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到底什麼是暴力呢?戰爭還是打架?事實上不只有這些。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暴力其實就是“暴力溝通”,比如老公經常對老婆說:“能不能把嘴閉上,能不能動作快點,都等你一個小時了”。老婆也會經常對老公說:“一天就知道打遊戲,玩死算了吧”。老師也會對學生說:“這道題我都講一百遍了,你怎麼還是聽不懂,智商有問題麼?”。老闆會經常對員工發火:“這件小事都幹不明白,你還能幹點啥?我這不養閒人”。

這裡哪一件事聽起來不難受?要知道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但是這些嘲諷、指責、否定、說教、貼標籤、無處不在,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就生存在這樣一個痛苦的暴力世界中。

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我發現我們都忽視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至彼此的疏遠和傷害。總是用道德標準來評判一個人,如果一個人做的事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那麼這個人就被看做是不道德的或邪惡的。比如:“你這人太自私了。”“你怎麼能做出這樣的事”。“看見你就生氣。”批評、指責,比較以及評論都是在評判人。其實,暴力的根源就是我們都來忽視了彼此的感受與需要,而將衝突的根源歸咎於對方。

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往往暗藏著威脅,這意味著如果他們不配合,那麼就會受到懲罰。比如媽媽就會威脅孩子:“你如果再不聽話,再調皮搗蛋,我和你爸爸就不要你了。”老婆威脅老公:“你要再出去喝酒,咱倆就離婚。”這種方式的基礎是性惡論,源自於等級社會或專制社會。

我們對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負有責任。人們也總在說“不得不”和“你讓我”。“不管你喜不喜歡,有些事你不得不做。”“你讓我傷透了心。”很明顯,這種方式忽視了我們情感的內在根源,淡化了個人責任。而一旦意識不到我們是自己的主人,我們就成了危險人物。

善於體會和表達我們的感受,透過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彙表,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表達感受,從而使溝通更為順暢。

比如:我覺得我吉他彈得不好。在這個句子中,我僅僅只評價了自己吉他彈得不好,而沒有表達感受。作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鬱悶、苦惱)。這個句子則表達了認為自己吉他彈得不好時,我的心理感受。

當我們說“我覺得”時,其實並不是在表達感受,而是在表達內心的想法而已。還有些詞表達的是想法,而非感受。如;被拋棄、被拒絕、被利用、被誤解等。為了更清晰地表達感受,非暴力溝通主張使用具體的語言。還有,示弱有助於解決衝突,能減少劍拔弩張的情形。

如果一個人說:“你不理解我”,他實際上是渴望得到理解。如果老婆對老公說:“你天天下班回來就知道打遊戲,你喜歡遊戲,不喜歡我”。那反映了她看重親密關係。很多人並不習慣從需要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在不順心時,我們傾向於考慮別人有什麼錯。

如果人們開始談論需要,而不是指責對方,他們就有可能找到辦法來滿足雙方的需要。每個人都有的基本需要有:1.自由需要。2.慶祝。3.言行一致。4.滋養身體。5.玩耍。6.情意相通。7.相互依存。

非暴力溝通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是請求幫助。如何能得到對方積極的迴應呢?我們要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到底希望他們做什麼。

我們應該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而要藉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要求。如果老婆希望老公能少花一些時間在遊戲上(這是她不想要的),但沒有說清楚什麼是她想要的。於是,我們鼓勵她直接說出願望,她說:“我希望他每週至少有一個晚上在家陪我。”如果我們把自己想要的迴應講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對方的迴應。

當生氣的時候,很多人聽到的都是“不要生氣”、“接受現實”諸如此類的話。這些話不僅聽得多了,而且聽上去像是在教訓他們,絲毫不能減少他們的憤怒和痛苦。

憤怒的核心就是我們有尚未滿足的需要。如果我們能夠藉助它來提醒自己,我們有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非暴力溝通並不主張忽視或壓抑憤怒,而是透過深入地瞭解憤怒,來表達內心的渴望。

想要充分表達我們的憤怒,有四個步驟:1.停下來,深呼吸,什麼都別做;2.想一想是什麼想法使我們生氣了;3.體會自己的需要;4.表達感受,並直接說出我們的需要。

假定我們約了個人,可是時間到了,她卻沒來。如果我們看重的是我們之間的友誼,我們可能會不開心還有憂心忡忡。如果我們看重的是誠信,我們也許會覺得不耐煩。反過來,如果我們想趁這個機會休息一會兒,我們可能就不介意她是否來晚了。所以,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會導致我們有不同的感受。一旦我們意識到自己的需要,就可以更體貼自己。

寫在最後,非暴力溝通架構“表達自己,關心他人”。具體步驟:1.講事實(觀察)2.講感受(體會並表達彼此感受)3.講原因(找感受的根源,什麼需求未被滿足?探尋!)4.講要求(請求幫助,要什麼而不是不要什麼?清晰、具體)。

3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真的是把自己快逼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