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情感話題解讀,帶您走進更多的正向情感世界!我是你的情感解憂人,但你要懂得放過你自己!

文 | 風停夜泊

01

不養兒不知父母恩,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養兒為防老,百事孝為先。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佳話,古今盛傳不敗。可我卻看到了那些光鮮亮麗背後,太多的襤褸不堪。

“久病床前無孝子”是我見過最扎心的一句話。

血濃於水四個字,是體現父母與子女之間的生命相連,更是兄弟姐妹一奶同胞血脈連枝的表述。

可隨著物慾橫流的社會風氣愈加濃厚,不斷把親人之間的“情”字,與利益相連。親人,也再不像從前那樣親近了。

甚至,在物質、利益面前,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之間,早已仇視相對、臉紅耳赤或老死不相往來了。

從前外公在世的時候,講述他們那個年代的人,雖說思想守舊,但親人之間的往來不管怎樣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

尤其在贍養老人問題上,儘管那個時代人們吃菜咽糠,穿麻布粗衣,孝道定是最昂貴的東西。

近些年,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大魚大肉隨時可餐,綾羅綢緞、穿金戴銀,普通生活的家庭物質條件早已蓋過早些年數一數二的富豪。

國泰民安,百姓安樂,如今這樣的時代,總讓人心裡空空的,無法踏實站在地面上,感受太平盛世的真情實意。

人們習慣於把感情的多變,歸類於男女情愛中去。

實際上,當下時代裡多變的情,何止是男女之間?親情又何嘗不是令人無比心寒?

02

現下的年輕人,幾乎都受過高等教育,最後卻在親情經營和反哺感恩上,成為了地地道道的“文盲”。

你說他們道理不懂?定然是錯的。

部分的他們,常常在家以外的地方,做著善舉,在親人以外的人身邊,闊論仁愛與寬容。我們見著他們,衣冠楚楚、談吐非凡,卻不知這樣美麗的外表之下,是怎樣一種惡的隱藏。

行走於世的人都知道,與人相交看人品。那麼,一個人的人品究竟怎樣才能更加直觀地表露出來呢?

曾經生意場上的一位合作多年的夥伴,因年長我幾歲,我常尊稱他為“峰哥”。

接觸多年,峰哥的行事做派深得我心。他為人豪爽、大方,不拘小節,言語間透露著“可靠”的資訊。

他也對我極其夠情義,甚至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合作款結賬時峰哥也刻意做到:“兄弟,我的錢不急,先把別人的結算了……”

我感動萬分。

後來,偶然機會去了峰哥家中做客。

峰哥的母親見我去了很是熱情,拿著正要擺放的碗筷走向我,峰哥此時一臉不耐煩地大聲說:“你怎麼拿著這些過來?就不能把它們先放好嗎?”

轉回頭峰哥亦如往常一樣和我講話,可我的內心像是被幾萬只跳蚤撕咬著,疼也不太疼,就是恁的難受……

吃飯席間,峰哥母親幾次欲言又止想要和我交談,都被峰哥一個眼神嚥了回去。

後來再次合作,我提及峰哥的母親,峰哥卻說母親偏心大兒子分家不均,最後還輪到讓自己養老。峰哥要求哥哥掏贍養費未果,兄弟二人老死不相往來。

以至於,峰哥把一切怨恨都日復一日地撒在自己母親身上,並和母親約定,母親滿70歲去住養老院。

在那一刻,我對峰哥的好印象極具下降。

他,是我最好的合作伙伴,可他絕對不是一個好兒子。

03

都說,一個人對待自己家人的態度,滲透著他骨子裡真正的品行,我不知道我面對曾經視為完美的他,該做出怎樣的評價。

只是,從那以後,我除了生意合作往來,再也沒有和他有過多的接觸。

我想,親人之間的各類恩怨,無非是在各自成年、成家後,分家產、家業,誰養老、贍養費如何分配這些問題中,才凸顯無疑。

老人的贍養問題,撕開了當下年輕人最後一塊遮羞布。

家中獨生子女者,相對還好一些,至少獨生子女也沒有任何理由,推脫父母的養老問題。

反倒是那些兄弟姐妹多個的家庭,明明各自出力共同反哺父母輕而易舉,卻總是各揣心中事,最後把父母推上了“偏心、不公平”的風口浪尖。

在孝道面前,我不認為有“你不仁我不義”的問題存在,父母固然有他們做得不足、不周到的地方,但身為兒女絕對不能抹煞他們養育自己的苦勞。

這樣的說辭從來沒有道德綁架兒女的成分,只想喚醒兒女“孝”的良知。

古代24孝近乎愚孝不可取,可我卻覺得那個時候的人,儘管有些愚孝的方式令人憤恨,內心還是期盼父母真正的安度晚年。

總好過當下人,看似明事理、辯是非,卻對親情冷漠做出的惡劣事蹟要強得多。

現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讓人期盼真情之餘,看到最多的還是太多的涼薄。

情,人人都希望所遇到的都是真誠。

只是面臨慾望和利益得失時,人們又都忘了自己想要的其實就是簡單的情。

04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父母已經開始看著兒女臉色行事,刻意討好、迎合子女去生活了。

身為父母,也是普通人,普通人就都會犯錯。

只是,父母再錯,兒女也不該丟了孝道來懲罰他們。

子女,可以和父母講道理,讓他們也在逐漸學習中成長,卻不能用“遺棄”來讓他們承擔自己“錯”的責任。

人這一生,從少不更事到洞察世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但這些,都是上天賦予的本能。

當人的生命逐漸消亡,上天會回收這些饋贈,人們也會在逐漸老去的歲月裡,長成一個不懂事、也做不好事的孩子。

我們年少時犯過很多錯,都被父母一一原諒;一直以來,他們都在用自己認為對的教育方式,以期望我們越來越好的目的,告誡我們如何做一個“好”人。

細數這些,你是否紅了眼眶?

父母身上的瑕疵,相比我們曾經為他們帶來的憂愁,簡直是冰山一角。我們,又何以不能原諒他們?用反哺的孝道來報答他們的恩情呢?

人這輩子,到最後你才會明白虧欠最多的人,只有父母。

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人能夠像父母一樣希望我們越來越好,還不嫉妒、不眼紅的人了。

《你好,李煥英》催人淚下的時候,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審視自己,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對已經來不及盡孝的人,心懷多少愧疚?

若是每一個子女,都能真正拋開內心對父母的成見,用最真誠的內心去感受父母,贍養老人床前盡孝,我想,這便是愛滿人間的美好景象了。

我不想用任何言辭來推論一個人真正的品行,也不想站在道德的最高階去指責父母或子女的一方,哪裡對或錯。

我只想說,反哺盡孝的行為,無論怎樣都必須被社會重視,被印入人心。

當今社會現象,啃老族不斷頻出,贍養問題不能得以實質性地解決,這不是時代的負面產物影響,而是人性和慾望使然。

每一個行走在社會上的人,最該被人推崇、羨慕、跟隨的不是他創造的業績、打拼的地位、獲取的名譽,而是他們那顆懂得感恩的心!

—End—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為啥我做什麼都不合你的心意?”作女矯情背後的心理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