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不痛不癢的口頭語:好好學習,好好吃飯,好好工作。這些話並沒有說出學習怎麼學,吃飯怎麼吃,工作怎麼做,但是這些話卻有著一定的作用,會形成心理暗示。
什麼是心理暗示,通俗點說其實就是“提醒”。
很多時候,人容易陷入自我,有個詞叫“旁觀者清”,需要有個人在旁邊做一些提醒,讓人變得清醒一點。
就像有句話說“道理誰都懂”,很多時候說的話都只是一些簡單的話,這些字都認識,這些詞也都聽過,但是如果一直自己獨處並不一定能想的起來,因為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並不會想那麼多,做那麼多,久而久之就會淡忘。
有個詞叫“熟能生巧”,話需要多說,事需要多做,這樣簡單的東西才能變熟悉,熟悉後才會產生更深的理解。
就比如說開車要走了總會有人說“路上慢點,車慢點開”,這句話看似沒用,或許有的人就會因為這一句提醒想起一些要注意的事。
心理暗示會有一些耳濡目染的作用,就像父母經常會在孩子身邊嘮叨很多,孩子會形成逆反心理,但是當孩子獨自面對時偏偏就會想起這些,也就知道該怎麼做。
心理暗示會形成本能,就像上邊說的“父母經常會糾正孩子一些問題,進門要換鞋,陌生人相見得有禮貌”,平常看不出來有什麼用,但是當孩子去泡妞見家長有些緊張時就會自然的想起這些要注意的事。
心理暗示也就是經過長期的影響而形成的本能,就像家長教育孩子,不能管的太緊也不能一點都不管,不能管的太緊也就是需要有個時間過程一點點的去培養,也就是長期的去陪同糾正。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的陪伴,因為很多東西不是說一次就行了。
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說法:什麼都懂,就是做的時候忘了。其實這就是對事情理解得不透,細節的東西沒有養成習慣。人對事物的理解本身就有三個階段:能看懂,能會做,能做熟。懂的只是框架,會的是框架的完善,做熟才是全面的成體系的精通。
其實“這個人聰明,就是做事的時候馬虎”的句式並不是正確的安慰方式,馬虎本身就是問題,如果過於強調聰明,而不去解決馬虎的問題,也就不會去改正長進。
心理暗示的作用也就是提醒、長期耳濡目染、培養成習慣、形成本能。
生活中需要有些心理暗示,很多人的認知水平往往只是一知半解的程度,似懂非懂,流於表面,並沒有真正形成思想認識,能拿的出手的東西。
為什麼要多讀書,多讀書其實有兩個作用“一個是複習,一個是學習”,因為各種各樣的書會有很多內容是相同的,一次次的讀就會形成記憶;同時又會看到一些新的東西,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生命在於運動,人需要動起來,簡單的事用於提升,難的事情用於突破,事情只要做就不會沒有意義。
很多人往往是對簡單的事認為太簡單就不屑一顧,只是一味地追求高難度,其實這樣的思維並不利於自己的提升和發展。
簡單的事可以說也是一種心理暗示,其實簡單的事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基本功,基本功達到一定的熟練度就會自然地提升層次境界。
就像說相聲的,為什麼要練貫口、唇齒喉舌牙,其實這就是練基本功,基本功練到一定水平也就能更好地駕馭高難度的東西,想要什麼音色、情緒、語氣、表情就可以信手拈來。
專業和非專業的區別往往就體現在基本功上,就像寫程式碼,菜鳥級別的往往是程式碼都不熟,剛有點思路卻因為去查程式碼而打斷思路,因為程式碼不熟 也就沒有多少精力去想演算法。大神級別的因為對簡單的東西早已得心應手,想要什麼程式碼直接就可以寫出來,也就有更多時間精力去想演算法。
有個詞叫“小事見真章”,真正看一個人的水平並不需要做的事有多大,而是看小事上能不能做得得心應手。
就像表演,為什麼有的是實力派,有的演的就不豐滿,因為實力派的演員在演繹的時候會有“主題+細節”,主題是要表達的東西,而細節的動作表情是平常積累的。
行業大拿級別的人物做事其實就像套公式,在平日裡積累完整成熟的體系,關鍵的時候只需要換主題。
就像郭德綱和岳雲鵬的相聲水平,如果看樂呵可能岳雲鵬的相聲更逗樂,如果看水平還是郭德綱得更高。
郭德綱的基本功要比岳雲鵬強得多,情緒語氣音色可以說把握得更到位,和于謙說相聲基本全是現掛,一個會逗一個會接。郭德綱的相聲可以說就是在玩文化積累,包袱更緊密更多,一場相聲下來會有非常多的內容素材,過程中憑著反應能力現掛。岳雲鵬的相聲水平還屬於需要準備劇本兒,包袱笑料還是在按步就班,長進的地方也就是有了一些現掛的能力。
一個行業需要幾年的基層經歷才能培養出基本功,需要用簡單的東西做一些心理暗示。
很多人雖然學歷很高文化很高,但是也不能立刻融入工作,因為沒有在工作環境中形成體系思維,這就是為什麼工作需要有一段實習期。
實習期並不是讓新員工做一些高難度的工作,而是透過基礎工作去了解習慣公司的運營體系。
就像剛畢業的學生進公司給老闆端茶倒水,其實不僅僅是在端茶倒水,也是在觀察瞭解老闆的工作節奏。合作的人都是誰,這些人都是做什麼的,公司各個部門都有什麼功能等等等等,這些就是在簡單的工作中瞭解的。
最簡單的道理,當一個人獨當一面的時候就需要每件事都去考慮,哪個部門兒有筆紙,哪個部門兒能報銷,哪個部兒提供物資等等一系列,這些其實就是行業的體系元素。
很多人總是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多厲害,往往就看不到體系平臺的運作方式。
就像很多人自以為工作 了就能撐起一個家庭,其實這只是表面,脫離了基本的生活思維一樣很難維繫家庭。就像一個家裡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事如果不去了解就會不知道去哪買怎麼用。
最簡單的問題,很多年輕小兩口是否知道家裡的水的總閥門,氣的開關,電的開關,淨水器是什麼牌子。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因為很多基礎的事情都是小年輕的父母給做的,從裝修到入住基本自己沒著手去了解過。
很多人所謂的能力只是單一的,並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也就很難獨當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