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一個老頭說:人的一輩子本就是毫無意義的。
大部分人都是圍繞著慾望和煩惱去生活,有了慾望完成後就迎來了新的慾望,慾望沒得到滿足又會伴隨新的煩惱。煩惱則更是接二連三,永遠消除不盡,最終一輩子就這樣稀裡糊塗地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同樣的終點。
我是看明白了,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總基本上都會面臨各自的煩惱。這個寒假,還沒開始的時候我信誓旦旦,給兒女列了一張大的“逆襲”學習計劃,結果呢,可想而知,又不得不因為春節期間的風俗,人情世故,帶著娃兒到處拜年,到處聚餐。而且不管是不是疫情,每年放假了總得帶孩子出去溜達。
於是乎,逆襲的學習計劃又泡湯了。科舉制度是無奈的,但有的時候為了說服自己和老婆,我會說,孩子需要情商,需要充分理解大人們的社交。要不然以後拜年這個習俗可能真的會消失。
所以每當我到我認為要去幫助過自己的人家裡拜年的時候,我就會多多地給女兒洗腦一句:常懷感恩之心,喝水不忘挖井人,這些祖先留下來的傳統美德。
這些薰陶建立在身體力行的基礎上,我想對孩子多少會有些許印象。然後還有一點也是需要我們大人引導的,那就是“習慣性太極式推脫”。我感覺有的人不會見機行事,是太以自我為中心了。說話行事,從不看別人臉色,那就太西方了,太隨性了。
所以每當有長輩把紅包給到我女兒時,我會“排除萬難”,慣性來一句,不要,真不要,太客氣了,太用大之類的話術在孩子面前高調的表現出來。
不要小看這些小細節,這對孩子來說可能就是未來對為人謙遜和不貪婪的社交認知。孩子很不懂:為什麼別人給我紅包,爸爸一再打太極一樣的推脫呢?
久而久之,給孩子就會留下,哦,原來人的慾望和接納需要一定的剋制。需要一定的推脫,更需要謙遜禮貌的迴應。
所以有的時候在家寫作業啊和出門聚餐,我更傾向於帶著孩子到處跑。耳濡目染也是先輩留給我們的美詞和建議。
雖然,學霸計劃泡湯了,過去成天給你們按摩心理,其實我自我按摩的功底也是很拉風的。
已然是,年已經過完了,還是順便給大家拜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