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最近和一位異性朋友聊及有關吸引力的話題,好像我們印象裡只要是俊男美女,都很容易從外表的優勢上引得異性的關注,可是引得關注似乎離被吸引還有那麼一小段距離。於是我們有了以下對話:

當被問及異地和異國是否會影響到一個人對自己的吸引力的時候,我本來是想要回答不會的,有吸引力的人不會因為距離就削弱他的魅力,可是後來仔細琢磨琢磨,又覺得一個隔著螢幕可以產生吸引力的人在面對面的那一刻也可能魅力全無。在不得其解的情況下,翻看了一些心理學文獻和研究,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戴維·邁爾斯(2006)在他的《社會心理學》著作中詳細闡述了有助於最初的人際吸引力的因素:接近性、外表吸引力、相似性和被喜歡的感覺

接近性

社會學家透過他們的研究和觀察已經證實,大多數人的婚姻物件是那些和他們居住在相同的小區,或在同一個公司或工作單位,或曾在同一個班裡上過課的人(Bossard, 1932; Burr, 1973; Clarke, 1952; Katz&Hill, 1958)。

與我們生活軌跡相交的頻率越高的人會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同時也會加強我們對這個人的熟悉感,而熟悉感往往是引起好感和喜歡的重要因素之一。由熟悉感而誘發的喜歡效應,我們稱之為'曝光效應'

羅伯特·扎伊翁茨(Robert Zajonc, 1968, 1970)對密歇根大學的學生作過測試,結果顯示他們更加偏好那些出現頻率高的單詞,看到無意義詞語或中國象形文字的次數越多,他們便認為這些字詞所表示的意思也更積極。

曝光效應具有巨大的適應性。它可以幫助我們把熟悉的或安全的事物,與不熟悉的或不安全的事物區分開來(Zajonc, 1998)。所以當一個人能夠給我們留下熟悉的印象時,我們會自動將這個人和安全的感覺聯絡起來,從而在交往的過程裡會更加放鬆也更容易敞開心扉。

那麼要引起自己喜歡的人關注,第一步就是增加出現在TA日常生活場景的可能性,多製造一些偶遇的機會,讓TA慢慢產生對你的熟悉感。適當地曝光自己,有利於創造進一步瞭解的機會。

外表吸引力

無論實驗研究還是現實生活裡,大家都有一個既定印象, 那就是, 年輕漂亮的姑娘和英俊帥氣的男生都更容易贏得異性的青睞。他們獲得約會的可能性也要高於普通人。但男生和女生對外表的在乎程度是不一致的:

相比於男生,更多的女生表示,她們寧願選擇一個相貌平平但很熱誠的伴侶,而不是一個外表好看但卻很冷淡的人(Fletcher&others, 2003)。

同時也有研究者做過以下簡單的實驗:分別給男女學生提供有關某一個異性的一些資訊,包括一張照片。或者研究者簡單地介紹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相互認識,並詢問他們是否有興趣跟對方約會。實驗結果表明,男生的確更在意異性的外表吸引力(Feingold,1990, 1991; Sprecher&others, 1994)。

一般情況下,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通常會接近那些在吸引力方面與自己大致匹配(或者對方的吸引力高出自己不多)的人(Berscheid&Others, 1971; Huston, 1973; Stroebe&Others, 1971)。那些在外表上比較匹配的人,也更容易互相吸引,從而最有可能開展約會和交往。

外表對一個特定的人的吸引力有時候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所能夠被吸引到的面孔根據自己的審美有所變化。但得克斯大學的朗格盧瓦等人(Langlois&Roggman, 1990, 1994)以及利特爾等人(Little&Perrett, 2000)所領導的研究小組,與聖安德魯斯大學的Ian Penton-Voak合作,他們對大量的面孔進行了數字化處理,並用計算機對她們進行了平均。結果顯示,與幾乎所有的真實面孔相比,人們認為合成的面孔更具有吸引力。因為計算機平均出來的面孔更趨向於完美的對稱。所以,總的來說,在外表這個維度下,真正的吸引力其實就是完美的平均。

