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現在的年輕人不愛走親戚,這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而且有從城市漸漸發展到農村的趨勢。為什麼會這樣呢?下面我來說一下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

1974我出生在廣州效區一個小村莊,父親是當地農民,母親是從廣州市區嫁到農村的知青。

1980年知青回城,六歲的我跟隨著母親和八歲的姐姐從羅崗搬到了海珠區。剛到海珠區,我們還沒有自己的房子,暫時住在廠裡給舅舅分配的宿舍裡。

那時候的居住環境比較差,我們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十二平的房間裡,廁所和廚房都是幾家人合用的。鄰居之間免不了產生摩擦,再加上我們是初來乍到,又是從農村來的,不時會受到鄰居的欺負和岐視。

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每當有親戚到我們家做客,我們都倍感親切,感覺有了依靠,有人給我們撐腰,什麼也不用怕了。自然也就很熱情地去招待來訪的親戚,巴不得親戚們多來我家串串門。

那時候,工人們的工資雖然少,但也比較輕鬆,每天工作八小時,該放假都會放假,很少加班加點。那時候娛樂場所又比較少,有時間了就喜歡到親戚朋友家串串門,聯絡下感情,有事也好有個照應。

城市是這樣,那農村就更不用說了,每到農忙季節,今天你幫我割麥,明天我幫你收糧,互相幫忙成了家常便飯,農閒時互相串門更是少不了。那時大家的經濟條件相差不大,也就沒有誰瞧不起誰的說法,互相幫忙是理所當然的事。

每到休息放假,母親就會帶著我們姐姐到親戚家串門。那時候很少高樓大廈,串門很方便。尤其是農村,大多數人家裡都不關門,招呼一聲就直接進門了。

到了九十年代初期,經濟改革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居住環境,生活條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娛樂專案也多了。

為了進一步提升經濟,追求更富裕的生活,人們開始加班加點工作賺錢了。工作時間長了,應酬多了。

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親戚朋友間開始有了攀比心理,也開始更顧及自身利益了。有了利益上的衝突,親戚朋友間就有了隔閡,見了面也就再沒有以前那種熱情了。

漸漸地,因為忙碌的工作,與利益衝突等方面的原因,親戚間的來往少了,關係也疏淡了不少,關係再也沒有以前那麼密切了。

平常親戚間的來往少了,剛開始還礙於親戚情面,象春節這些喜慶日子都會互相走動一下,做做表面工夫,慢慢地親戚間的感情越來越淡,就連春節拜年也免了。

總結起來,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走親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原因是社會經濟發展了,各種誘惑越來越多,人們的虛榮心澎脹導致心態的變化,一味地追求物質生活,忽略了最基本的感情生活。

這樣的情況,持續下去是非常可怕的,直接影響到下一代人的思想,個人利益至上,物質生活至上,已經成為新一代年輕人的毒瘤。

沒有了親情,沒有了友情,沒有了家庭責任,沒有社會責任,剩下的就只有個人利益是現今社會年輕人的一大特點。

6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答應了別人的表白,為什麼突然又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