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學時,最喜歡的是張信哲的歌,某次買了他的一盒卡帶,歌詞裡記住了這樣一句話:對愛 我們從來不懂如何取捨,總是先浪擲著青春,再回頭往那人山人海之中,尋找那一去不回的身影。
青春如此,情感也是如此。
有些好,我們留給了不值得的人,透支了所有的情感和溫柔,等到遇到值得的那個人的時候,我們已經沒有了機會。
不知道你是不是看過這樣一個故事:雞蛋愛上了石頭,她總是想靠過去,可是石頭太硬了,每次靠過去,她都會傷痕累累,遍體麟傷。
於是,雞蛋無法忍受石頭的堅硬,離開了。
她走了很久,才遇到了棉花,棉花說:你來擁抱我吧。
但是已經受過很多次傷的雞蛋並不相信,後來,她終於小心翼翼地擁抱了棉花之後,才發現,原來一個柔軟的懷抱是如此的溫暖。
很幸運,雞蛋最後遇到的是棉花,也很幸運,雞蛋離開了石頭。
但是,這個世界上很多人,都不像雞蛋這麼幸運,要麼,她們生活在石頭身旁,被傷害得體無完膚,也消耗了所有的青春和力氣。
要麼,她們在離開之後,再也找不到一個像棉花一樣的溫暖懷抱。
什麼是真正的情感呢?
我有時候在想,如果人不是感情動物就好了,因為人總是在比較。他比他溫柔體貼,她比她善解人意。
有時候,痛苦產生於比較中。
當然,有時候所謂的真正的情感,也許就是在比較中,才會顯得清晰。
就像雞蛋和石頭,如果雞蛋沒有離開石頭,她也許就會覺得,傷痛就是愛情帶給她的唯一的答案,因為她沒有比較,她不知道還有一種感覺叫作“溫暖”。
但是實際上,更多的“雞蛋”,在遇到棉花之前,已經再也沒有了愛的能力和愛的力氣。
她們不再相信童話,也不再相信愛情。
記得有一次,一位朋友曾經問過我一個問題:你有過撕心裂肺的感覺嗎?
然後她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位女子愛上了一個男人,這是一段並沒有結果的情感,男人似乎只是想調節一下寂寞,但是女人卻孤注一擲。
她捨棄了所有,忍受著非議、面對著責罵,承受著親人給予她的指責、冷落,以一種決絕而不回頭的姿態陪在男人的身邊,她甚至在已經很危險的年齡,想要為男人生一個孩子。
可就在這時,男人的妻子病了,他立刻回到妻子身邊,不眠不休衣不解帶地照顧。女人給他打電話,他不接也不回。
女人很傷心,問他:如果躺在病床上的是我,你會像照顧她一樣照顧我嗎?
男人沒有回答。
有時候不回答就是一種答案。
女人傷心極了,喝得酩酊大醉,哭得傷心欲絕。
原來她曾經像飛蛾撲火一樣,投入到這段她以為是“真正的愛情”的情感裡,她一次次靠近,幾乎燃成灰燼。可是到最後她發現,她像一根火柴,燃燒自己去點燃的竟然是一團冰。
值得嗎?
她感動了自己的付出一切的情感,在對方眼中,不值一哂。
男方轉過身,繼續過自己的日子,照顧老婆,照顧孩子。
可她什麼都沒有了。
她就是那顆終其一生都沒有離開石頭的雞蛋,那顆石頭帶給她的除了撕心裂肺,肝腸寸斷,粉身碎骨,再無其他。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是孤單的個體,我們的想法、感受、付出,希望可以得到迴應,得到理解,得到珍惜和包容。
但是,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會得到回報。就像有句話所說: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有時候,我們真心實意的好,換來的卻是不被理解、不被珍惜、不被感恩。
不是所有人都值得我們掏心掏肺,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我們不計回報地付出。
《大話西遊》為什麼感人?
因為他在講的故事,也是珍惜與失去。
白晶晶應該是至尊寶懵懂青春時的那段情感經歷,他以為這就是唯一,所以,哪怕遇到了比白晶晶更愛自己的紫霞,他也一次次把她推開,甚至一次次地欺騙她,利用她。
這些欺騙和利用,紫霞都懂,可是她覺得至尊寶就是上天註定的那個人,所以,她對自己的付出甘之如飴,心甘情願。
最後,白晶晶走了,紫霞化為灰燼,至尊寶卻只能在別人的身上寄託相思。
“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珍惜,直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這個世界上最遺憾的事,莫過於此。別人捨棄了一切對你的好,你棄之如敝履,直到失去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無法回頭,你失去的,原本是最應該珍惜的。
真心很貴,不要浪費。
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
不要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消耗自己的感情,因為只有你的好,留給那些值得去愛並且對方也懂得感恩和回報的人,才不會被辜負。
否則,這份感情就錯付了,只能給自己留下傷害與遺憾。
當然,也不要把別人對自己的好,視為理所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那些能夠放棄矜持、放棄姿態去主動向你示好的人,一定把你看得很重。
滿目山河空念遠,不如憐取眼前人。
我們所有的好和善良,要留給那個值得的人。
而那些對我們好的人,值得珍重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