比如,林青霞的臉高度對稱,所以左右複製組合看起來還是很和諧。

如果想要增加自己對喜歡的異性的吸引力,那麼在外表的關注上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的:

-男生要比女生更關注異性的外表,而女生在對異性的吸引力評估過程中,還會考慮對方的熱誠,財富,地位,名譽,智力等其它因素。

-雙方是否在外表上不相上下的匹配會直接影響到吸引力水平。

-極致的美麗和帥氣並不一定產生更強的吸引力,完美的平均才是產生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性

我們常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句古話很大程度上已經詮釋了相似產生喜歡現象背後的真諦。

有研究表明,朋友、訂婚的情侶以及夫妻,會比那些隨機配對的人更可能擁有相同的態度、信仰和價值觀。此外,丈夫和妻子間的相似性越大,他們就越幸福而且越不容易離婚(Byrne,1971; Caspi&Herbener, 1990)。

瑞奇·範·巴倫及其同事(Baaren&Others, 2003a, 2003b)也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某人和某事的觀點和你一樣,並附和你的想法時,你是否就會感到些許友善和喜愛之情呢?在荷蘭的飯店裡,那些僅僅透過重複客人點菜方式來模仿客人的服務員,通常能得到更多的小費。傑西卡·萊金和塔尼亞·沙特朗(Lakin&Chartrand, 2003)曾指出,模仿能增進和諧,對和諧的渴望也能增進模仿。

更有趣的是,所有人都以為外貌因素會在吸引力評估上佔據非常大的比例,但是彼得·巴斯頓和斯蒂芬·埃姆倫(Buston&Emlen, 2003)對近1000名與大學生年齡相仿的人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人們渴望相似伴侶的願望遠遠強於渴望漂亮伴侶的願望。

只有在一個人外表優勢特別突出的時候,TA才會在外表這個維度上的關注多於其它人,否則的話,一般人都會根據自己在乎的點去尋求另一半。特別聰明的人也希望遇到一個在交流上棋逢對手的人;有錢的人會尋求在財富和地位上和自己勢均力敵的人;特別關注家庭的人也會被同樣重視家庭的人所吸引。

如果要提升自己對喜歡的人的吸引力,那麼尋求彼此共同的愛好和相似的特點,不斷地在見面和交流的過程裡去強化,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

一個人喜歡他人的程度,可以反過來預測對方喜歡他的程度(Kenny&Nasby, 1980)。

很多時候,我們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就可以使對方反過來也欣賞自己嗎?在對方是一個有魅力的人的前提下,告知TA你喜歡TA, 似乎能喚起一種浪漫的情感。實驗研究證實了這一點:告知某些人他們被別人喜歡或仰慕時,他們就會產生一種回報的情感(Berscheid&Walster,1978)

在喜歡一個人的過程裡,我們會去強化對方身上的優點,這會讓被喜歡的人感受到許多積極的情緒。對喜歡的人理想化的過程會加強我們對他們的愛戀的感覺,同時在這個過程裡,對方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而反過來,對方也會因為在相處的過程裡感覺良好而有了充分的動機增加兩個人相處的機會。

桑德拉·默裡等人(Murray&Others, 1991)對戀愛的情侶和已婚的夫婦進行的研究表明,那些互相理想化的伴侶過得最開心(或隨相處時間的增加而更加快樂),他們看待自我伴侶的態度甚至比伴侶看待自己的態度更加積極。戀愛中的人總是傾向於認為自己的伴侶不僅外表具有魅力,而且在社交上也頗具魅力。

在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的現象背後還有一個簡單的吸引回報理論(reward theory of attration)來做解釋和支撐: 我們喜歡那些回報我們或與我們得到的回報有關的人。如果跟某人交往所得到的回報大於付出的成本,那我們就喜歡並願意繼續維持這種關係。尤其當我們在這種關係中的收益大於其他可能的關係時更是如此(Burgess&Huston, 1979; Kelley,1979; Rusbult, 1980)。當我們在關係裡可以互相滿足對方的需求,吸引力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在想要吸引對方的過程裡,其實我們已經做出了許多積極的努力來增強另外一個人的自尊和自信,但是營造我們喜歡對方的氛圍還不足夠,能夠建立起兩個人互惠互利的機制才是走向交往的第一步。探知對方的需求,在合理的範圍內儘量滿足,付出的過程其實就足以表達喜歡的真誠。

最後的最後,希望你想要吸引到的那個人是真正值得的,我們往往不是因為了解了吸引力背後的理論才付出行動去爭取另外一個人的關注和喜歡,而是因為,首先有了喜歡的感覺,才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願你在追愛的路上,始終勇敢堅定,不怕前路央央人海,終點遙遙無期。

References:

Berscheid, E., & Walster, E.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2nd ed.).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78.

