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謂刻骨銘心的愛戀,不過都是自欺欺人般的一廂情願。
小吳是我的大學室友,他一米八的身高,身材修長,看起來風度翩翩。性格活潑開朗,是校園裡的活躍大使,各種活動,各色圈子都有他的身影。他有一個從高中就交往的女朋友,在一起六年,感情好的不得了。每逢節假日都是他們撒狗糧,曬幸福的時機,好讓我們這些單身狗羨慕不已。他們在校外合租了一個房子,宿舍裡都沒怎麼住過。那時候整個校園都風靡著他們的愛情傳說。他也做好了畢業就結婚的準備,大家都等著見證他畢生的幸福一刻。
後來從學校離開,我們都去了不同的地方實習。再見到他時,是一年多以後,大家一塊去吃了 頓飯。他整個人的狀態跟原來都不一樣了,變得沉默寡言,憂心忡忡。大家一塊喝了點小酒,然後他就說起了自己的心事。原來他女朋友訂婚了,但卻不是跟他。他說,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變成了這樣,分開的時候還好好的。等到自己從外地回來,女朋友就跟她們公司的一個同事好上了。她們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分手吧,你已經不適合我了。” 他問為什麼?對方回答:“我等不起了,家裡人催我。那個男生有車有房,而你什麼都沒有。”他已經忘了當時的場景,只知道那句話像一個鐵錘一樣狠狠地砸在自己的胸口。而他連一句挽留的話都沒說。
小石是我的另一個室友,他家庭條件優渥,儀表堂堂。經常穿著小西褲和皮鞋,胳膊底下夾著一個公文包,完全不像學生的模樣。在學生會混得風生水起,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時常受到女同學的青睞。從剛入學到最後畢業,談了七八個女朋友。時間最長的半年,最短的一週。每一個都是他自己先提得分手,而且分手之後,還能得到對方的禮物或者錢財補償。他這個人總的來說,沒有什麼大問題,唯一的缺點就是花心。
相處最短的那個女生是他在貼吧上認識的,是一個外校的女孩,比他高一級。他們總共好了一週,在外面度過了四個美好的夜晚。分手的時候,女孩給他買了一大堆的零食,還給了他四百塊錢。
老家有一個胡姓大哥,從小就腿腳不好,走路一瘸一拐。三十多歲沒有成家,整天喊著要媳婦。前兩年家裡給說了個物件,結果結婚不到十幾天,媳婦就跑了。再也沒有回來過,孃家也沒有找到人。隔壁家劉大哥和他關係好,他經常往劉大哥家裡跑。劉大哥和媳婦結婚多年了沒有小孩,人們一直風言風語,也不知道是誰的問題。後來,他們夫婦倆就領養了一個小孩,今年小孩都五六歲了。
去年回老家的時候,聽鄉里的人說胡大哥一年多都沒有回過家。劉大哥的媳婦說是出去打工了,一年多也沒有回來。後來跟劉大哥打電話說是要離婚,劉大哥心裡覺得很奇妙。後來有人說在城裡看見劉大哥的媳婦了,他跟小胡在一塊。兩個人租的房子,過起了日子。
我有一個發小,是關係特別好的死黨。他剛畢業去一家銷售公司上班,喜歡上了他們公司的一個女同事。兩個人整天膩歪在一起,公司裡都鬧得沸沸揚揚。他們好了三個多月,那個兄弟本來工資就不高,大部分都花給了那個女生,還欠了信用卡好多錢。後來他們發生了關係,但是那個女孩肚子上有一道疤,男孩就問她怎麼回事。
他們出來站在天橋上,女生就抱著他哭。她說我不應該騙你的,其實我結婚了,還有一個小孩。只是最近跟老公鬧矛盾,感情有些危機。剛好需要個人填補內心的落寞,然後就遇到了你。但我不是真的要騙你的,只是不想錯過這麼美好的感情。我也是喜歡你的,可能是我太過於自私,所以一直沒有跟你說起過去的事情。現在,你知道了,我們可能也沒有以後了。發小也不爭氣地哭了出來,他們相擁著哭了很久,然後離去。彼此都再也沒有聯絡了。
人們都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問題,從來不考慮給對方留下的痕跡。感情裡,誰能說得上錯,誰又能說的上對。不論怎樣的結局,但至少在那段關係裡,雙方都是甘願承受的。但凡有一個人不願意,也就不能成立。
