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停留在任何事情上面攀緣不息,導致煩惱不斷,須事來就應,事過即止,心中不留絲毫痕跡,則方與修法相應。

一切相都是緣會、虛而不實、無有自性的假相,切勿受騙而戀著不捨,矇蔽了自性光明。

所謂相者,空也。

猶如空花水月,可望而不可及。

若誤以為是真實,竭力追逐,就不無煩惱了。

因為人的慾望無窮,而所作事不可能有求必應。

當求不到時,煩惱就不期而然地來臨了。所以修法第一須知諸法皆是無自性的假相不去追求。

“不著空”就是諸法雖無自性,但假相不無,不是空無所有的頑空,而是不可得不可取的空幻相。

我們修法既不可執有,也不可偏空,廢棄一切事物而落於空亡,成為土、木、金、石,死水一潭,就不對了。

我們須知相雖是假的,不可執著,但還是有用的,比如衣服可以禦寒暖,房子可以避風雨,我們只隨緣應用,既不執有也不著空,空有兩面都不立,當中自然也沒有了,這無所立就是中道義。

我們明白了這一點,既不著空也不著有,而應緣接物,妙用無窮,盡我們的力量去做有益群眾的事,方符合圓融無礙的大乘佛教的真義。

有人批評佛教偏空了,那是他們理解錯了。

佛教說的空不是空無所有的空,而是凡所有相都是不可得、求不到的空,並不是沒有相,沒有世界。

就象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很美好嗎?

有人不理解這個意思,就認為佛教有矛盾,《金剛經》說空,一點也沒有;《彌陀經》說有,金沙布地,四寶圍繞,七寶蓮池,八功德水,樣樣都有。

他不知道佛說的空是圓融無礙的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妙有真空。

講真空者,是說我們的本體——佛性,是無相可見的。

但是它能現起諸相,起諸妙用,所以不是頑空;說妙有者,諸相雖有,但非實有,都是隨緣起用的假相。

就象鏡中所現影子,可見而不可得。

在世間再慘淡經營,爾虞我詐,求得大量財寶,最後仍兩手空空而去,什麼也帶不走,而造的業卻帶著走了。

這造業受報也是非空非有,東西帶不走,是空——非有;業摜不掉,帶走了,就是有——非空。

所以我們修法須兩邊都不住著,才符合親證大道的真實義。

證到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妙性,“即是如來真實性”了。

一切眾生皆有此妙性,可憐我們不知道,追逐外境,貪得無厭,迷了自己,枉受生死輪迴之苦。

因而佛出世,喚醒我們,不要再作夢了。一切相都是我們心裡的影子。

既不能執有,也不可因諸相緣起無自性而偏空。

大家如能醒悟,在日常生活中圓融無礙地起諸妙用,就自然入佛,親證如來真實妙性了。

--------母音阿闍黎

13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和老婆辦了假離婚,一個月後老婆居然拿著我的財產和別人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