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你,就把這一百塊的壓歲錢還給爸媽,告訴爸媽他們生活都已經這麼窘迫了,就別破費這一百塊錢給孩子了,一百塊好歹還能讓他們買兩斤排骨吃改善一下一家人的生活,孩子有爺爺奶奶疼愛就行。
當然了,既然你父母給外孫的壓歲錢只有孫子的十分之一,那你以後對父母的付出也就按照你弟弟對父母付出的十分之一就行。回孃家隨便帶個三瓜倆棗,也別在孃家留下吃飯,坐一會兒喝杯茶問候兩句就行。
你媽要是說給孩子多少錢都是外公外婆的心意,你不該嫌棄。你就說你沒嫌棄錢少,嫌棄的是自己孩子被區別對待。你的孩子在你和你老公還有爺爺奶奶那被當成寶,不想讓他在外公外婆家感受到低人一等的感覺。
你父母要是說孫子和外孫不一樣,那你就告訴他們既然不一樣,以後外孫就沒必要來拜年了,還有,以後他們需要照顧的時候,也別指望你這個女兒能和弟弟一樣。
這個回答獲得了高贊,很多人覺得這樣“懟”父母很解氣,因為確實對於自己的孩子,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確實是不能讓子女服氣的。
甚至更有人建議:趁早放棄父母能改變的念頭,因為在他們心裡,已經覺得女兒是外人了。別想著為了證明“女兒不比兒子差”,就去貼錢貼精力。你得不到你想要的迴應的。因為在父母內心深處,壓根就看不上自己的閨女和外孫。
不過,在這裡我還是不這樣看的。大家還是要學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學會換位思考,多多體諒自己的父母,作為子女想必你也不在乎那幾百塊錢,既然不在乎就不要這麼鑽牛角尖,跟自己的父母慪氣。
而且壓歲錢、包紅包這樣的人情往來的事情。作為女兒你可以考慮,是否存在以下的情況:
1、你弟弟是否過年的時候給您父母的錢多。
比如說你弟弟給父母1500,而您給父母600。在父母看來要往回“返了這個人情”,怎麼樣才叫公平呢?給您弟弟孩子1000元,給您孩子100元,都收你們500元,這算是他們認為的公平吧。
2、你弟弟平時對您父母的花費多,而您花費少一些。
這個時候您的父母想要中和一下這個情況。讓多付出的人感覺到被認可了。
3、你父母可能確實重男輕女。
他們可能認為給自己孩子的錢終究是自家的,而外孫的錢就是給外人了。老年人的觀念已經思維定性,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了,這只是他們認知的問題,跟平時對不對你好,有沒有對你好過是兩回事。
不過,作為父母包紅包這種事情,一般不同的情況還是不應該同時給,應該儘量避免對孩子造成影響,尤其是對孫輩的影響,無論是什麼原因,小孩子不應該因此受到負面影響的。
最後,我再說個別的看法:
大家應該這樣想,父母的錢就是他們的錢,他們給誰多給誰少,應該是他們的自由。作為子女,我們被父母養育成人,受了父母多大的恩情。您對您孩子現在所做的一切,您的父母都曾對您做過一遍。您可能都回向給他們嗎?
我們在父母那裡免費吃了18年飯,多少父母會在孩子這裡免費吃18年飯呢?近大遠小,小時候的事情太遠了,可能都不記得了吧,眼前的事情看得卻很清楚。親情是用來享受的,不應該用來比較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因為老人能吃一口我們買的肉說好吃而感到高興嗎?因為小時候她們也是把最好吃的省給了我們吃。就像你現在有好吃的先讓孩子吃一樣。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