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一個人上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看電影……

這是不是,你現在的狀態。

一個人的生活,總是少了熱鬧,而多的是孤獨、寂寞與冷清。

難道一個人的世界,只能是這樣了嗎?

青年作家劉同在他的新書《一個人就一個人》中,告訴我們:

一個人,同樣可以活出兩個人的精彩。

正如這本書的簡介中說得那樣:

“在別人的故事裡,你永遠成不了主角。

有底氣一個人面對全世界,才有資格與世界平等對談。

你站在這裡,就代表著自己。

一個人是所有生活,也是全世界。

一個人,那就一個人。”

而作者劉同,用他的過往經歷證明了,一個人也可以成為一道風景線。

從1999年到2020年,從湖南小城到首都北京,從職場菜鳥到光線影業副總裁,他走了21年。

在這21年的時間裡,他一個人,苦過、累過、折騰過,也痛哭過,但從未放棄過自己內心的夢想。

也許,一個人的生活,有過心酸,有過孤獨,有過難過,可是他始終堅持一個人的思考,留有一個人的獨立,並最終成就了他之後的人生。

聽過一句話,“沒有誰能,輕輕鬆鬆度過一生。”

劉同也是。

他在《一個人就一個人》這本書中,細數了他北漂後的生活,或回望、或感悟、或反省。

雖是瑣碎的日常小事,卻有一種治癒人心的力量。

如果你讀到結尾處,就會發現,一個人最好的活法,這本書裡就有答案。

01 一個人,應該一個人

“原來父子的關係像一條河流,初始都是奔騰的,然後遇見斷崖,便下墜,遇見冬天便結冰,巨大的冰川矗立在兩人之間,然後遇見春天,父子開始懂得彼此,眼裡的淚是融化的冰雪。”

這是劉同在《一個人就一個人》這本書的第一章寫的一段話。

在這一章裡,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是劉同與他父親的故事。

在他的認知裡,父親一直是不理解他的,不理解他為什麼要讀中文,不理解他為什麼要選擇北漂。

他和父親的關係,始終隔著一塊冰川,等待著時間來融解。

直到去年,因為疫情,他們不得不長時間呆在家裡。

爸爸問他:“你在北京到底難不難?我怎麼聽說人家孩子覺得很難,但你從來沒說過以前的事情。”

他說:“挺難,你想聽我在北京最慘的故事嗎?”

於是,劉同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26歲那年,第一次負責藝人合作工作的他,很認真地準備活動上的流程與細節。

幸運的是,活動很成功。

這本來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卻因為他管理的部門,在報銷費用時偽造了機票,牽扯金額好幾十萬,而受到了公司的調查。

那段時間,他每分每秒都像賊,很煎熬,也很崩潰。

甚至有可能,他在整個行業都抬不起頭來了。

還好有個領導,幫了他一把,把他調到了廣告部。

問及原因,領導對他說:

“你在之前那個部門,大家貪汙了那麼多錢,你卻一分錢都沒碰,說明你根本沒那個腦子。

更重要的是,你在公司這幾年工作很認真,很努力,做的節目收視率也是第一,大家也都看得到。

所以為了保護你,讓外界知道你沒那個膽、那個心,特意把你調到廣告部。”

這段話,讓劉同爆哭,也讓聽到這個故事的劉同爸爸掉下了眼淚。

我想,那一刻,他們彼此之間的隔閡已經消失殆盡了。

也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時刻,明明一個人在外面過得很心酸,卻還是在父母電話打來時,忍不住說上一句:“我在外面挺好的。”

然後等到一個人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才雲淡風輕地對家人說起從前的事:

“咳,那個時候確實挺難的,不過現在都過去了,不是麼?”

這,或許就是,我們的常態吧~

02 一個人,應該一個人

“如果生活一成不變,那自己對待生活的態度就要改變。人生當中很多事,只要真的堅持去做了,就會覺得超美。”

其實,這本書裡除了有關親情、愛情、友情的話題,還有對於人生、對於職場、對於生活的感悟。

在劉同真誠而又走心的文字裡,總有一種感悟可以直擊我們的心靈。

比如,他在《一個人就一個人》這本書的第二章,總結了23個從別人身上偷來的小閃光點。

工作時一定要很專注、很投入;

工作能力有很多種,但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種;

能記住周圍重要朋友的生日,並提醒其他朋友;

保有一個愛好、一項堅持的運動……

這些閃光點,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或多或少都有所受益。

比如,他分享了從2018年到2019年,這一整年的11個心得:

一個人在一件事上做不好,改去做別的事,很大機率也做不好;

做得到的事盡力去做,做不到的事立刻放棄;

每個人一定要儘快找到“花時間就能做好”的那件事;

為了省事而做的事,一定會花更多時間去彌補……

其實,我們的未來會怎樣,取決於我們自己是否思考,是否改變,是否行動。

即使一個人,也可以活得熱氣騰騰,活出自己的一方天地。

在閒暇之餘,讀到劉同這本書的這一章節,不妨合上書本,給自己一分鐘的思考時間,想一想,你從中收穫了什麼,最想擁有什麼?

然後,朝著自己心中的夢勇往直前,爭取你想要的一切。

03 一個人,就一個人

“人最怕的就是沒有盡力,導致沒有把握住機會,盡力了也沒有把握住機會,有什麼可難過的?”

這本書的第三章,和第二章的內容有些相似,有所區別的是,作者劉同是站在38歲的節點,來回望過去的自己,以及現在的你。

就像他在書中寫得那樣:

從二十多歲到三十多歲,明確了一點:

總有一天,當你願意花時間去做自己擅長的工作,人生離改變就不遠了。

時間,有一種強大的力量。

它可以讓一個青澀的少年變成一個成熟的大人,讓一個笨拙的菜鳥成長為一個職場精英。

可能,現在的生活,並不是你想要的;

可能,焦慮、茫然、無措,包圍著你;

可能,你想要改變,但不知如何行動……

不如找一個自己最擅長的事兒,堅持做下去,時間自會告訴你結果。

也許,你的人生就這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很喜歡《一個人就一個人》這本書的一句話:

“趁你還有資格選擇人生時去選擇,總有一天你連選擇的資格都沒有。”

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看得一部熱播劇《山海情》,裡面的白校長,拼命阻止女孩輟學外出打工。

因為在他看來,上學時的我們還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等到真正離開學校就會發現,你只是被生活推著走,連選擇人生的機會都沒有。

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殘酷,在年輕時沒有意識到選擇的重要性,等到真正覺悟了,才發現自己已不再年少,想彌補從前的遺憾,卻有了太多的力不從心。

所以,趁著自己還有資格選擇人生,趁著我們還有時間,還有精力,一定要努力去實現自己最想實現的東西。

哪怕跌倒,哪怕受傷,哪怕總是一個人,別害怕,會有人在身後為我們吶喊助威,比如這本書的作者,比如正在讀這本書的你。

10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2021年的困惑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