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我》是2021年我讀完的第一本書,在歷經各種意料之外的2020年以後讀到這本探索個人成長的書,有共鳴,有引發新的思考,也有撫慰因變化太多而擔心自己掌控力不足的內心。
我們每個人一生之中都會遇到種種問題,有的關於個人行為和思維,有的關於和他人的關係,有的關於不同人生階段的定位,作者在這本書中運用了很多例項來分析這些人生問題,同時將自己多年的心理諮詢經驗和總結,結合不同心理學流派的理論,提供了一系列實操性很強的建議。
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會對應著裡面講到的現象回顧自己的過去,發現作者的部分講述我在以前的跌跌撞撞中已經領悟,比如擺脫絕對化思維,不再將自己某個方面的不足放大到否定全盤的自己;比如相信行動的力量,即使人處於迷茫期,也是在繼續行動中摸索,而不是原地張望。
我依稀記得曾經低谷時期那個深陷自我否定的自己,到底是在哪個時刻想通了這些道理又達成了行為和思想的統一,我自己都有些說不上來,只是在看到我所想與書中所寫相吻合時,才感到原來不知不覺自己已經改變了很多。
而書中的有一些建議則是為我打開了新的窗戶,感觸最深的一點是關於不同的選擇方法。
她的這套方法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於我後來在很多面臨選擇的情況下都運用了這套方法:回國在不同城市的發展可能對比,某項資質有沒有取得的必要……我腦中的這本賬幫我在很多事情上做出了滿意的決定,而且讓我養成了對事物的觀察分析保持細緻、理性的習慣,所以我除了自己用,也向很多朋友推薦過這套方法。
而這套“T型賬法”,與《了不起的我》中寫到的“經濟選擇”不謀而合。
作者對“經濟選擇”這個概念的解釋,這種決策模式並不是單純考慮經濟的因素來進行選擇,而是把事物的各種好處和壞處做加減,然後進行比較,它需要儘可能多地收集資訊,用以估算未來。
作者還提到,經濟選擇有兩個弊端,其一是我們很難獲取每個選項足夠完整的資訊,其二是這套方法的實質是對資訊進行加工計算,然後比大小,不算真正的選擇。
這兩個弊端,我以往幾乎沒有考慮過,並不是因為我用這套方法沒有失誤過,而是隻要損失和風險在可承受範圍之內,我就不會太計較,只會提醒自己,下一次,要了解得再全面一些,考慮得再周到一些。
可是再深入想想,我們真的有可能把每個選項的所有細節都瞭解得清清楚楚嗎?現實情況是我們會對自己越熟悉的事物知道得越多,而較陌生、或全新的領域則瞭解有限,絕大多數決定都是在資訊不完備的情況下作出的,所以誤判的狀況在所難免;同時還可能出現一種現象:就是我們更願意傾向於自己熟悉的選項,因為即使收益不能更高,但風險更小,安全感更足,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舒適圈”。
然而如果想要走出舒適圈呢?如果我們在有限的資訊裡無法預判收益和風險呢?
作者提到了另一種決策模式——心理選擇。
心裡選擇的重點不是為了精準預判未來,而是迴歸到內心對自我的考量,把每一個選項都看作是一種自我實現的可能性,這種決策模式其實是關注到底想要實現哪一種自我。
雖然我印象中自己使用經濟選擇居多,但是對於心理選擇我並不是完全沒有用過,只是這個思考過程有時比計算得失、分析利弊更辛苦一些,因為它可能很抽象,難免會伴隨很多自我懷疑:我是否真的足夠了解自己?我的實力是否能夠支撐我的理想?且隨著自己閱歷的增長,經驗的積累,會更期望守住一些,或者多運用一些已所得,那麼一旦面對不太可控的事情,本能會有所觀望。
關於“我想要實現怎樣的自我”這樣的心理選擇,其實意味著在不確定的狀況下仍有對自己負責的勇氣。
作者將這兩種決策模式進行對比,沒有定論哪一種更好,而是希望大家在作選擇時,清楚自己是根據什麼作出的選擇。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提醒,提醒我在習慣一種選擇方法的同時不要忘記另一種可能,提醒我可以去計算一個“結果”,但“結果”並不是唯一,也提醒我不論在任何階段,我們都在和不確定性同行,可以選擇去減少它,但也要敢於擁抱它。
《了不起的我》這本書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設定,作者在每個章節的結尾都留下了一段“自我發展之問”,幾個問題既是對章節主題的概述,也是引導讀者根據這個章節的內容來反思,可能會與作者有進一步共鳴,也可能發現自己所經歷與普遍規律不一樣,不過如作者所寫:“知識的價值不是提供一個確定的答案,而是引發探索的過程。”所以重點其實是讓我們擁有自己的答案,畢竟自我成長這條路,有再多人幫助,繼續往前走的還得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