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婚姻的底色是合適,愛情太理想了。
我認為,無論人和生活都得盡力趨向於理想,在一段戀愛中,愛情和合適要綜合考慮,只有兩者都具備了,才能維持長期的感情。
我之前的一個兄弟,他和他女朋友是朋友介紹認識的,兩人一見面就看對眼了,然後沒過幾天就在一起了。
前幾個月,因為“情人眼裡出西施”,兩個人如膠似漆,處於深深的熱戀中,身邊的朋友都非常羨慕。
接下來的兩年,他們迴歸平淡,但是感情還是沒有太大的起伏。直到最近,他們同居後又聊起了結婚,結果突然分手了。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相戀數年的戀人最終都以分手告終,而理由不過就是簡單的一句:我們不合適。
所以合適就變成開始一段感情中越來越重要的考量因素。其實一直都有兄弟來問我:怎麼才能判斷一段感情中兩個人是否合適?
今天,我就針對這個問題來跟兄弟們談談合適的問題,希望兄弟們能在戀愛的過程中少走一點彎路。
01生活方式
都說不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一段感情如果發展得好最終都會走向婚姻,而婚姻就會涉及到生活作息和柴米油鹽醬醋茶。
生活方式的差異很容易引發感情問題。我經常聽一個朋友抱怨:
我的作息習慣比較規律,習慣早睡早起,但是他自從跟我搬到一起之後,他都熬到兩三點再睡,或者到點了還要拉我出去吃夜宵,有時候真的很難頂。
雖然有時候熬一熬夜問題也不大,也不是熬不了,但主要是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習慣,有好幾次跟他說過了,但是他好像改不過來了。
一個不喜歡,一個很難改。就是感情最嚴重的問題。所以兄弟你還會說合適只是次要的嗎?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面,例如如果一方更喜歡清淡,一方更喜歡吃油膩的呢?一方喜歡宅在家,一方喜歡外出旅遊呢?
我講的這些問題其實都是最普遍,最簡單的問題,也是可以在戀愛中規避和解決的問題,但是也是會在不知不覺中引發矛盾的問題。
最會引發矛盾的都是那些不起眼的小問題。
所以兄弟們在找物件的時候,如果沒有信心去規避生活方式差異帶來的風險,那就要慎重選擇,找生活方式更加契合的另一半。
02人際關係
對人際關係的態度和差異常常會引發爭吵。這種問題通常表現在一方有很多同事,朋友,常常出去應酬聚會,但另外一方朋友很少。
過年是聚會的最多的時間,小李因為人際關係很好,走到哪裡朋友都很多,所以每年的過年放假回家,他都在不間斷地參加聚會。
好兄弟的聚會,同學聚會,家庭聚會,幾乎每個聚會都有他,他也在這些聚會中短暫地“迷失”了自己,總是聚到忘回了女朋友的資訊。
他的女朋友是比較宅的,回家的大部分時間就在家待著,有時候跟小李打打電話。但是這個過年小李經常錯過了女朋友的來電。
最後在假期結束前的一天,小李的女朋友跟小李提了分手。原因是:
在這個問題上,似乎是小李忽略了女朋友的感受。但是他女朋友提出的分手理由也是我們兄弟應該去認真思考的問題:
人際關係差異太大的兩個人真的合適嗎?
儘管不是過年聚會,平常是不是也會有不斷地同事聚會,其他的朋友聚會等等。
朋友多是不是就要分掉大部分的精力去維繫友情?如果女生比較沒有安全感,或無法接受友情分走了大部分的時間怎麼辦呢?
03三觀一致
上面講的生活方式和人際關係的差異的問題其實都不是什麼大問題,做出一點小小的改變,在談戀愛中提前“約法三章”就可以克服解決。
判斷兩個人合不合適最主要還是得看三觀,只有三觀合拍了,兩個人才有可能一直走下去。
如果一個人想的是攢錢買更大的房子過更好的生活,而另外一個人卻主張活在當下,及時行樂,那這樣的兩個人就談不上合適。
有的人面對困境從容冷靜,有的人卻暴躁自暴自棄。有的人對著這個世界永遠充滿嚮往和熱情,有些人抱著悲觀的心態得過且過。
這些理念在不衝突的前提下可以求同存異以達到最優的解決方案。
但是問題就出在很多人都無法求同存異,只會追著差異的口子越撕越大。合適為什麼重要?就是因為大多數的人都不會處理差異。
兄弟們,如果你是個能靈活運用“求同存異”的人,就勇敢去追求愛情,把“愛”作為感情的首要選項。
但是如果你覺得你不是,你只是一個普通的人,那就優先考慮兩個人的合適程度。我希望每一位兄弟都能擁有合適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