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春節去不熟悉的親戚家做客,是個極度尷尬的事:好像幾年的時光都依賴一頓飯來彌補,明明陌生到連稱呼都得現學現用,還得配合出春節本身的熱鬧親密,一樣的噓寒問暖,一樣的推杯換盞,心裡卻不輕鬆。這在我眼中,是最考驗演技的生活現場之一。

那樣的現場,我通常發揮不好。也不敢造次喝酒,抿幾口飲料,夾一些愛吃且離得最近的菜,默默聽長輩們憶往昔崢嶸歲月,時不時微笑,群飲時碰杯。好在這樣的場景每年都在減少,好朋友永遠越走越近,遠親戚則可能越走越散。印象中極尷尬的春節聚會都淡去了,唯獨對一頓飯,至今還有些殘存卻深刻的印象。

那已是幾年前,我爸朋友組織的一場春節聚會。同桌的人中,我爸我認識了快30年,其他都是陌生的叔叔伯伯,只有坐我邊上的是同齡人,按輩分他得叫我叔叔(……),按年齡我得叫他哥哥,兩不吃虧,這裡權且稱他為小哥。小哥那年剛剛訂婚,“按理”得向每位長輩敬酒。那時我已愛聚會時小酌幾杯,蛛絲馬跡中,看得出他平時不怎麼喝酒。不會喝更得喝,小哥硬著頭皮,馬不停蹄,圍著桌子一圈圈地敬酒。到後來,口中的臺詞都已經重複了幾輪。其中一個叔叔比較較真,頻頻指出小哥敬酒時的失禮之處:杯子不夠低,順序不太對,態度不夠誠懇……沒辦法,小哥只好微笑著道歉,然後再敬。終於有個伯伯發現了一直默默低頭只顧偷偷吃菜的我,指著小哥讓他也敬我一杯。小哥那時早已滿臉血紅,我說你吃口菜吧,敬我也不用酒,可樂就好。小哥輕聲說了聲“好好”,可惜被那個伯伯發現,不依,於是還是幹掉了杯中酒。

後來再沒見過小哥,無法求證,但我想他應該會後悔那天剛開始就給自己倒了些酒。酒沒什麼錯,但餐桌複雜,人情複雜,春節與陌生捲起這一切,更復雜。還是簡單點好。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2021請收好這份成長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