一段關係結束,最怕的就是你誘我入局,自己卻全身而退。
現在年輕人的關係越來越難處理,在一起的時候恨不得整天黏在一起。分開的時候,大打出手,恨不得拿刀殺了對方。李玫瑾教授說,談戀愛才是互相檢驗彼此的最好方式,結婚前能談一兩年的戀愛最好。但現在的人們都處於一個高慾望,快節奏的生活裡,沒有人願意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投入到一段互相消耗能量的兩人遊戲裡。在對待感情這個問題上,大家都變得沒有了耐心。
相親市場近年來日益興盛,大量的剩男剩女加入了相親大軍,在各種壓力的促使下,人們都想著快速找到一個合適的結婚物件,滿意了就相處一下,不滿意就換下一個。看似在眾多的群體中選擇最優的,但其實最後都是將就的,差不多的。有些為了完成父母的心願,有些為了逃脫眾人的口舌。
但仔細想一想的話,說明大家對自己的感情需求,婚戀狀況都是盲目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什麼樣的物件適合自己,或者說的再直接一些,大家根本就不瞭解自己,這才是最讓人害怕的。
結婚還不算太麻煩,麻煩的是結了再離。從2005年開始,我們國家的離婚率就居高不下,05年大概有200萬人離婚,到了19年就上升到900萬。每兩對新人結婚,就有一對舊人離婚,而且大概有6成的人離婚後就不打算再找,開始獨居生活。而離婚的群體中大部分人的婚姻期限都不超過7年。
越是倉促進入婚姻的人群,離婚率越是高,而相親的過程就埋下了很大的隱患。透過簡單的資料和資料去量化一個人,這其實就跟交易物品是一樣的。人們大喊著婚姻不是交易的口號,卻從事著交易的活動。一次簡單的飯局或一次約定的相見,都是經過精心佈局和裝扮的,含有太多刻意的行為在其中,目的就是為了加速關係的確立。但兩個人在一起後,生活大多充滿了隨意和不確定性,人們心裡可能會產生落差,從而懷疑自己的眼光和判斷標準,導致內心的矛盾無法化解,日久成疾。
在婚戀市場中,農村地區的青年大多剩下男性,而城市裡大多剩下女性。女性大部分要找比自己條件高一點的,同層次的大都瞧不上,男性要找比自己條件稍微低一點的,同層次的有壓迫感,最後就剩下了優質女性和劣質男性。還有的女性眼光實在太高,即使找到一個比自己好幾倍的男生,以後生活可能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而離了婚的女性,大多不如離了婚的男性好找另一半。所以,給自己的定位也應該合適。
上次和一個朋友吃飯,他說現在年輕人看得都特別通透,能過了就過,過不了了就拉倒,沒那麼多狗血劇。但話說回來,能主動提出離婚的算是有原則的,還有的夫妻貌似夫妻,但私下裡自己過自己的,誰也不打擾誰。
婚姻很大的意義是擁有一個穩定的伴侶,能生育下一代。而在今天,這個意義明顯沒有了。生育的代價太大,人們即將承受不起。而滿足原始的慾望衝動,不一定非得要結婚了,畢竟現在社交網路如此發達,而婚姻卻反而會限制這種樂趣。這也是人們不婚的很大原因。
一段成熟的關係是要考慮利益的,沒有任何問題。自私是人的天性,沒有誰會偉大到為了成全他人而奮不顧身,即使那些偉大的人,也終歸要落個好名聲的。
所以,與其用強大的道德壓制自己,不如直截了當的去談利益,這樣反而會顯得態度真誠。年輕人只會越來越隨性,大家都要先滿足自己,而不該讓別人的感受成為了束縛的枷鎖。
家庭這個關係以後會發生很大的變革,家庭裡的個體都將會變得越來越獨立,人們對於家庭的依賴感會越來越少。某種程度上,家庭像是開公司一樣,好的公司都是全員持股。
我之前認識一個東北的女孩,她在夜場上班,生活品質那是絕對的好。每天都跟形形色色的男人打交道,確實很累,但那就是工作。後來過了幾年,她回到老家買了一套大房子,找了個有點家世的男人嫁了,現在日子過得還挺幸福。老家的人都說她有本事,家長都讓自己的孩子向她學習,這不就算是所謂的成功嗎。
獨身主義越來越成為一種常態,努力掙錢,可以抵禦一切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