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個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尚不知道自己幸不幸福,那麼,作為普通百姓的我們,過得幸福嗎?幸福,究竟該如何獲得?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在他的著作——《象與騎象人》中告訴了我們答案。

《象與騎象人》一書以10個幸福的假設為引入點,從古代智慧中探討積極心理學在現今的運用,幫助我們找到幸福及人生的意義。 而本文主要從找到幸福這個角度解讀,看看一個人從生出到老去,如何獲得幸福。

幸福的獲得

海特回憶自己有次在山邊騎馬,他的馬一直朝山崖邊走,他很害怕,他認為自己必須讓馬左轉,可是左邊還有另一匹馬,他不希望兩馬相撞,最後他還在杵著沒做任何指示的危險時刻,兩匹馬都鎮定地左轉。

此時海特才反應過來,嘲笑自己剛才莫名的恐懼,因為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它一定非常不希望自己跌下懸崖。以此,海特引入了象與騎象人的概念:大象就是我們內心的感覺、本能反應、情緒和直覺,而騎象人就是我們有意識的、控制後的思考。

大家可能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每年初都會給自己訂立下幾個目標,然後心滿意足地將目標束之高閣後又過了和去年一樣的一年。

為什麼自己訂立的目標,自己制定的計劃總是實現不了,因為我們的理智——騎象人雖然知道這是幫助自己成長自己的計劃,但是我們的情感——大象卻更樂於去享受。而只有大象與騎象人的想法一致時,我們才能夠按照計劃實現目標,獲得幸福。

在大象面前,騎象人的力量微不足道,而大象也不是騎象人輕輕牽扯繩子就乖乖掉頭的工具。因而,我們需要改變大象的想法,才能讓大象按照騎象人的方向前進。

就好像如果我們在年初的計劃中加上完成目標後的獎勵,將大象的注意力引向我們的獎勵的方向,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實現計劃。但注意這個獎勵一定要顯眼、要短期就獲得的,要充分抓住大象的眼球,吸引大象。

幸福的獲得,就是讓我們的“情感”——大象,與我們的“理智”——騎象人和平相處,兩者相互配合,達到最優。

從出生到老去,大象都在想什麼

既然要“騎象人”與“大象”相互配合,我們才能獲得幸福,那麼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大象都在想什麼呢?我們又如何根據大象的想法,來獲得幸福呢?

①嬰幼兒時期

海特的父親幼時被診斷罹患小兒麻痺症,而那個時候病菌學說橫行,兒童需要被隔離在乾淨的小房間裡接受治療,以免相互傳染。因此海特年幼的父親孤單一人隔離在小病房裡,海特的外祖母只能在病房外觀望。

後來海特父親康復無恙,但他的內心一直無法忘記在病房的那一幕:一個小男孩孤單一人待在房間,隔著玻璃望著自己的母親,祈求母親進去陪他。

海特年幼的父親最渴望的是什麼?是母親的愛。

孩子與母親有著天生的依戀關係,孩童需要有母親的愛才能正常成長,才能感受到在子宮內般的安全感。這安全感就好像行軍知道後方糧草充足一樣,有了後方保障他們才敢堅定地向外闖。

前段時間有則新聞,一位母親因訓練三個月大的嬰兒趴睡,對孩子撕心裂肺的痛哭全然不顧,最終致使嬰兒失去了鮮活的生命。

這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憤怒,是有多麼無知,才會狠心看著自己三個月大的孩子在自己眼前哭泣、掙扎,卻不去安撫一下,就這樣親眼看著幼小的生命停止了心臟的跳動。

嬰幼兒是最需要母親的時候,他們的安全感來自於母親的擁抱,來自於母親的愛撫,如果母親都對自己不管不顧,那麼,如何建立對這個陌生世界的信任,如何獲得安全感,如何成長得勇敢?

近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詞也常被人提起,成人之後的種種,在愛情裡的卑微、他人稍示好便飛蛾撲火,等等,都或多或少與在原生家庭裡缺少愛有關。而嬰幼兒時期的愛,就是原生家庭的起點。

此時大象渴望被愛,需要被愛,只有母親去擁抱、去哄、去愛孩子,給孩子一個安全壁壘,孩子才會健康成長,才能獲得獲取幸福的能力,才能在長大後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征服世界。

② 青少年時期

心理學有個說法叫“記憶隆起”,是指人對生活經歷的記憶曲線不同於傳統的回憶遞減的遺忘曲線,反而是對發生在一生中第二個或第三個十年之間的經歷回憶數量增多。

因而,《象與騎象人》指出,如果年輕人在十七歲到二十歲出頭時碰到逆境的洗禮,且最後完全克服逆境的磨難,重新站起來,那麼他便能從逆境中獲得最大的益處。

因為青少年時期是我們個性逐漸成型的時候,也是我們培養自己應對困難、解決問題能力的時候,此時如果遇到逆境的洗禮,並能成功克服,那將會是一個新生,一個全新的、更加強大的自己。

而過早或過晚遇到逆境都沒有這個時期有效,相反還可能因為無法應對、恢復能力差而受到挫敗打擊,獲取不了幸福。

1982年,18歲的馬雲第一參加高考,以落榜告終;落榜後的馬雲和表弟去應聘酒店服務生,結果表弟錄取,馬雲依然以失敗告終,後來馬雲便去蹬三輪送報紙。第二年,不放棄的馬雲繼續參加高考,但無奈再次落榜,父母都勸馬雲死了這條心。

