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們通常會認為,愛是一種強烈、深刻的情感,例如愛情、父愛、母愛。但是在這本書裡,作者對愛的定義更加寬泛。他們把人和人之間善意的情感,都納入了愛的範疇。一位陌生人投來友善的眼神,也是一種愛的表示。他們所說的愛這種情感,廣泛存在於人和人的交往當中。當然,這也包括一般意義上的親密關係。換句話說,在這本書裡,愛就是一種情感聯結。回到生物進化的歷史上,一直到哺乳動物出現,生物才演化出產生這種情感聯結的生理功能。這也就是書名“愛的起源”的含義。

愛是怎樣產生的?如果你去問一對一見鍾情的情侶,他們可能會告訴你,愛是發生在他們第一次見面時的一次眼神交匯。這麼說,愛似乎輕而易舉。不過,我要告訴你,為了這一瞬間的眼神交匯,我們的祖先已經準備了上億年。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愛起源於兩億多年前的三疊紀。

我們都知道,人類屬於哺乳動物,而哺乳動物是從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從今天的研究看,爬行動物的大腦是沒有情感活動的,只能維持那些最基本的生理活動,包括:呼吸、吞嚥、心跳、求偶、交配,以及對突發的危險產生恐懼反應,等等。換句話說,兩隻鱷魚可以繁衍後代,但受限於大腦結構,它們之間不可能產生愛情。

到了兩億多年前的三疊紀,哺乳動物出現了。它們的大腦發展出了一層新的組織,叫做“邊緣系統”。這層新的腦組織帶來了一項全新的功能,這就是情感。有了這層腦組織,後來的人類才可能具備愛的能力。

作者認為,從爬行動物到哺乳動物,最根本的變化既不是外形,也不是體溫,而是它們對後代的關注程度。一隻爬行動物,比如,一隻海龜,在沙灘上產下卵之後,就回到海里去了,留下它的孩子們自己面對危險的世界。而哺乳動物懷孕後,是用恆溫的身體攜帶著發育中的胚胎,在後代誕生後,還會用乳汁哺育後代,陪伴、保護著後代,一直到它們具備了一定的生存能力。哺乳動物的育兒方式,要求它們具備表達和感受情感的能力。在這種新的要求下,哺乳動物發展出了邊緣系統,這層全新的大腦結構。

今天的腦科學也已經證明,假如大腦的邊緣系統受損,哺乳動物就會失去情感能力。比如,它們不會對同類產生同情心。科學家們曾經做過一項有些殘忍的實驗:他們切除了一隻猴子大腦裡的邊緣系統。結果,手術後的猴子對猴群裡的其他同伴表現得極其冷漠。它會直接從同伴的身體上踩過去,就好像踩在沒有生命的石頭上一樣。它還會直接奪走同伴手中的食物,完全不在意它們的感受。類似的實驗還證明,邊緣系統受損的哺乳動物會喪失和同伴玩耍的能力,以及撫養幼崽的能力。

這些實驗都指向同一個結論:大腦邊緣系統是包括人在內的哺乳動物的情感中樞。

好,回到我們開頭提出的那個問題:愛這種情感,是怎麼產生的呢?到這裡,我們已經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了: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說,愛起源於兩億多年前的三疊紀。那時候,最早的哺乳動物出於哺育後代的需要,進化出了負責情感活動的腦組織,大腦邊緣系統。包括愛在內的人類情感,至今都是由這個古老的腦組織來控制的。

當然,生物的進化不會到此結束。在邊緣系統之後,人類和少數高階的哺乳動物,又進一步演化出了第三層腦組織,這就是大腦新皮質。今天的研究人員已經瞭解到,大腦新皮質是多種理性思維能力的發源地。這些能力包括:語言、規劃、推理、抽象思維,等等。籠統地說,大腦新皮質是負責生理性活動的腦組織。

那麼,更高階的理性,能不能控制我們的情感活動呢?這就涉及到一個常見的誤區了:理智慧夠控制情感。現代腦科學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妄念。這是因為,我們的三層腦組織之間的關係,不是由最新出現的部分,控制比較原始的部分,而是反過來,大腦新皮質在很大程度上接受邊緣系統的調節,而這兩部分大腦,又依賴於最古老的爬行動物腦來維持生存最基本的需要。

你可以把我們的大腦想象成一家公司,這家公司裡有三個主要的部門,它們之間既相互支援,又彼此獨立,各自分管著不同的功能。並且,這三個部門裡,越早成立的部門,離公司的核心就越近,它負責處理的任務也就越基本,對公司的生存也就越重要。這樣的結構就決定了,最晚發展出來的理效能力,非但不能指揮情感活動,還得接受情感的調節。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無法用理智強迫自己愛上一個人的原因。

聽到這兒,你可能會感覺有點沮喪。既然一個人依靠自身的理智無法控制情感,那當愛情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就束手無策了呢?

