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有位作家曾說過這麼一句話:人類窮盡一生不過是在尋找別人的認同。

認同感是人類一種重要的心理需求,也因此,我們會不自覺地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本質上也是尋求認同的行為。

我們應該常能發現這樣的例子,家長對孩子在學習上要求嚴厲,這使得孩子本身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

這樣的孩子通常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成熟,顯得乖巧、懂事。孩子的這種早熟行為其實就是在尋求父母的認同,因為他們看中父母對自己的評價。

當他們發現只要“乖巧”就會得到父母的誇獎時,那麼他們就會在潛意識中規範自己的行為。但是,早熟、乖巧,就一定是好的嗎?

社會新聞中那些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他人的孩子,無不是父母、老師口中“乖巧、懂事、老實”的好孩子。

“好孩子們”的問題,在於“自我認同感”的不穩定。

這個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利克·埃裡克森提出的名詞,也稱“自我同一性”,其定義為“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對自我認知抱有一種持續穩定的認同感”

自我認同的形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對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有自己的定義,不會受到環境的影響;二則是對他人、環境的看法與和評價進行內化,作為自我認知的一部分(也稱“社會性認同”)。

“好孩子們”的自我認同大多來自於後者。環境中的負面聲音,比如父母對他們的挑剔、老師對他們的批評、同學對他們的質疑對他們的影響是巨大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自我認同感低的人,就會認為自己真的如旁人所說那樣差勁,看不見自己的優點,嚴重的則會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走上絕路。

在一個人的自我認同系統中,如果社會認同佔據了絕大部分,那就會令其對自我產生混亂,因為社會認同是不持久且不穩定的。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粉絲與明星之間,今天捧你上天,明天踩你入泥;環境和他人的評價是多元且多變的,作為個人,沒有人能控制那些聲音的出現和消失。

所以,只有內心產生的自我認同,才是最持久和最穩定的。

如果一個人對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將來想做些什麼、是否有恆定的目標等問題有一個統一且穩定的認知,那麼這樣的人就更容易發之前按出穩定的自我認同感,即網路上所說的“獨立的靈魂”。

具備自我認同感的人,會認識到自己的優點且以此自豪;也會因自己的不足而羞恥;會認識到真實的自己也會客觀審視別人眼中的自己;也會在保持底線的基礎上保持尊嚴,發展出一個較為健康的人格。

比如演員俞飛鴻與天海佑希,就都曾霸氣發言:女人即使不結婚也能活得漂亮。在儒家文化氣息濃郁的亞洲,一個女性步入中年若是還沒結婚,免不了會遭到許多質疑,但她們依然可以瀟灑地說出這樣的話。

因為她們心中對自己的生活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不會因為外界的聲音而對自己的選擇產生質疑,這就是自我同一性穩定的表現。

這樣的自信就是源自於內心的自我認同,如果真的那麼看重外界的指指點點,那麼她們的生活就不會那樣的灑脫。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關鍵的時間點在於12-18歲的青春時期,這一階段的孩子身心處於發展期,可以在一個現實壓力較少的環境中去尋找自我、探索未來。

然而現實中,許多孩子光是應對作業、升學壓力就已經疲憊不堪了,這種情況下只能將對自我的探索推遲到成年以後,在青年、中年時期乃至可能貫穿他的一生。

那麼,在成年以後,還要怎麼發展穩定的自我認同感呢?

首先,要從“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家庭是一個人的避風港不假,但和父母家人依賴過於緊密的人,通常都不瞭解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他們習慣性地依賴家庭、一切都由父母做決定,但到自己去執行的時候又會因為與自己的想法不符而產生痛苦。

這類人需要做到的是從心理上斷奶,離開原生家庭獨立成長,不然一切其他的方法都是無用的。

其次就是對外界的評價要有一個基礎的分辨能力。尤其是在網路時代,在網路上是個人就能對別人評價上兩句,這些會對人產生影響的或正面或負面的聲音都是不可控制的。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做到分辨哪些聲音是我們需要吸收的,哪些是不需要理會的;哪些是別人的需要、哪些又是自己的選擇。多思考、多聽從自己內心的想法,要得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全盤接受他人的想法。

最後,勇於嘗試和探索。自我認同是不斷髮展的,而是在嘗試和探索中不斷髮展的。比如找工作,探索自己的內心到底想做的是什麼、喜歡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選擇當下的工作、未來需要選擇什麼工作等,都反映了自我認同的過程。

也許終其一生,人類只要是生活在社會之中,就無法擺脫別人的影響,但自我認同感強且穩定的人,能將這種影響降到最低。

將他人與自我的認同進行平衡,保持靈魂的獨立,這樣我們才能活出更好的自己。

9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行善是好事,若動機不正,會影響你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