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禪宗智慧#

《道德經》中講:“上士聞道,勸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

真正區別一個人的,不是他的身份地位,而是他的層次段位。

有的人,讓你覺得相見恨晚;有的人,讓你覺得對牛彈琴。有的人,讓你覺得相遇是緣分;有的人,讓你覺得相遇是報應。

佛家有云:層次不同,不必解釋。

面對不同層次的人不需要爭論,在層次比你高的人面前,你的想法略顯幼稚;在層次比你低的人面前,即便你有理有據,他也聽不進去。

在懂你的人面前,你不需要爭論,他也能懂你、信任你,因為你們是心靈上的契合。其實歸根究底是你們境界不同,層次各異。

其實歸根究底,是你們境界不同,層次各異。

1、層次不同,不必爭辯

俗話說:“寧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人生在世,有兩個人最值得珍惜,一個是心心相印的知己,一個是棋逢對手的敵人。

如果層次不同,說什麼都會是一場雞同鴨講的徒勞。

從前,一個秀才和一個老農,扭打到了縣太爺的公堂上。

老農說:“三七等於二十四。”

秀才說:“三七等於二十一。”

他們二人,請縣太爺給他們評評理。

縣太爺聽後,打了秀才20大板,無罪釋放了老農。

秀才不服氣,縣太爺說,“三七二十一沒錯,錯就錯在堂堂一個秀才,卻和目不識丁的老農糾纏不清。”

《道德經》中講:“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有些事,自己心知肚明就好,聽不懂話的人,不要說;辯不明白的事,不要辯。

能屈能伸,是大丈夫;學會裝傻,是真聰明。

我們赤手空拳來到這個世界,走時也不過是兩手空空,那何須去爭。有些事自己心知就好,聽不懂話的人不要說,辯不明白的事不要辯。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學會裝傻是真聰明。

佛語有云,不爭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人生。人生在世,不過百年,百年過後,終須塵歸塵土歸土。

2、層次不同,不必深交

常言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完全一致的靈魂。

人之所以走著走著就散了,是因為他們原本就不是一路人。

三國時,管寧、華歆(xīn)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一起在園中鋤菜,掘出一塊金子。管寧看都沒看一眼,華歆卻撿起金子,看了半天。他們一起讀書,門外王侯的車隊經過。管寧不聞不問,華歆卻放下書跑出去看熱鬧。於是,管寧一刀把坐席劈開了兩半,和華歆從此絕交。

《易經》中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氣味相投的人,再疏遠,終會走到一起;貌合神離的人,再親近,終會分道揚鑣。

與人相交,貴在交心,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才會過得舒心。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他的人生的智慧裡寫道他認為人與人最大的差距,並不是在金錢等等物質上,而在於人自己本身。金錢等等物質因素,都是外在的客觀的,你不存在它也存在,怎麼能認為它能影響到你呢?反而人與人最大的差距是由人自己本身所創造的。世界上的人都大不相同,有悲觀厭世者,也有快樂生活的人,有佔有無數金錢也不快樂的人,也有貧窮卻能笑著面對的人。這一切其實都取決於人的內心想法,一個悲觀厭世的人看到半杯水只能想到只有半杯水了,而樂觀的人卻能想到還有半杯水,反而會更快樂。

3、層次不同,不必計較

古人說:“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層次高的人,懂得自律,不需要用刑罰約束;層次低的人,修養有別,沒必要過分苛求。

斤斤計較不如相逢一笑,追著不放不如順其自然。

金庸筆下,有一位武林高手——風波惡。他經過一座獨木橋,迎面走來一個挑糞的農夫。

獨木橋只容一人透過,橋下就是迅猛湍急的河流。兩人誰也不肯相讓,氣急之下,農夫舀起一瓢糞水潑在了風波惡臉上。風波惡一掌就要打到農夫,忽然哈哈大笑,揚長而去。把農夫丟下河,只需要一根手指;不和農夫計較,卻需要一生的修行。

杜甫詩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層次與境界,是人與人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

戰國時期,魏國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當時與齊國結成聯盟,自身無法抵禦魏國,迫於無奈向齊國求救,齊國答應了援助趙國,齊王派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帶領八萬兵馬前去幫助趙國。起初田忌就想帶兵直接去邯鄲,孫臏就給出建議,魏國的精銳都在邯鄲附近準備攻城,內部一定十分空虛,如果我們轉向去攻打魏國,襲擊他們空虛的地方,它們必然自顧不暇,會退軍保護魏國,趙國的危難就被化解了。

  而後田忌採納他的意見,帶兵去攻打魏國的大梁,魏國的軍隊果然回撤想要保護自己的領土,長途奔襲後魏國的軍隊已然人困馬乏,齊國乘它疲憊,在這時殺出,魏軍因此大敗,而趙國的危難也被化解。

  從這個故事我們就能看出田忌與孫臏思維方式所造成的不同,如果田忌沒有像孫臏那樣反而是去邯鄲解圍,不僅增添了自己的損失,還有可能兩敗俱傷或者被魏國消滅。孫臏的逆向思維就展現出他與田忌不同的境界,減少了損失,還以逸待勞大敗了魏軍,成功幫助趙國緩解了危難。

身在低處,才會和更低處的人為難;群峰之巔,不會和低矮的山丘一般見識。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往往會陷入到怪圈之中,每天都很努力,卻好像生活沒有什麼變化,人生沒有什麼進展。這其實就是一種認知上的錯誤。

你的努力沒有用在你的希望和願望上,而是被用在了慾望上,滿足慾望能滿足生活,卻不能讓生活更近一步,滿足希望與願望才能讓自己的生活得到前進,讓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滿足於發展,從而讓自己的思維有所提升。

人與人之間的鴻溝,往往是境界決定的,而思維方式決定了人所處的境界,學著去站在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而不是簡單的思考就做出決定,相信因為這多幾秒的思考,會讓決定更加理智,會讓生活更加美好。

三界分六道,人品分九等。

層次不同的人,生活的世界也不一樣,誰都不可能完全理解對方。

《太上感應篇》中講:“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

不要太挑剔別人的生活,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4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找喜歡的人戀愛,與合適的人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