還好,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愛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一種情感關係,我們不必獨自面對它。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講過一個古老的傳說:上古的人類是一種長著兩個頭、四隻手、四隻腳的生物。這些原始人力大無窮,想要推翻神的統治。結果,宙斯將他們一分為二,這才有了今天人的樣子。但是人類始終想要回到最初的完整狀態,他們總想尋找到另一半,合二為一。傳說當然只是傳說,不過《愛的起源》這本書,倒是有一個和柏拉圖類似的觀察,那就是,在涉及愛的問題上,一個人並不是一個獨立的閉環,而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他的情感生活不僅要依靠他自身,更要依靠圍繞在他身邊的人,尤其是那些和他建立了密切關係的人。這就是愛的本質:在兩個人之間建立情感聯結。

這種情感聯結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作者認為,在最表層上,情感可以相互傳染;更深一層,情感會影響人的生理指標;而在最深刻的層面上,情感還會塑造人的行為模式。這三種由淺入深的影響,對應著三個腦科學效應:邊緣共振、邊緣調節、邊緣修正。在接下來的第二部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三個效應。

我們先來看看,情感是如何相互傳染的,也就是前面提到的“邊緣共振”效應。你大概也有過這樣的經驗:你自己一個人在家看一場球賽,雖然球賽很精彩,可你並沒有感覺特別興奮;可是,當你買票去現場看球賽,哪怕比賽不那麼精彩,看著身邊的球迷們熱情高漲的樣子,你也忍不住和他們一起激動地吶喊助威。這時候,邊緣共振效應就在發揮作用。你和身邊的人們發生了情感上的共振,當你感受到身邊人們的興奮,你也會產生相同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情感傳染最常見的途徑,就是表情。小嬰兒總是喜歡盯著別人的臉看,一副充滿好奇心的樣子,他們在看什麼呢?就是在辨認周圍人的表情。當嬰兒看到母親的表情冷淡,或是愁眉不展,他也會哭泣;而當他看到母親在微笑,他也會跟著微笑。嬰兒不是單純地模仿母親的表情,他透過觀察母親的表情,感受到了母親的情感狀態,從而產生了相應的情感。到我們長大以後,這種效應仍然會在成人之間發生,我們能夠感知到身邊的人的情感狀態,還能將自己的情感和身邊的人同步。

不過,這種傳染只是情感在人和人之間的表層傳遞。在關係更親密的人之間,情感還會影響到人的生理機能,讓兩個人的各項生理指標趨於同步。這種效應,叫做“邊緣調節”。

我們來看一個有點殘忍的反面案例。13世紀的時候,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雷德裡克二世做過一場愚蠢的實驗。為了瞭解人類天生的語言是什麼,他找來了一些嬰兒,命令養母和護士們只能給他們哺乳、沐浴,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所需,但是她們必須板起面孔,不可以和孩子們咿咿呀呀地說話。這就阻斷了嬰兒和照顧者之間一切正常的情感互動。結果,這些嬰兒們還沒學會說話,就失去了生命。弗雷德裡克的實驗讓人們獲得了一個沉重的教訓:即便給予充分的物質條件,假如缺少了父母的愛撫、溫柔的語言和表情的互動,嬰兒就沒辦法活下來。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身體的生理指標沒辦法維持正常狀態。科學家們發現,我們身體的生理指標,包括心率、血壓、體溫、免疫功能、血糖、激素等等,都會和身邊的人,尤其是那些關係親密的人,保持同步。這是我們讓身體維持在穩定狀態的重要方式。如果中斷了跟他人的關係,個人的生理節律就很容易發生紊亂。在嬰兒身上,這種效應尤其明顯。因為嬰兒的身體還沒有成熟,他們大多數的生理指標,都需要透過和照顧者保持同步,才能調節到理想的狀態。比如說,和父母親一起睡覺,嬰兒的呼吸節奏就會跟父母親的節奏同步,變得更有規律,睡眠質量也會提高。即便在成人以後,人體仍然不能完全依靠自身來調節全部的機能。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擁有親密關係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

你看,情感不僅會在人和人之間傳遞,也會對我們的生理機能造成深刻的影響。不過,情感對人的影響還不止於此,在第三個層面上,持久、深刻的情感經歷還會塑造我們的記憶,形成一套穩定的情感模式。情感模式不僅決定了我們怎樣和別人相處,還會塑造出那些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這種效應叫做“邊緣修正”。

情感模式,本質上是一種記憶。我們知道,記憶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叫做“外顯記憶”;第二種,叫做“內隱記憶”。外顯記憶,就是我們的大腦有意識地記錄下來的各種資訊。而內隱記憶,是指那些在我們無意識的狀態下,輸入到我們大腦中的資訊。

情感模式,是以內隱記憶的形式儲存在大腦裡的。這種記憶非常牢固,也很難察覺。比如母語,絕大多數的人都可以熟練地使用母語來進行日常的交流。但是如果我請你給我講講母語的語法結構,分析一下句子的成分,假如你不是一個語言學者,你大概很難說得清楚。我們的情感模式也是這樣,我們明明是在用情感模式處理親密關係,但是卻不自知,更不能準確地描述自己和他人相處的模式。

