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裡女人的狀態有四種:
第一種:女人在婚姻中彌補了缺失的愛,修補了前半生的遺憾。
第二種:女人在婚姻中磨平了自己,順其自然或者得過且過。
第三種:女人在婚姻中失去了自己,放棄了後半生的幸福。
第四種:女人在婚姻的挫敗中鳳凰涅槃,獲得了第二次新生。
第一種女人是人人羨慕,但可遇不可求的幸運兒。小魚是喜鳳大學的室友,初中時父母離異,這讓她很自卑,考大學報的志願都是外省。
一次校園活動,同系的一位當地男生喜歡上了她,畢業後小魚就結了婚,並且考取了當地的公務員,婆家知悉她的身世,也十分憐惜,小魚倍感珍惜,夫妻倆恩恩愛愛,孩子也很爭氣,公派到國外知名大學留學。
小魚自己說,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這樣的好機遇。年近不惑的同學們心裡除了羨慕,再沒有其它的想法。
第二種是為數不少女人的狀態。少女時的張揚和憧憬,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家庭瑣事中被湮沒了。
兩口子之間日積月累的矛盾和固執,使他們成為彼此攻擊的物件。
現實牢牢地拴住一對冤家,女人的夢想和浪漫早已飛到爪哇國,把遺憾轉接到孩子身上去實現,安穩地走過這輩子也是不錯的選擇,只是心裡總有一個深不見底的洞。
第三種女人不僅失去了婚姻,也失去了自己。從婚姻中淌過,厭惡婚姻,痛恨男人,但又希望再次遇到理想的一半。
事業和幸福全部駕馭在婚姻中和他人身上,一損俱損,婚姻成為了衡量幸福的全部標準。
第四種女人,從失敗的婚姻中走出,找回失去的自己,並且超越了自己。這類女人和第一種女人最少。
戰勝自己是最難的,也是最痛苦的。喜鳳就是為數不多的其中一位,46歲的她,離異7年後,終於找回了自己。
婚姻生活潛藏著變數喜鳳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進入了一家事業單位。家裡的親戚介紹了家境中等、在政府上班的小魏。
長相討喜的喜鳳,見面那天穿了一條米色的連衣裙,小魏第一眼就對高挑的喜鳳姑娘產生了好感,小魏的見多識廣也讓喜鳳頗為欣賞。
24歲的喜鳳在滿眼的祝福中嫁給了熱戀中的小魏。
婚後第三年,喜鳳生了一個胖丫頭,女兒的到來,引出了隱藏的矛盾。
喜鳳的父親身體不太好,母親照看哥哥的孩子,公婆都沒退休。喜鳳產假休起來,沒人照顧女兒。
公婆的意思是兩家各出一半錢,僱個保姆。喜鳳的父母覺得親家的要求沒道理,哪有外甥女的保姆費要女方家出。
喜鳳想讓小魏和公婆談談,讓她意外的是,小魏保持了沉默。
這件事情最後小兩口拿出結婚收的禮金,僱了保姆。這件事是婚後第一次遇到的問題,在不了了之中結束,也讓喜鳳心裡意難平。
婚後,每次吵架激烈時,喜鳳就拿這件事發洩自己的不滿,而小魏常常以緘默迴應。
漸漸地,“錢”這個字眼就成了夫妻之間避諱不談越不過的的矛盾。
女兒6歲時,小叔子參與一個重要的投標,婆家沒有足夠的資金,小魏想到和外父借一大筆錢週轉,恰逢喜鳳的哥哥也在生意上遇到了資金困難,這筆錢就沒能出借。
這件事使得公婆對親家和喜鳳更加不滿意了,日子就這麼不熱不涼地繼續著。
轉年,小魏抓住了機會,升職到要害部門當了領導,工作忙了起來,在家時間少了很多,一個月兩人連10句話都說不上。
兩年後,以感情破裂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喜鳳覺得小魏真是涼薄,十年的夫妻說離就離,想不通,不願意離。
父親勸她,小魏既然不顧身份堅決離婚,一定是已經有了後路,拖下去沒有好結果,放手吧,爭取能爭取的東西。
在父母和哥哥的幫忙下,請了一位挺厲害的律師,爭取到了房產和撫養權,一次性付清孩子的撫養費。
離婚對於女人的傷害通常是很大的,尤其是精神上的壓力。喜鳳雖然聽了家裡人的勸告,卻走不出心魔,生活沒有方向,行屍走肉般地每天接送女兒上下學,工作也得過且過。
後來嫂子覺得她精神不太對,帶著去醫院,診斷為抑鬱症。
大學時喜鳳的一位室友因為抑鬱症離世,這件事給了同學們很大的影響,看到自己的診斷書,喜鳳猛然驚醒:“難道自己要痛不欲生的過一輩子嗎?”
想通後,喜鳳開始了持續的心理治療,抗抑鬱劑的反應使得她頭腦昏沉,精神萎靡。女兒握著喜鳳的手,“媽媽,堅強些,我陪著你。”
這次病癒後,喜鳳帶著女兒在假期裡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大學,拜見了大學老師和留在那裡的幾個同學。
帶著青春的回憶,回想自己畢業後走過的十多年。忙碌中,在家庭的糾葛中,漸漸地失去了自己和當初的信念。
幸福生活在於思維方式平淡又充滿希望的中年獨身生活就此開啟:
陪女兒去書店,也為自己買了婚後的第一本專業書。跟著影片開始學做美食,對身體好一些。每天帶著女兒到戶外一起鍛鍊半個小時,運動對大腦和情緒有積極的影響。當心平靜了下來,喜鳳發現了身邊很多美好的事情:在空餘時間裡參與小區救助流浪小動物,和見多識廣的大媽聊聊天,組成家長互助社等等。
經過了兩年的調整,喜鳳正視和反思了過去的自己。37歲的生日上,喜鳳許下心願:餘生愛自己。
3年過後,喜鳳經過深思熟慮,調任到了研究所從事專業研究工作,在專業領域認真鑽研,小有所成。
女兒12歲生日,見到了小魏。父親判斷得很對,離婚不到半年,小魏就和一位做生意的女人再婚,藉助女方的資源,小魏又升了職。
再見面時,喜鳳意外的發現自己很平靜,沒有什麼話想要和對方講,這樣的選擇也許是最好的結果吧。
女兒升入高中的某一天,摟著她說:“媽媽,我特別喜歡現在的你,那時你和爸爸經常吵架,也不太關心我。”
喜鳳摸著女兒烏黑的頭髮:“對不起,寶貝,媽媽那時也沒長大,但媽媽一直努力成為合格的媽媽。”
女兒笑嘻嘻地迴應道:“你是一位優秀的媽媽,我特別自豪”。
就這樣,喜鳳獨自帶著女兒走過了十多個春秋。
時光冉冉,女兒被公派到國外做交換生,喜鳳在平凡的崗位上也有所建樹,成為業內行家。工作之外,她去得最多的就是圖書館和體育館。
這麼多年,周圍親戚朋友也介紹過不少物件,喜鳳把擇偶當做了錦上添花。
有則美,無則貴。
幸福需要的東西本來就不多,怎麼看自己是最重要的幸福標準。
喜鳳覺得自己是幸福的,那她就是擁有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