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生便慢慢融入了群體生活。自能張開眼睛,就開始被動地認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進入學校、社會開始接觸或認識的人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廣!
在群體生活中,頭腦中難免被植入群體意識、群體思維、群體感受、群體行為等等!
中國文化的思想核心就是群體意識!進而潛移默化地引匯出各種符合群體要求的個人行為!
群體相處,難免會有“面子”問題。
就像請客吃飯:主客是誰,什麼性別、什麼年齡、什麼職位、什麼地位等等,瞭解清楚後才好選擇什麼樣的陪客。陪客與主客的各項條件不能差得太遠。太遠沒有公共話題,難免尷尬,就會傷了面子。請客之人和作陪之人需先到而後迎接主客以示尊重。請客入席要坐什麼位置,也有要求。以客為主當然是客坐主位。若請客之人位高,那客人就得居其次了!點菜、上菜講究了葷素搭配、涼熱相宜,要照顧好客人的口味和喜好。
商務會談,主客雙方代表的人數、職位、級別等等也都要相稱,否則要不歡而散!人家總經理出席,咱就一部長代表。這太不給面子了!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
面子問題不能不管,也不能瞎要!
正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對於懂得的人,相視一笑泯恩仇!對於不懂的人,話不投機半句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