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裡說,愛的本質是促進他人的心智成熟。

對愛的這個定義,不知道驚醒了多少人,特別是那些以為愛=無條件付出的人。

最近在和菜頭的文章裡,看到一個提問——要不要把對方當孩子?

這個問題突然讓我意識到——那些長大後依然沉浸於無條件的付出的人,其實是母愛和巨嬰的延續。

因為只有媽媽在對待3歲前孩子時候,才會無條件的包容。

而也只有剛出生,尚未接觸真實世界時的我們,才會覺得他人對你的好是理所當然的。

著名的心理諮詢師武志紅曾經出過一本書,叫做《巨嬰》,把這一類人描述得非常具體——拒絕長大,以自我為中心,總是再向社會索取,把一切他人對他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對愛理解錯誤的人,加上還沒長大的巨嬰,演繹了一出又一出看似感人,實則炸裂三觀的愛情故事。

先不說情深深雨濛濛這種時代的產物吧,就說抖音和知乎裡的情感故事專欄裡,到處都是被愛情傷了的人。

看到母愛父愛,那麼的無私,那麼的偉大,於是覺得對另一半也得如此。

卻沒有明白,父愛母愛的無私和偉大隻是一部分,他們的孩子最後有沒有心智成熟,變得優秀的人才是關鍵。

有些無私母愛,也許餵養出了一隻巨嬰。

大家身邊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例子,一家好幾個孩子,往往最受寵的那個最不孝,最不受寵的那個反而最後陪在父母的身邊。

最受寵的那個被養成了巨嬰,又自我又自私。

而最不受寵的那個一生都在至於心中的傷,都在追求被父母認可。

在我們外人看來,這很不公平是不是?

但是換個角度看,這其實也很公平,一個人你不斷的把他當孩子,那就真的對方永遠是一個孩子,你就得到老也得包容他,讓著他,甚至養著他。

而一個人你不管他,他進入社會後不得不面對社會的捶打,就不得不自己成熟起來,反而變得獨立。

只是心中有一個不被認可的結——想要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所以回到老人身邊不斷的證明自己。

愛情中也一樣,那些把愛同等於“寵愛”的人,甚至無條件寵愛的人,你可以真心問自己一句,你真的把對方當成獨立、平等的人在愛麼?

還是說你只是把對方當一個孩子,當一個什麼都不會的孩子呢?

很多人,生生地把一個沒有公主命的女孩子,寵出了公主病。

但是你隨時可以揮一揮衣袖,說不愛就不愛了,而對方卻失去了最寶貴的成長機會,失去了心智成熟的機會。

你一離開,她們得回到真實的世界裡,那個沒人寵她,沒人慣她的世界。

網上有句話說,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一無所有,繼而一蹶不振。

那些不再相信愛情,或者說依然在幻想著遇到下一個供養他們愛情的“父母式”戀人的人,就是被毀掉的人。

所以,回到和菜頭文章裡那個問題——我們要不要把對方當孩子?

當然不要,當你把對方當孩子的時候,請警惕——你其實是自己想做個好人,一個準備害人的好人!

就算是巨嬰,你也不能慣著他,既然社會的毒打總會降臨,為什麼不能是你來呢?哈哈哈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今日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