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資訊時代,但常見人們抱怨人與人之間缺少溝通,這又是為何呢?
相互尊重是朋友的基礎。可是現在的人顯得過於自我封閉,不願交流,三緘其口。我的微信有150多,也有近十個群,但多數是“殭屍”微信,既使春節也沒有絲毫資訊,心氣之下,想一刪了之,思想再三,還是讓他們躺在那吧。過去,每逢重大節日,我都會群髮式的去問候,今年我也學壞了,基本是坐門等客,你來,我必回。
朋友經常溝通才會情感日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朋友間的情感實際也是這樣的,不管是隔屏相見,還是相互走動,沒有或是減少溝通,再親密的朋友也會變生疏。尤其是像許多退休的朋友感慨世態炎涼,老了朋友越來越少。這裡面有諸多原因,過去朝夕相處,現在各居家中。過去呼朋喚友,現在家中小酌。過去精力充沛,現在老態龍鍾。我有一同事,與我鄰村,我倆過去一年也得坐幾次。前年春節前他家搬到了市區,加上疫情阻隔,與他一年多沒能再聚。如果都不互相創造見面機會,想必也就日漸冷了。
我在這方面深有體會,有的想與我溝通,但自己有時做得不好,自然也會傷人心,或是讓人減少了興趣。有一女同學,她見我K歌,於是乎,經常發語音清唱給我,並也要我這樣,我對這形式不感興趣,所以她已很久不再為我獻歌了,我心裡自然覺得對她有些欠疚之意。人應常將心比心才會更好的理解別人。我有一網友,她很少主動與我微聊,有一次,一連幾天,我置氣不理,心恨不已,差點與之鬧成大不歡。因為越在乎的朋友,一旦久不溝通,那心會涼,那意會灰。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人生知己難求,交流之水不絕,人的心才會長久,人的心才會彼此相識、相知,友誼永存不是坐等,而要靠經常的溝通,老死不相往來,還奢談什麼天長地久?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