皮子底下討生活的人,每天面對的是什麼樣的壓力。看不到我這樣又要顧孩子又要上班的職業女性,每天是怎樣腳不沾地地忙碌。所以,後來尤其是有了二寶之後,我就儘量少回家。

其實,父母偏心很正常,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像你喜歡吃水果,但在所有的水果當中,總會有你更喜歡或者最喜歡的。

但是,其間卻發生了一個不愉快的小插曲。 同事的父親是一個家族觀念特別強的人,在他的眼裡,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兒子才是自己的人,所以他對待孫子和外孫就特別不一樣,怎麼看就是自己的孫子好。於是,為了表示自己對孫子的重視,他又偷偷給孫子一百塊錢,而這恰巧被他的外孫看見了,孩子很不高興,回家之後不無委屈地跟同事傾訴,說著時小眼圈還紅紅的,他反覆問同事:“外公為什麼不喜歡我?是我做得不夠好嗎?”。同事心裡也覺得難受得很,更不知該如何去跟孩子解釋。

其實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有些偏心的,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對每一個孩子的愛。我的外婆就是這樣的一個老太太。她愛每一個孩子,我們這些孫子輩的人,每一個都曾得到過外婆無微不至的照顧,有了什麼好吃的,她會想辦法留給每一個孩子。

外婆生活不能自理之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我姨和我媽的照顧下生活的,她的兒子只有在她過生日或者是過年的時候才接她回去,而回去一次,往往會大病一場,病了後又會被我舅給送回來。在我外婆清醒的時候,總是抱怨兒子兒媳不孝順,也會對他們破口大罵。但在她逐漸痴呆的過程中,她心中最牽掛的居然還是她的兒子。

我外婆特別喜歡吃烤地瓜,每次上街我都會買給她,但每次她都只吃一半,另一半她會小心翼翼地包好,說是要留給我舅吃,他也愛吃烤地瓜,而兩個悉心照顧她的女兒,她卻隻字未提。

說這樣的故事是不是覺得很令人寒心?其實,這都是人性使然,想開了便也釋然了。看過一個電影叫《磨剪子 戧菜刀》,劇中的父母就特別偏愛他們的小兒子,主要是因為小兒子是個傻子,處處需要人的照顧,而這總是最能觸動父母柔軟的心絃。就像我的爸爸媽媽,正是因為妹妹的辛苦觸動了他們柔軟的心絃,而我們這些所有體質內的人,在父輩人的眼中是過得比較舒適的,所以那份偏心也不過是因為對兒女的心疼。

如果,你也覺得自己的父母偏心,但願這兩個小故事能讓你的內心釋然。

4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無顏面對父母慚愧讓父母,讓父母沒過上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