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1有人在朋友圈推薦一個可以免費設計簽名的姑娘,我心血來潮加了姑娘H的微信,H給我的印象很好。她用照片或短影片的方式記錄著她的生活:請朋友們吃飯、坐在彈鋼琴前表示要培養些雅興、和列表裡成百上千的好友在朋友圈互動……每次我翻朋友圈,總能看到年輕又漂亮的H衝我笑,我內心自然是歡喜列表了有這樣一位好友。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二十多天,前天我拉黑了H——她是個“高階”的微商,一週前她開始瘋狂推薦某護膚品,把她的鉅額收入截圖、“顧客”對商品如潮的好評截圖全都貼到了朋友圈裡,她也招代理,把她的工作講述得愜意又得意。我開始意識到從一開始這就是微商們布的心理局,我所瞭解的是她想要我瞭解的她,我所看到的是她想要我看到的生活。我想拉黑的不是H,而是藏在H朋友圈裡極有可能只是表面光鮮的生活、輕易得來的鈔票和優哉遊哉的工作。我彷彿覺得拉黑她我就能回到當下生活的秩序裡,停止無謂的羨慕甚至焦慮,然後繼續專心經營自己的小圈子,繼續踏實地往上走,繼續相信努力的意義。

2眾多研究機構表明: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越長,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越低。因為當看到他人光鮮的生活時,大家難免會質疑自己是個loser,隨之而來的便是揮之不去且欲顯強烈的“一無所有”的感覺,以及對這種感覺的恐懼。在書上看過一個故事:作者許久不見的老同學來到了他工作的城市,並打電話希望作者能安頓自己住一宿。老同學發的朋友圈裡盡是自己和西裝革履人士的合影,富麗堂皇的會議廳,琳琅滿目的飯局……想到這些,作者不禁惆悵了起來,環顧自己租的房子,他暗暗地想:怎麼也不能讓老同學看到自己畢業兩年仍是這副“窮酸相”。於是作者盤算著和老同學去酒店住,到了酒店門口老同學一下怔住了,拍拍作者肩膀:你怎麼帶我來酒店了,這麼貴,我去你那兒沙發上躺一宿就可以了。作者愕然:“你現在條件這麼好,我那兒破敗得很”。老同學搭著作者的肩膀,邊走邊說:“你怎麼知道我條件好?微信朋友圈看的?你說我一個做貸款代理的,不把自己搞得體面一點兒,客戶怎麼相信我?畢業兩年了,錢一點也不好掙。你說不清朋友圈裡誰的光彩是精心修飾,或者刻意偽裝出來的,生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3即便那些看似暢意的人,也不見得活得順風順水。我是什麼時候開始和這個道理有交集的呢?初二那年,我參加了學校的朗誦比賽,並且有幸進了決賽,決賽那天,白色上衣、深色牛仔褲、小白鞋打扮得我心裡美滋滋的。終於輪到我上臺了,我踩著臺階一步一步地走上臺,就在我邁上最後一個臺階的時候,我感到不適——大腿一側硌硌得,下一秒我反應過來那是我放到褲子口袋的宿舍鑰匙——褲子的口袋是漏的!我佯裝微笑走到話筒處,每走一步鑰匙就往下溜一點兒……燈光耀眼的大廳,各色塑膠花裝飾的舞臺,正對著我的攝像機,同學們的掌聲……大家眼裡的我吐字清楚、感情到位、站在臺上熠熠生輝,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枚鑰匙已經滑到了我的膝蓋內側,涼涼的、硬硬的,硌得我走起路來有點兒滑稽……你看很多人站在生活的舞臺上,表面風光無限,腿彎處都有一枚硌人的“鑰匙”。寫到這裡,我仍不想說那句“在朋友圈曬什麼就是缺什麼”?因為別人“曬”什麼不重要,別人缺什麼也並不值得好奇。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老老實實打理好自己的生活,這些遠比偷偷盯著別人的朋友圈羨慕或鄙夷更重要。我們總喜歡把別人表面的幸福和我們隱藏的痛苦作比較,於是我們的痛苦指數在不當的對比中創了新高。沒有人把日子都過在朋友圈裡,與其用別人的幸福懲罰自己,還不如用自己的痛苦鞭策自己。最後你想要什麼?你在做什麼?

2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年夜飯,婆家所有人都吃了,就我沒吃,但他們都來給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