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56歲選擇“逃離”家庭,活出“自我”的人生大不同
前段時間,56歲的中年婦女蘇敏,突然成了各路媒體關注的焦點。
蘇敏阿姨的前半生,是標準的“中國式傳統女性模板”。她是家中長女,母親身體不好,自打十一二歲起,她就開始扮演“照料者”的角色,幫忙照顧年幼的弟弟。20多歲時經人介紹,蘇敏匆匆嫁給了現在的丈夫,兩個人結婚、生女,看著女兒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蘇敏又幫著帶小外孫。
在周圍人看起來,蘇敏的生活雖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過得平靜安穩,但是隻有她自己才懂得其中的苦澀。
在原生家庭中,她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個。沒有多少感情基礎的婚姻,不但沒有帶給她溫暖,反而像一潭死水,將她拖入壓抑、痛苦的深淵。
長達30多年的婚姻裡,她和丈夫在經濟上奉行“AA制”,平時她既要賺錢養家,還得做家務、照顧孩子。丈夫對她的付出不僅沒有給予認可,還動不動就“挑刺”,有時遇到不稱心的地方,還會拳腳相加。女兒、女婿雖然都不錯,但他們也都沒有辦法真正理解她內心的痛苦。後來,她被診斷出抑鬱症,還一度嘗試過自殺。
讓蘇敏“一夜爆紅”的契機,是她在56歲時不顧家人、親戚們的反對,毅然“離家出走”,開著塞得滿滿當當的POLO車踏上了自駕之旅。她說:“我不想給大家幹活了。”
她說:“一人行,很輕鬆,一人食,也很快樂。想去哪裡,就行動,想吃什麼,就去吃。”
有太多的人還像曾經的蘇敏一樣,被牢牢束縛在“好女兒、好姐姐、好妻子、好媽媽、好外婆”等標籤裡,無法直面真實的內心,日復一日地與生活做著困獸之鬥。
其實,想要改變這種狀態,活出自我,除了決絕“出走”這一方式外,我們還可以有其他的選擇。
古人常說:“行有不成,反求諸己。”資深心理諮詢師、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師張沛超則認為,生而為人,最重要的一門功課是“知己”,即古希臘哲人常說的“認識你自己”。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勇敢走入內心的“無人區”,透過與家人、朋友、同事、乃至與所厭惡、所崇拜之人的關係,以及那些被日常瑣碎遮蔽了的恐懼、焦慮、憤怒等情緒困擾,看見“真實的自己”。唯有如此,方能找到“自我”的價值所在,真正地活在當下。
在新書《我的內在無窮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中,張沛超從關係、情緒、防禦機制等角度出發,將複雜的心理學理論融入簡潔生動的語言之中,加上貼近生活的大小案例,既有理論的深度,又很有操作性。對於身處迷茫、困惑中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張行之有效的心靈處方。
03 “知己”第一步:人際同心圓與“關係”中的自我在現代社會中,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與他人發生著聯絡:家庭、公司、社會、網際網路,在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有時我們不得不戴上“人格面具”,給自己貼上一張張“標籤”,扮演起各式各樣的角色。
久而久之,我們活成了“套子裡的人”,忘卻了初心,把真實的自我遺失在隱秘的角落之中。
根據張沛超的觀點,“知己”的第一步是從“關係”中探索自我,而“人際同心圓”思想實驗,就是一個非常好用的輔助工具。
所謂“人際同心圓”,操作起來很簡單:一張空白的A4紙、一支筆,沉靜下來自己的心,開始畫同心圓:從裡到外,根據與自己關係的親疏程度,把不同的人畫進各個同心圓裡。
注:人際同心圓示意圖
為了儘可能全面地挖掘關係中的自我,不光是家人、朋友,那些勾起我們愛恨交加情緒的人、令我們心生厭惡的人、以及我們所崇拜但未曾與其有過直接交流的偶像等人,都應該被納入人際關係同心圓中。
畫好同心圓之後,就進入了分析環節,先來看關係的性質:與某個人交往時,“我”所體驗到的究竟是更加自信、更有能量的感覺?還是身心俱疲,只想逃離?在《我的內在無窮大》中,這兩種關係模式被生動地描述為“充電型”和“耗電型”。
接下來結合投射理論,“看見”關係中的自己。我們怎樣與人相處、如何看待關係中的另一方,其實都經過了投射系統的加工。換句話說,“眼裡的別人其實都是自己”,透過重新審視不同的關係,我們可以發現被忽略的自身人格側面。
以“偶像”為例,粉絲願意花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去打投、做名次,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們在偶像身上投射了完美自我的形象,在內心深處希望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年輕貌美、多才多藝,還有著強大的吸金能力。
