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的文字質樸而充滿智慧的火花,他關注這個時代,關注現實生活。正是因為這樣的有趣的靈魂,才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在王小波的雜文集《沉默的大多數》裡,有這樣一句話;別人的痛苦才是藝術的源泉。而你去受苦,只會成為別人藝術的源泉。
人生在世,並不是所有的苦都能吃的,一個到了五十歲的人,如果還在吃這四種苦,到了晚年甚至會苦上加苦。
第一:
顛沛流離之苦
人到五十,已經開始邁向晚年,在這樣的年齡,本來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地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些打算。如果此時,我們還在背井離鄉,卻沒有任何工作和生活保障,還在品味顛沛流離之苦,到了晚年,日子會過得非常艱辛。
第二:
身陷囹圄之苦
人到五十,已經進入人生的後半段,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線,那些不該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去做,即使有再大的利益誘惑,也不要鋌而走險。如果沒有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線,陷入了違法犯罪的陷阱,等待自己的必然是身陷囹圄的悲涼。
等再次呼吸自由空氣的時候,就會失去很多奮鬥的資本。即使你花費很大的力氣,也難以恢復元氣。所以,人到五十,一定要懂得遵紀守法,避免到了老年後,苦上加苦。
第三:
居無定所之苦
五十歲的時候,子女已經長大,自己也開始變老,往往已經為子女付出了很多。這個時候,我們除了給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包括一定的住所之外。也要懂得給自己留一處住所,否則就可能老無所依,晚年生活必然過得艱難。哪怕是在鄉下的老家,過著粗茶淡飯的日子。
第四:
妻離子散之苦
一個人到了五十歲,已經和愛人走過了多年的風風雨雨,如果在這時,與愛人有了矛盾糾紛。甚至出現了“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結局,等待我們的,將是妻離子散的悲苦。
人老了,身邊卻沒有人陪著自己,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即使再多的歡樂,也和自己無關。到了五十歲,一定要和愛人相處得更加和諧。
人的一生會吃各種苦,有些苦能讓我們奮進,但也要看年齡。到了五十,以上的四種苦,就別再吃了。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