而正如尼采所說:“那些殺不死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馬雲沒有被挫折打倒,相反,他又重新站了起來,1983年,馬雲不顧家裡的極力反對再次參加高考,而這次,馬雲被杭州師範學院破格錄入。

這段時期的馬雲,在逆境中接受了洗禮,他勇敢地對抗並完全克服,最終達成了自己的心願。而這次逆境中的崛起,也給馬雲塑成了個性,獲得應對困難的能力。也讓馬雲在後來拉不到投資發不出工資時,依然堅強地克服,有了現在的成就。

如果能在青少年時期遇到逆境,並勇敢地站起來,克服它,打敗它,那麼我們收穫的,或許不只幸福這麼簡單。

到了中年時期,生活趨於平穩,新鮮與刺激或許已不像從前那樣誘人,此時中年人需要找到一種自我滿足的狀態,才能處處感到幸福。

心理學有個理論叫做“心流理論”,它指工作時全神貫注地投入,而經常忘記時間以及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從事工作是出於樂趣,外在的報酬是極小或不存在的,而這種由全神貫注投入工作所產生的心流體驗,是一種最佳的體驗。

從事具有“心流體驗”的工作,就是讓我們獲得幸福的法寶。

成年後的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在與工作相處,我們把每天的黃金八小時獻給了工作與同事,如果這還是一份我們不喜歡的工作,那該是多麼不幸呀!

一份具有“心流體驗”的工作,就是我們在做這項工作時非常順暢,此時大象與騎象人配合得天衣無縫,我們沉浸其中,達到忘我。

這份工作不一定是多麼偉大,多麼光鮮,但一定是與我們的能力相契合。我的爺爺一輩子種地,他也一輩子清貧,但是,爺爺的內心是幸福的。因為他發自真心地喜愛著這片土地,呵護著他親手種下的作物。

每當豐收時節,他就把自己種的作物採摘給兒孫們食用,看著自己的親人吃著自己種植的健康食物,爺爺總是很滿足。

現在社會也有很多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選擇回家養豬、回家種植,他們將自己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教授給村民,運用自己的專業、自己對先進設施的接觸幫助村民更好地發展農業、養殖業。

雖然他們放棄了城市的繁華,但是從事了自己更加熱愛的事業,做著自己真正喜歡、有意義的事情,而這就是“心流體驗”,就是幸福。

當然,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為了生存,往往要從事一份自己並不感興趣的工作,而此時,如何找到“心流體驗”呢?

這取決於我們看待工作的態度。我們是把工作當做一項謀生的差事,還是把工作當做一份事業?

這三個建築工人,誰達到了“心流體驗”,大家一看便知。同樣的工作,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換個思路,我們就會有不一樣體驗。

工作佔據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如果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心流體驗”,那麼,幸福自然就一直在身邊。

④老年時期

海特在《象與騎象人》中指出,在老年階段,生產力、人際關係及精神層面的重要性,比事業成就的重要性更大,因此,具有“回饋社會”作用的利他行為與老年階段非常合拍,讓人感到幸福。

有宗教信仰的人在其退休後,從事宗教活動的頻次會非常高,尤其是內心孤獨的老人,宗教活動增加了老人與社會的聯結。而許多宗教活動是做善事,祈禱、保佑自己的親人平安、健康,這也讓老人感受到自己的作用,體會到剩餘的人生依然有意義。

我的阿婆特別信奉佛教,吃齋唸經一樣不落,每逢周邊鄰里辦事需要佛教支援,阿婆總是很積極。而我每次見到阿婆,她總是笑眯眯的,面容和善,心氣平和,好像歲月不曾傷害過她。

阿婆的子女都不在身邊,但是阿婆有很多朋友,都是一起參加佛教活動的同齡人,哪裡需要他們,他們就去哪裡,老人的孤獨與虛弱,在阿婆身上絲毫沒有體現。

同樣,在當前社會我們常能見到老人參加志願服務隊。在醫院,他們指導患者更快地完成掛號、付款等流程;在街頭,他們規勸大家注意走路參加安全;在當下疫情之際,他們背上消毒瓶給大家一個安全的環境。

雖然這些志願活動並不輕鬆,但他們卻樂於付出。當問他們為什麼退休了不在家享受天倫之樂,反倒去從事志願活動時,他們會告訴你,幫助他人讓他們心情愉悅,他們感到非常滿足。

人生缺少不了意義感,當人到了老年時期,事業成就已經離自己越來越遠,人需要找到新的精神寄託,而與社會的聯結、為社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以幫助老人實現自我價值,讓老人獲得滿足感,產生幸福感。

結語

我們的一生,從出生到老去,大象的想法也是在變化的,嬰幼兒時期,大象還比較弱小,需要愛,需要安全感;青少年時期,大象逐漸有了自己的個性,需要闖蕩,需要新鮮與刺激,而逆境的洗禮可以很好地幫助大象塑形;中年時期,大象迴歸生活的平靜,而一項自己熱愛並能全神貫注投入的工作,可以讓大象沉浸其中;老年時期,大象尋求剩餘人生的意義,而從事回饋社會的志願活動、與社會產生更多的聯結,能讓大象獲得滿足感。

人生的每個階段,如果都能找到與大象相契合的點,騎象人與大象完美配合,那麼,幸福也會找上門來。

10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一天走了八家親戚,走馬觀花完任務式的走親戚,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