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剛解決的問題:
鄉下來的婆婆不沖廁所,屢教不改怎麼辦?
(沒有別的意思,我也是農村的)
相信很少有人忍得了這個吧?
—————————————————————————
A第一回合
直接出擊:
最開始我是直接說的:“媽,你廁所沒衝!”
婆婆口頭答應,回頭故我。
於是就變成:
“媽,你廁所又沒衝!”
“媽,又又又忘記沖廁所了!”
公公幫腔,也批評對方不衝馬桶。
婆婆,口頭嗯嗯嗯答應,下次依舊。
第一回合,我,輸!
—————————————————————————
B第二回合
分析對方心理:
婆婆來自農村,除了生活習慣不好外,沒準是心疼用水,覺得每次上廁所都要用水,實在捨不得水錢。
於是我把兒子的洗澡水留下來了,
告訴婆婆可以用洗澡水衝馬桶。
沒用!
婆婆依然上完廁所屁股一抬就走人,一邊走一邊提褲子,手都不帶洗——我為啥能看見?因為她廁所門也不關的撒。
第二回合,我,輸!
—————————————————————————
C 第三回合
尋求外部支援:
我決定動用先生的力量——讓先生直接去說婆婆。
首先是在他下班以後告訴了他這個事,並且聲明瞭是多次提醒,媽總是拋之腦後,如此天氣,高溫之下,一則難聞,二則難以清洗,如此種種實在不衛生,懇請勸導……
先生一聽就皺眉頭了,因為他也遇見多次早晨起來去洗手間發現上一個人廁所沒衝的事。
於是馬上去公婆房間說婆婆!——我沒拉住。
真是豬隊友撒!——我事後教育先生:此刻現在,廁所裡並沒有證據,你是怎麼知道的呢?你才回來,咱兩在房間裡說話,然後你去找你媽說她,這不明擺著我在這告狀麼?那對方能高興麼,能好好聽意見麼?
正確的做法當然是等到下次你撞見的時候再去找你媽說,這不就是你自己發現的,然後自己的意思去提建議麼?
先生大受打擊,蔫蔫噠噠:你說的呀,我去幫你說,你還說我。下次不管了!
第三回合,不僅沒解決婆婆的問題,還打擊了先生,大輸!
—————————————————————————
D 第四回合
直擊痛點:
我是那種乖乖認命的人呢?
那必須不能!
分析了下婆婆的心理,她估計就純屬生活習慣不好,沒有沖廁所的意識。被提了意見之後也無所謂,畢竟廁所不衝一會兒之後的味道往往是下一次來上廁所的人接受,等她再次過來的時候已經被沖洗乾淨,完全沒有感覺。
先生,早出晚歸並不常在家,沒有多大切身體會。況且男人麼,家是大後方,穩定最重要,不吵起來就行!
公公,看見了會幫婆婆衝一點,說兩句完事。多年生活,都沒有成功糾正婆婆的各種生活習慣,他已經認命放棄了。
兒子,兒子太小,忽略不計!
所以,得靠我自己!
週六全家都在,各自在房間玩手機的玩手機,陪孩子的陪孩子。
我看見婆婆進了衛生間,不出所料地過了一會沒有聽見沖水聲音就走出來了。等她進了房間我就裝作要準備給兒子洗澡抱著孩子進了衛生間,一看果然又沒有衝馬桶。
迅速關門,在淋浴龍頭水聲的掩護下,迅速把馬桶用清潔劑衝了幾遍,還用噴頭裡外洗了一遍,然後拿出準備好藏在我洗漱包(我經常去健身房有為了方便)裡面的芬達兌冰紅茶,倒在一半馬桶裡面,混合了裡面一點點水後顏色很逼真了。另一半裝在漱口杯裡面。
把衛生間門開啟,瞅著沒人注意,把兒子放在門口,漱口杯丟在地上,我在淋浴區給浴桶放水,還拉上了浴簾防止水濺出去。然後喊先生:“¥¥,過來下,怎麼搞的,這個龍頭漏水啊!啊,兒子,你在幹嘛,那是馬桶的睡啊!不能喝啊,髒啊!!!”
先生聞訊而來,一眼看到孩子站在衛生間和客廳門口,面前一杯黃黃的尿一樣的液體,裝著一半,撒了一半,頓時驚了!!!
公公聞訊而來,伸頭一看,孩子已經被他爸拎起來,地上跌著杯子裡還有黃黃的東西,探頭一看,馬桶裡也是!!!
兩人立馬衝有前科的婆婆火了:又沒沖廁所!你怎麼回事,啊!孩子玩水玩到馬桶去了,髒不髒!啊馬桶鎖也不扣!
我迅速把馬桶衝了,抹布把地上擦了,連牙缸都扔垃圾桶了——冰紅茶冒充的顏色是對的,但萬一氣味露餡呢。
然後抱過娃,裝作心疼萬分的樣子,但賢良淑德一句話都沒有添,給娃洗澡去了,任憑臥室一片疾風暴雨。
結果:婆婆再也沒有不沖廁所過。有時候忘了,走出來又想起來回去了。
第四回合,栽贓耍詭計,贏了!
—————————————————————————
人哪,真正只關心自己在乎的,孩子就是公婆先生的底線,對於我同樣也是。大家不要學我,我是壞人!
平時週末在家,婆婆指揮她老公,我指揮我老公,和諧地很。
最開始婆婆說先生太慣著我,我會直接反駁:你老公不慣著你?
後來我就不直接這麼說了,我說:是啊是啊,誰叫咱兩福氣好,姓*的祖傳疼媳婦!
————————————————————————
敲重點:首先,你要有一個講道理,拎得清,情商高的老公撒。
好老公是婆媳矛盾的滅火器,甭管誰對誰錯,先把事攬自己身上,再分頭解決,就事論事。
傻老公是婆媳關係是打火機,哪裡不火點哪裡!
—————————————————————————
簡單總結一下和婆婆相處的訣竅:
平時相敬如賓歲月靜好,經常嘴甜恭維誇獎賣好,偶爾鬥智鬥勇栽贓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