Berscheid, E., Dion, K., Walster, E., & Walster, G. W. (1971).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dating choice: A test of the matching hypothes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7, 173-189.

Bossard, J. H. S. (1932). Residential propinquity as a factor in marriage sele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8, 219-224

Burr, W. R. (1973). Theory construction and the sociology of the family. New York: Wiley.

Buston, P. M. & Emlen, S. T. 2003 Cognitive processes underlying human mate choi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perception and mate preference in Western societ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0, 8805-10.

Burgess, Robert L., and Ted L.Huston (eds.).Social Exchange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Byrne, D. (1971). The attraction paradig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Caspi, A., & Herbener, E. S. (1990). Continuity and change: Assortative marriage and the consistency of personality in adult-hoo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8, 250–258

Clarke, A. C. (1952). An examination of the operation of residual propinquity as a factor in mate sele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7, 17-22

David, G.M.(2006). Social Psychology. Beijing: Posts&Telecom Press.

Feingold, A. (1990). Gender differences in effects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n romantic attraction: A comparison across five research paradigm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981–993.

Fletcher C, Rooney J, Barbee M, Lim SC, Richmond B (2003). Mapping shoreline change using digital fotogrammetry on Maui, Hawaii. J Coast Res. Special Issue 38:106–204

Huston, T. L. (1973). Ambiguity of acceptance, social desirability, and dating choi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9, 34-42.

Katz, A. M. & Hill, R. (1958). Residential propinquity and marital selection: A review of theory, method, and fact. Marriage and Family Living, 20, 237-335.

Kelley, H.H. (1979). Persnal relationships: Their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Hillsdale, ONJ: Lawrence Erlbaum.

Kenny, D. A., Nasby, W.: Splitting the reciprocity correlation. J Pers Soc Psychol 38: 249–256 (1980)

Lakin, J. L., & Chartrand, T. L. (2003). Using nonconscious behavioral mimicry to create affiliation and rapport. Psycological Science, 14, 334–339. https://doi.org/10.1111/1467-9280.14481

Langlois, J.H., Roggman, L.A. (1990) Attractive faces are only averag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115–121.

Little, A.C., Burt, D.M., Penton-Voak, I.& Perrett,D.I.(2001). Self-perceived attractiveness influences human female preferences for sexual dimorphism and symmetry in male face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268, 39–44

Murray, M. & Owen, M.A. (1991). Beyond the myths and magic of mentoring: how to facilitate an effective mentoring programme.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Rusbult, C. E. (1980). Commit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associations: A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6, 172-186

Sprecher, S. (1994). Two sides to the breakup of dating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 199-222

Stroebe, Margaret, M.M Gergen, K.J. Gergen, W. Stroebe. (eds) “Broken Hearts or Broken Bonds: Love and Death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missing year specification): 1205-1212.

Van Baaren, R. B., Holland, R. W., Steenaert, B., & van Knippenberg, A. (2003a). Mimicry for money: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imit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9 (4), 393-398.

Van Baaren, R. B., Maddux, W., Chartrand, T., Bouter, C., & van Knippenberg, A. (2003b). It takes two to mimic: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self-constru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4 (5), 1093-1102.

Zajonc RB. Emotions. In: Gilbert DT, Fiske ST, Lindzey G, editors.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4. Vol. 2. Boston: McGraw-Hill; 1998. pp. 591–632.

Zajonc, Robert (1968), "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Monograph Supplement, 9 (2, Part 2), 1-28.

6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結婚後,老公的一個想法,我委屈的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