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
意思是說,鷹站立的時候如同睡覺,老虎行走的時候不露威勢,這才是它們最危險、最威嚴的所在。所以,情商高的君子同樣是懂得才華內斂,低調謙遜,經過慢慢提升,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真正成熟的人,見識足夠廣,姿態卻足夠低,既讓人如沐春風,又彰顯擔當格局。
人這一生,練就藏鋒守拙的境界,就要做好下面三件事:
不亂分寸,不爭對錯,不漏鋒芒。
01不亂分寸,是一種修養
周國平先生曾說:
“分寸感是成熟的標誌,人際交往要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我們常說“過猶不及”,這就要求為人處世需要把握分寸感。
世上的事,都在一個“度”字。
前不久,同學聚會上的一件事,讓我深受觸動。
那天,同學小Q講訴了他創業的艱辛和成就。在場同學一邊感嘆他的不容易,一邊佩服他的成就,紛紛向他舉杯,表達祝福。
聚會臨近尾聲,他說的一句話,瞬間讓和諧的畫風變得尷尬。
他說:“今天這頓飯必須我來買單,都別跟我搶,你們普通上班族,畢竟工資有數……”
聚會組織者立即起身,表明態度:
久別重逢的一場聚會,把大家聚在一起的是情誼,而不是誰來買單。
小Q同學的好心,因為忽略了同學感受,才讓大家心理上不好接受。
與人交往,越有分寸感,越有舒適感。
沒有惡意不等於沒造成傷害,學會隱藏自己的優越,把握溝通時的態度,避免言語中的尖銳,這就是與人相處的分寸。
世界上所有關係,都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做事不過界,為人有尺度,這是一個人的至高修養。
02不爭對錯,是一種智慧
林語堂說:“不爭,乃大爭。不爭,則天下人與之不爭。”
不爭對錯,是不因為無意義的爭論而消耗自己,懂得不爭對錯的人,等於擁有了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有人問智者:“你總是這麼平和冷靜,怎麼做到的?”
智者回答,沒意義的爭吵和理論,他一般只回一句,“嗯,你說得對。”
問話的人不依不饒:“你這是在逃避,這樣處理不對!”
智者點點頭:“你說得對。”
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自己想說。
有智慧的人,不會在無意義的事情上浪費精力去爭辯。
正如楊絳所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喧囂的世界,適時止語,看破不說破,疑義不爭辯,於別人是善意,於自己是修煉。
與愛人伴侶,不爭對錯,你就收穫更多幸福;
與親人朋友,不爭長短,你就得到更多理解;
與工作夥伴,不爭勝負,你就變得更加包容和豁達。
可見,不爭才稱得上灑脫,撐得起格局。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一個人如果看淡得失,不爭對錯,那麼全天下也沒有什麼可以和他抗衡。
一時之爭,不會有常久的利益,爭得越多,束縛越多,不如像水一樣,不爭不搶,包容豁達。
生活不是戰場,沒必要一較高下,正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丟掉得失之心,該來的還會來,屬於你的不會跑。
沒意義的爭論,只會壞了心情;不必要的辯解,只會丟了教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不以自己的判斷和人爭論,這才是人生大智慧。
學會不爭,世間美好自會與你環環相扣。
03不露鋒芒,是一種遠見
俗話說:“出頭的椽子先爛。”
別和人比聰明,更不要比高調,比贏的人除了死得快之外,毫無益處。
表弟常常和我聊他的職場故事,說得最多的是同事關係不好處理。
聽完他的經歷,我讓他自己判斷是什麼原因。他猶豫了很久說:也許是我的業績太好了吧!
我直言不諱點醒他:“不是你業績太好,是你太鋒芒畢露,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
開會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發言,有時甚至老闆想發言的時候,他也要搶先把老闆的想法說出來;工作有什麼難啃的問題,他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厲害,搶在前面要任務;做出成績後,就會在領導和同事們面前強調自己做得有多牛……
時間長了,他發現領導同事們都不太喜歡和他說話。
我告訴他:
每個人都各有主張,如果我們把別人都看成是庸才,只有自己有真知灼見,不顧及別人的感受,那麼我們很可能是最先被淘汰出局的人。
所謂“地低成海,人低為王”。越是優秀的人,越懂得收斂鋒芒。
真正厲害的人,優秀不鋒利,奪目不耀眼。
想起被稱為“掃地僧”的布衣院士李小文的故事。
作為中科院院士,他曾獲得無數榮譽,培養了160多名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在遙感領域更是成就斐然。
在教學過程中,他的風格深受學員喜歡。因為在他身上,找不到高高在上,而是俯下身子和學生探討問題,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看法,之後再加以指導。
有學生指出他的不足,他也會虛心接受,並認真加以改進。
有才無需盡顯,有功多點自持,時刻保持低調謙虛,是一個君子的寫照。
智者不銳,慧者不傲。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挺拔的竹子葉子是朝下的,傲氣的梅花也不在乎花瓣是否朝上。
你的見識可以足夠廣,但你的姿態一定要足夠低。
強勢體現不了一個人的高大,低調和謙遜卻能讓一個人走得更遠。
04
《論書》中說:“用筆之勢,特須內斂,鋒若不藏,字則有病。”
書法中講究內斂,鋒芒畢露的字,本身就帶有缺陷,字需要藏鋒,人也一樣。
人活一世,不亂分寸,是修養;不爭對錯,是遠見;不露鋒芒,是智慧。
行走人世間,願我們都能擁有推己及人的修養,看淡得失的格局和溫潤謙遜的境界。
用藏鋒守拙,描繪自己厚重的生命底色。
作者簡介:二胖。每天進步一點點,向著美好生活持續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