更進一步,在比較親密的關係中,人和人的情感模式還會互相影響,塑造彼此的行為。這時,他們之間就發生了邊緣修正效應。舉個例子:有一對姐妹關係很親近,不過,妹妹在青少年時期貌不出眾,又總是笨手笨腳的,沒少受姐姐的挖苦。多年以後,這位妹妹已經成長為一名舉手投足端莊優雅的女士,但是隻要當她出現在姐姐的面前,她的行為就會恢復到青少年時代的笨拙,走路會跌倒,還會失手打翻東西。這就是姐姐內隱記憶中關於姐妹兩人相處的情感模式,投射到了妹妹的身上,讓她不自覺地回到了小時候在姐姐面前的模樣。

到這裡,我們就瞭解了,我們和他人的情感互動,會影響彼此的情緒和身體,塑造我們的記憶。伴隨著這些效應,我們和他人建立起情感聯結。而愛,也就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

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倒不是瞭解了這些關於愛的科學原理。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原理,我們可以重新看待與愛有關的一些困惑和難題。

英國歌手阿黛爾曾經創作過一首很有名的歌,歌名是《某個像你一樣的人》。在這首歌裡,一位女士得知舊日的戀人已經結婚,但她自己卻仍然對舊愛難以割捨,於是她只好悲傷地唱道:“沒關係,我會找到某個像你一樣的人”。

無論歌曲多麼悽美動人,我們都聽得出,這首歌裡的女主角正在遭受一場困境。她曾在上一段感情中受傷,可是她做出的決定,仍舊是去尋找下一個相似的戀人。可想而知,假如她真的找到了,那麼在下一段戀情中,她也很有可能會重蹈覆轍,再次遭受上一段關係裡經歷過的傷害。

你可能聽說過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詞,叫“渣男收割機”,說的就是這樣一類女孩子。她們總是會愛上同一類品行不端的男人,無論如何都無法建立起健康的關係,令人特別惋惜。我不知道你身邊是否有情況相似的朋友,假如有,你大概也曾苦口婆心地勸過她。不過,她後來有沒有聽你的話,改變自己選擇伴侶的標準呢?

聽完了前邊的內容,你應該能理解,這樣的改變是非常困難的。這是因為,在她的內隱記憶中,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穩固的情感模式,而這類記憶是不受理性控制的。內隱記憶的形成是一個被動的過程,一個人過往的經歷就像流水一般,在我們的大腦中不受理智控制的區域裡不停地衝刷。最終,被千百條經驗的水流沖刷過的軌跡,就會形成一條穩固的渠道,以後的水流也都會匯入到這條渠道中來。這時候,在我們的內隱記憶中就形成了穩固的情感模式,它就會開始左右我們以後的人生。假如一套固定的情感模式已經在過往的歲月裡形成了,那麼即便有理性地引導,被經驗沖刷出來的渠道也不會輕易地消失。

所以,假如你對朋友的勸說失敗了,你別以為是她把你的話當做了耳旁風。在理性上,她其實很可能早就清楚要做出改變。只不過,僅憑理性,她沒法扭轉既已形成的情感模式。

那難道就沒有解決的方法了嗎?一個人就會永遠地困在自己的情感模式裡嗎?幸好,並不會。因為我們的情感活動從來都不是一個閉環。

在前面的內容裡我們已經提到,一個人的情感模式,可能會投射到現實生活裡,影響到身邊的人;那麼反過來,他的情感模式,也可能在其他人的影響下得到修正。當一個人困在自己有缺陷的情感模式裡,反覆經歷過不健康的關係,那麼,找到一位情感模式健全的伴侶,就可能是他走出困境的開始。

當然了,這件事在一開始可能會有點困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情感模式,我們總會被特定的一類人吸引。所以在最開始,一個情感模式有缺陷的人,很難對另一個情感模式健全的人產生愛慕心理。不過,假如他敢於邁出這一步,嘗試和一位與以往的伴侶都不同的人建立關係,那他的情感模式就會在這段新的關係裡發生前所未有的改變。新的經驗,就像全新的水流,開始澆灌他大腦中負責內隱記憶的區域。在最開始,這些新的經歷可能還是會落入到以往的情感模式裡。一個人如果習慣性地渴望強勢的伴侶,那麼即便是找到了一位溫柔隨和的新伴侶,他固有的情感模式,也很可能在新伴侶的身上激發出強勢的特質。不過,邊緣修正效應告訴我們,只要在兩個人之間建立起長久的關係,他們的情感模式就一定會相互融合,日久生情也就完全有可能發生。

好,這就是我在這本書的啟發下,對一個愛情問題的新思考。當然了,這本書中提到的科學原理其實還能幫我們理解許多其他的情感問題,甚至不限於人類。比如,我們都知道,養寵物會讓一些老人活得更長壽。以前我們可能會詩意地把這件事歸結為:責任心有益於人的身體健康。但其實,這件事更本質的原因是,在主人和另一隻哺乳動物之間發生了邊緣調節效應,導致他們雙方的生理指標都趨於穩定。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其他可以用腦科學的原理來解釋的情感問題?歡迎你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見解。

7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別天真了,“我養你”是我聽過的男人最大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