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像一段長度有限的布。
智商如線,決定了你能不能在有限的尺寸裡縫合出足夠的長度;而情商如針,決定了每一處針腳縫合的是否紮實和體面。
成就人生正如縫合一件精緻的衣服,不止需要足夠長的線,更需要足夠細的針。
如果說智商像線一樣是一種先天資源,情商則像針一樣是一種可以後天練就的後天功夫。
世間縱有千絲萬縷的線,離開長袖善舞的針,也無法造就盛世的霓裳。
人類作為情緒動物,其社會屬性導致情商在大多數情況下比智商更為重要。
如何駕馭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控制,是人類一生都需要參透的學問。
站在個人角度淺析,情商的基礎應該是一種體察和觀照。
也就是說,釋放情緒之前,我們至少應該知道當下是一種什麼情緒?這種情緒產生的根源是什麼?怎樣才算是正確面對這種情緒?
比如嫉妒這種情緒,要解讀這種情緒,首先要從概念上理解它,知乎上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
嫉妒,通常是因為內心的優越感(自我認同感)被降低(或被破壞),一般是在擁有的東西(包括物質或精神)被疏遠或被奪取的時候發生。嫉妒情緒,主要是針對降低(或破壞)自己優越感(自我認同感)的人。
而要正確的駕馭和把控嫉妒這種情緒,則需要剛才說到的一系列的體察和觀照。
它的情緒觀照路徑應該是這樣的:
我為什麼會嫉妒他?示例1:因為他在 (待人接物)方面比我更(細心穩重),以至於讓我感到失去了(在團隊裡原有的尊重和地位),甚至感覺(被忽略)。示例2因為他在(創業賺錢)方面比我更(有能力),以至於讓我感到失去了(自信),甚至感覺(自己是個一事無成的廢物)。注意,以上的兩個示例中有三個非常關鍵的字眼。
第一個是“比”,嫉妒產生的一切後續情緒都是基於我自己跟他的“比較”。
第二個是“更”,在我設定的比較環境下,我感覺在某些方面他比我強。
第三個是"感覺",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感覺,他並不知道。
我認為他比我()更()= 嫉妒情緒的觸發根源。
這幾個字眼告訴我們,情緒是一種極度依賴自我認知的存在,它甚至不依託於現實,如果我們不客觀地觀照它,一味的任由它滋生蔓延,則會產生許多人際中不必要的隔閡,比如誤會。
正確的觀照情緒就是在情緒蔓延之前靜下來問問題:
1. 他真的比我優秀嗎?( 觀照事實 ) 2. 他的優秀是在故意讓我難堪嗎?他有錯嗎?(觀照事實)3. 如果他真的比我優秀,我應該在跟他學習?還是針對他?(觀照事實)4. 我真的失去了原有的重視嗎?( 觀照事實 ) 5. 別人真的在不尊重我嗎?( 觀照事實 ) 6. 別人的看法對我來說重要嗎?( 觀照事實 ) 7. 一定要跟別人比較嗎?( 觀照事實 ) ...
基本上經過這樣一輪冷靜的體察和觀照,大部分情緒都會得到良好的控制。
事實上,因為自我“比較”和自我“感覺”產生的不良情緒不在少數,如憤怒、抑鬱、悲傷等。
如果能掌握一定的自我情緒觀照方法,相信我們一定能成為駕馭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淪落為情緒的奴隸。
附:鴕鳥理論。當兩隻雞一樣大時,對方一定會覺得你比他小。當你是一隻火雞,對方是一隻小雞時,你會覺得自己大的不行了,對方會覺得你們一樣大。只有當你是一隻鴕鳥的時候,小雞才會承認你大。
這就是說,除了讓自己掌握壓倒性的優勢,才有可能停止對方的妒忌。有妒忌的功夫,還是讓自己忙著強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