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里無數個體的崛起,讓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可以依靠自我去突破圈層,實現自我價值最大化的最好時代。
在成長中最難克服的就是自我內心的障礙,所以,現在很流行思維認知的升級,諸事向內求。熟悉阿德勒的“課題分離”學說的小夥伴都知道,“誰痛苦,誰改變”,如果痛苦,就去改變。
其實也是暗示自己,外界的變化是不確定的,知識的供給也是無限的,他人也是無法掌控的,只有學會向內求,學會堅持、自律,堅守長期主義,才能得到自我的成長。
在“諸事內求”的過程中,其實有三點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1-自我回顧中,是給自己多提點“建議”,而不是隻“提意見”;
2-要減少內耗、自責,防止消耗珍貴的自我能量;
3-自立,而不孤立,學習從他人那裡汲取力量。
在最近的學習交流中,我對第三點又有新的認識:他人的力量是一種奇妙而神奇的力量。
很久以前,聽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說有個小男孩在院子裡搬一塊大石頭。
父親在旁邊鼓勵:“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來!”
但是,石頭太重了,最終孩子也沒有搬得起來。
他告訴父親:“石頭太重,我已經用盡全力了!”
父親說:“你沒有用盡全力。”
小男孩不解。
父親微笑著說:“因為我在你旁邊,你都沒有請求我的幫助!”
在這個故事,我看到對“全力以赴”的全新解釋,它不是指使用個人的所有力量,還有你身邊的他人的力量。
加州大學的丹尼爾·西格爾教授是一位著名的神徑生物學家,他提出了幸福三角形理論中,將人際關係放到“幸福的三要素之一”的高度。作為個人的我們,如何和周圍的人群發生互動、獲取和給予能量、幫助。
正如,汽車沒油的時候,是無法給自己加油的,而是要去加油站。
說到“加油站”,我想到的是假期加入一個朋友的社群加油站,在這個社群中,充滿著積極進取、互幫互助的氛圍,群員之間可能都是相隔千里的陌生人,卻因為一種良好的社群關係,從而產生真正的連線,在他人那裡獲得溫暖、勇氣、自信、改變……
我一個內向的人,硬是在這個群中很會“搞氣氛”,給予他人的鼓勵、關注、溫暖,在這些的給予中,他人也在回饋你更多。
其實,人與人的關係真的奇妙,有孤立的、有壞的連線、有虛假的連線,而真正的連線一定是這樣的:
1-關心。總是給予別人足夠的關心,說話做事不傷害別人;
2-坦誠。和別人交流時,保持坦誠。
3-結果。關注他人的行為改變,希望別人會有好的結果。
希望和別人產生真正的連線一定要學會以上三點,至於那些為了一些特定的目標而去做的事,一定不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關係
筆者曾經在工作中遇到一個很大的困擾,覺得自己很失敗,也很沮喪。就在那時,筆者的老師詢問情況。
這位老師很成功,職位很高,人生經歷也很精彩。可是,他坦言,自己也曾遇到過種種工作中的窘境。但老師說完這些,筆者突然發現,“原來這樣啊,我們都曾遇到過,不是僅僅我一個人這樣。”
就這樣幾句話,就給筆者帶來很大的力量,從此,拋卻煩惱,從混沌走向澄明。
所以,在他人的關係中,我們也會得到很大的力量,有時甚至發揮著奇妙的作用。
生活中,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和朋友的關係、和同事的關係、和領導的關係、和導師的關係……可能都是我們非常重要的關係。
要想建立好的關係,需要把自己的本心調整到“真的為你好”的角度,從對方的利益出發去行動,多鼓勵對方,我們會與他人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積極關係。
這種積極的關係會讓我們感受幸福,也感受更多的力量。生活中不必事事依靠自己,當你無力應對時,去試著靠近他人,從他人那裡汲取力量也是一種智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