在那些令我們心生不滿甚至厭惡的人身上,往往隱藏著我們人格中長期受到壓抑的“暗影”,或者說是“負人格”。有時,我們會看到一種特別“奇葩”的現象:有的人一邊被某類人欺凌,同時又無法徹底擺脫這種關係。
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總是遇人不淑、“爛桃花”不斷的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寄希望於用這種方式實現人格整合,以維持某種脆弱“內穩態”所帶來的舒適感,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個地方栽跟頭。
04 解碼防禦:讀懂負面情緒背後的深層心理訴求人際同心圓,幫助我們“看見”重重關係束縛下的自我,但距離真正“知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讀懂”情緒即是其中之一。
在精神分析領域,經常使用一個詞叫作“防禦機制”。當我們遇到外界衝擊時,會引發情緒上的波動,產生諸如悲傷、憤怒、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這時無意識的防禦機制開始工作,運用否認、合理化、反向形成、昇華、利他、幽默等方式,實現心理層面的自我保護。
防禦機制無處不在,再回到蘇敏阿姨的案例中,她能在並不幸福的婚姻中“苦熬”幾十年,“否認”“合理化”等機制起了很大作用。周圍的人不斷給她“洗腦”:
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
婚姻不就是這樣嘛,你丈夫其實還不錯了,是個好人;
為了孩子,為了面子,只要退一步、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
時間長了,她自己似乎也逐漸認同了這些觀點。只是這種防禦機制雖然一時有效,但內心的真實情緒卻無法被完全遮掩。當向外疏導憤怒與不滿情緒的渠道被截斷時,就會轉向“向內攻擊”:抑鬱,或稱“鬱怒”是最常見的表現形式之一。
與暴風驟雨般的盛怒不同,“鬱怒”是內隱的,不容易被周圍人所覺察,但它所帶來的傷害卻要深得多,甚至可能演變為自我憎惡、自我攻擊。長期處於鬱怒狀況的人,就像是被中子彈襲擊的建築物,表面上看起來安然無恙,內裡早已千瘡百孔、破敗不堪。
鬱怒作為一種負面情緒,其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心理動因。張沛超認為,憤怒往往是為了掩飾內心的脆弱,在動物界裡,龐然大物如大象、獅子鮮有憤怒的神情,而一些小型動物常常目露兇光、狂吠不止,似乎周圍全都是它的敵人,這種想法本身可能導致“自我實現預言”:當它這麼做的時候,敵人變得越來越多。
從根源上來說,人的“脆弱”通常源自於童年時期的依戀缺失,或者遭遇的重大創傷性事件,心靈上有了缺口,就更容易感染受傷,陷入無助、絕望的狀態之中。
瞭解了鬱怒與脆弱互為表裡後,我們就可以試著接納自己脆弱、缺乏安全感的一面,然後在高質量的親密關係,或者自我獨處狀態中一點點修復過往的創傷,而不是讓鬱怒在不知不覺中不斷累積,直至超過心靈所能負荷的程度。
05 甩掉標籤:標籤之外的你我,都有無窮大的潛力關係、防禦、情緒,是自我探索過程中的重要節點,每一步都意味著全新的挑戰。
有時,我們要走出舒適區,直面那些我們排斥甚至討厭的人,心理上的不舒服程度可想而知。
有時,我們不得不開啟厚厚的心靈“創可貼”,讓傷口暴露在陽光下,找到創傷的根源所在,以找到最佳應對良方。
在另外一些時刻,我們還得拋棄熟悉的身份標籤,思考在社會身份之外,“我”究竟是誰?“我”存在的價值又在哪裡?
蘇敏阿姨用30多年的時間,發現了在女兒、姐姐、妻子、母親等角色之外,“我”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同樣嚮往自由、快樂的生活,這種全新的自我洞察,讓56歲的她煥發出不一樣的生命能量。
對於螢幕之外,為蘇敏阿姨大聲喝彩的人們來說,“活出自我”“活在當下”其實並沒有那麼難,它需要的是一點打破現狀的勇氣,一股坦然面對真實自我的意志,一種揮別“舊我”、發現“新我”的決心。
在這一過程中,來自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幫助很有必要,被心理學家武志紅譽為“學貫中西,國內心理諮詢界天才”的張沛超所著的這本《我的內在無窮大:自我探索的40堂必修課》,就是一部很不錯的心靈探索“自助手冊”。
這趟重新發現自我的“心靈奇旅”儘管困難重重,但它絕對是值得的,它會幫助我們跳脫尋常生活的窠臼,找回真正屬於自己的安全感和生活底氣。你將會發現:自己的內在無窮大,而且值得更加美好而繁盛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