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今年春節回老家,有個親戚向我吐槽,說她這個後媽不好當。她老公與前妻離異後,獲得他倆唯一的兒子的撫養權。因為他老公工作在外較多,這個兒子基本由爺爺奶奶照顧帶大。三年前,她與老公相愛結為夫妻並另生一子。爺爺奶奶帶老大,他倆帶老二各住一處,雖然相距不遠,但更像是過起了兩個家庭。老公性格偏內向,對兩個小孩的管教也是鬆散。現在老大上六年級,爺爺奶奶接送上學尚可,但在輔導學習和規矩生活上明顯力不從心。她這頭忙著小家和老二,那頭也只能抽空照應。如果發現老大有些出格的行為,比如學習不專心、愛玩遊戲啦之類的,她深知後媽的角色,都是告訴老公或者提醒爺爺去督促改正。

平時聚少離多,只有長假的時候一大家子人才能真正地在一起生活幾天。老大的親媽後來也另嫁他人(但未再生),也會在長假裡接老大過去住上幾天。她說這次老大從親媽那邊回來,情緒波動很大,無故頂撞爺爺甚至出言不遜。她說如果是自己親生的,見此情景不說出手胖揍一頓,起碼也要鼻子靠牆面壁思過,可是礙於後媽的身份讓她欲言又止,但是眼見進入青春叛逆期的老大如此下去,不由地憂心忡忡。她對老公說以後不能讓老大親媽接過去住,老公說她不通情理,為此還跟她吵了幾句。

無情最是帝王家,皇帝是全國、全族乃至全家的唯一中心。至高權利的反面就是最大的風險,皇帝要時時刻刻防備著每一個人,無論是自己的長輩、妃嬪、還是自己的子女。所以帝王家的生活是規矩的、刻板的、甚至無情的。而普通人的生活都是油鹽醬醋瓶瓶罐罐,身份地位沒有那麼顯差,碰撞爭執就在所難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緣由吧。兩項對比,帝王家最需要溫情,而普通家也最需要規矩。

我給這個親戚講了一個我朋友的故事,我朋友是農村人,他妻子是城裡人,倆人婚後生子,面臨所有婚後家庭一樣的難題,小孩誰來照顧合適?外婆來最好,天下的女婿都不敢也不會挑理丈母孃,而如果是奶奶來,那麼婆媳這對公認的天敵--如何共處一個屋簷下?何況奶奶是農村人,在帶孩子的理念上,生活習慣上,甚至口語鄉音上都可能產生矛盾衝突。

我朋友怎麼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的呢,首先在選擇是外婆還是奶奶來這個問題上--擺道理,外公不會做飯如果外婆來就面臨岳父家裡斷炊的問題,妻子認為不可行,那麼答案就是禿子頭上的蝨子-選奶奶。接著就是定規則,明確生活費制度--由他出錢交給奶奶支配;然後他又羅列了一個負面清單,把奶奶來了之後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寫了出來,然後由他們夫妻倆共同商量解決方法。最後是心理建設,如果後續婆媳之間出現任何的不愉快,他妻子可以向她的朋友、她的同事吐槽,但絕不允許向小區的人、她自己的父母、和雙方的親戚抱怨,一經發現就必須換外婆來。這個被我戲稱為“三綱五常”的條文果然很奏效,婆媳之間和平相處三年多,馬上孩子要上幼兒園了,他們準備再找個鐘點工阿姨接手,奶奶帶孫子的使命就順利完成啦。

我這個親戚聽我說完,基本也就知道該怎麼處理她的困境了。老大的問題很明顯,從小缺少母愛,而親媽又沒有再生,這個孩子接過去之後,這幾天的生活閉著眼睛想都知道,兒子是怎麼嬌媽媽就會怎麼慣。而回家之後,爺爺奶奶肯定要督促抓緊學習、規矩生活小節,孩子畢竟是孩子,剛離開媽媽但是身上都是媽媽的溫度,心裡自然都是逆反,情緒上來就不奇怪了。後續怎麼辦?我和她按照上述三個步驟,理出一個方案。首先擺道理--全家大人統一思想,老大既然歸爸爸撫養,爸爸要挑起責任,生活起居由爺爺奶奶承擔多點,管教學習由爸爸負責。其次定規則,新家庭已經有了,過去的就要逐漸割捨,親媽保留探視權,但是必須明確一年幾次,每次12小時,不得過夜。同時,新家庭每週必須有兩天一起生活,還可以給老大安排帶弟弟的任務,學卡片、過家家之類的遊戲,幫著老大盡快融入新家庭。最後做好老大的心理建設,尤其幫助老大樹立兩個媽媽的正面形象,讓他知道都是愛他的,只是現在情況由後媽陪伴更多點。

我這個親戚聽完,問:“如果他媽媽不接受這個探視方案呢?”

我沒有正面回答,反問:“如果現在這樣的狀況持續下去,老大未來會是什麼樣子?”

她說:“估計以後誰都管不住了,爺爺奶奶再過幾年也老了,最後還得我們來收拾...”

我:“一個選擇是讓老大盡快融入這頭的新家庭,另一個就是讓他融入親媽的新家庭,這種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狀態,對孩子成長是最不利的,我相信他親媽也不願意看到。”

聽話至此,她堅定地點點頭。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所有道理都懂,卻過不好這一生”,我想大多數人是囿於理而困於情。帝王將相明事理而不講情面,殺伐果決讓人心生寒意。凡塵大眾懂道理而礙於情面,猶豫糾結令己迷惘一生。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我以為自己可有可無,遇到他才知道,原來我也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