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愛是自律的源動力,這本書的作者斯科特·派克,畢業於哈佛大學,被譽為“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心理醫生”,他說自律的源動力,它源自你、我乃至每個人的內心,那就是愛。

無比認同,沒有更多。

而愛是什麼呢?

派克說: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

那麼如何達成這種意願呢?

反過來理解,就是要自我完善、不斷拓展自我界限。

那麼如何完善自我?如何拓展自我界限呢?

顯然,兩者都不是能想出來的,而是要去做,去付出,去努力才會實現的,而後漸進達成心智成熟。所以愛是做,是達成自律的源動力,絕非想入非非或者懶惰就可以高枕無憂地享受愛。

派克說,人的自律有四個原則,分別是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和保持平衡。

四個原則,哪一個都不是被動接受,恰恰是正向的積極引領,對於我這個剛好在“煎熬”的被動接受“靜養”的人來說,派克筆下的自律,療效遠勝於醫院的藥物。它於我而言真的是一劑治癒心靈的良藥。

一場車禍,讓我這個極守規則的人打破了對於安全的認知。無辜的我看著綠燈亮了,走在人行步道上,一輛拐彎的車駛過來,卻沒有讓的意思,正當我無法進退的時候,我已經倒地,司機說他光顧著向右看,回過頭來已經撞上了。規則啊安全啊,這一系列的東西在已經發生的“災難”面前毫無意義。瞬間,我爬了起來,阿門,我竟然有些喜悅,居然能爬?證明我的四肢正常,然後,我對司機怒吼:你怎麼開的車啊,我好好走我的路,怎麼你就能撞過來?阿門,我還能發怒?我的腦居然也是正常的。謝天謝地,那一瞬間,司機扶我起來,我也還能清醒地對嚇壞了的司機說:報警,沒事,人活著,其他都是小事。

坦然面對事實,尊重,接納,這樣積極地面對,遠好過於糾結“我怎麼這樣倒黴”的“熵增”效果。

人生無常,尊重事實,保持平衡,承擔責任,承擔痛苦,推遲滿足感,而後,一切自然而然向好。用這本書的觀念來說,它就是我的熵減,很治癒。而這一切的源頭難道不是愛嗎?愛自己、愛親人、愛生活乃至愛這個世界。

先生說,有驚無險才是大福氣,你是有福氣之人,我很感動,總比那句“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來的好聽。愛,源於成熟的心智。

心智成熟的過程,自我完善的過程,不斷拓展自我界限的過程,也就是自律的過程,源於愛,才會堅持達到。

那麼它最大的障礙是什麼呢?

派克在書中告訴我們:它的原罪是懶惰。

懶惰是什麼?

是坐以待斃,是被動接受,是不作為,是怨天尤人,是扼殺自己界限的劊子手,是一切不作為的藉口。

人生之路漫漫,做那個不斷拓展自己界限的自律人,你會發現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做那個充滿愛的人,你會發現,你愉悅的不止是自己還有他人。

讓我們每一個人,去做、去愛、去感受,然後去感染、去影響周圍的人,讓這條少有人走的路,變成越來越多的自律人攜手前行。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菜還沒上桌呢,就先把蛋糕切開吃了,你有這樣實誠的鄰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