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我看到後,很感動。

和老大哥認識得很早了,那時他還在職,跟朋友去他辦公室喝過茶,很乾淨,很帥氣的中年男子,儒雅深沉,印象很好。

巧的是,外甥女訂婚宴,他作為男方主賓在席,大家相互一打招呼,男方爸爸笑著說,原來你們認識啊?

這中間能聊的,有交集的話題就多了,宴席上有老大哥的左右照應,整個訂婚流程的氣氛就輕鬆了起來,很圓滿的成為了親人。

說起外甥女他們結婚有了寶寶後,勸公公不要多喝酒,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我對老大哥說,這孩子知道這是自己的家人,不讓多喝也是為了她爸爸的身體健康著想,上了年齡,少喝點酒有好處。

聊到了外甥女婿單位的事,我對老大哥說,孩子在單位幹了有些年頭了,只是苦於不是幹部身份,他想歇歇。

老大哥說,這個事孩子提前跟他溝通商量過。

我說,孩子很尊重你,我覺得他這樣的打算可行,畢竟還年輕,未來能選擇的路很多。

老大哥對我說,他還年輕,不必拘泥於條條框框的限制,如果堅持做事,五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三十歲以後,如果幹到七十,那還有四十年,是可以做很多事的,即便四十歲往後還有三十年,有那麼多可選擇的道路,幹嘛還非要待在一眼看到結尾且希望渺茫的事情上呢。

那我明白老大哥也是支援孩子重新選擇人生道路的。

和老大哥聊天結束,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就是一個人對自己人生目標的預期管理。

在單位,想積極向上,工人身份始終是一個坎兒,就算你努力學習,跟上節奏,也不見得就能有多大改變,畢竟,工人身份還是不同於幹部身份。

為什麼大部分人在四十歲慢慢就頹廢了?

技術層面或許有一部分的原因,最主要是意願不足,慾望下降了,人也容易滿足了現狀,不再想有改變世界或者改變自己的想法了,覺得出去旅遊,湖邊釣魚或者在家葛優攤,刷刷抖音不是浪費時間,而是享受人生了。

老大哥說的話很有道理,這和一個人的個人意志還有工作激勵有關,人有目標了,即便事物繁忙,但這些看得到的目標是可以激勵人產生昂揚鬥志的,讓你的奮鬥意志時刻線上,不斷進取。

想起大家都在熱議的茅臺和院士這個事兒,就是茅臺的總工,品酒師入圍工程院院士候選名單的事兒。

其實這個也沒什麼好說的。

道理很簡單,在大家的印象裡,院士指的是哪些人?

可以想想,我們早期第一批院士是梁思成、竺可楨、華羅庚、陳省身、茅以升、馮友蘭……

最近的也有袁隆平、鍾南山、陳薇。

這些都是科技學術界的先驅,很多是創造性的人物。

也有沒有當選院士的,比如拿過諾貝爾獎的屠呦呦,還有八十年代做出了中國自己的分子束外延裝置的半導體晶片領域的泰斗,李愛珍。她也沒有拿到院士,四次申請都失敗了,最後被美國授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這種例子還有很多……

大家之所以熱議茅臺酒總工入圍院士候選名單,原因還在於這些符合大家心理預期卻沒有拿獎的人,還有曾經那些院士的含金量,和不符合大家心理預期的候選人放在一起的對比,讓大眾難以接受了。

大家在罵,你一個品酒的,怎麼能和科技先驅來比,你怎麼好意思來申請?

我們是不是覺得有些奇怪?

如果品酒的沒有資格來申請,那為什麼能夠成為候選人呢?

品酒師能夠入圍說明對品酒這件事並沒有歧視,是條件允許的,品酒師既然可以,那咱可以想想,老乾媽,十三香也可以,只要你申請,重點在於什麼?

你對應了我前面和老大哥聊的,你會明白一些。

入圍候選和在單位職位上升一樣,也是有標準的。

評選委員會的評選標準到底是什麼?

我找了資料看了,翻譯成大白話主要有三個要素。

一是要做出系統性、創造性的成就。

二是具有教授或同等職稱。

三是推舉。

大部分讀者認為關鍵點是在第一個,系統性和創造性的成就。

比如屠呦呦、李愛珍,很明顯成就巨大,那大眾認為當選理所應當。

那老乾媽有沒有系統性、創造性的成就?

我覺得太有了,老乾媽的影響範圍是世界性的,比茅臺牛多了,在國外,吃過老乾媽的比喝過茅臺的實在是太多了,即便是在國內,吃過老乾媽的也比喝過茅臺的多得多。

那為什麼老乾媽當不了院士?甚至是沒聽說入圍候選名單?

入圍跟第一點是有關,但並不是太有關,真正起到最大作用的是什麼?

第二點和第三點。

後面這兩點才是硬性的標準,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工人身份,很簡單,你不是幹部身份,你沒有晉升資格,同樣的道理,沒有教授或同等職稱,你也不符合評選資格。

所以說,在現實的選擇中,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條件,往往並不是重要的。

或許我們會說,那屠呦呦阿姨人家的教授職稱符合條件吧,那些我們提起來耳熟能詳的科技帶頭人,他們也都有吧。

是的,有。

那麼第三點就發揮了作用。

評選,又不是華山論劍,郭靖接黃藥師、洪七公三百招不敗,於是預設郭靖天下第一,這畢竟是人選的,確切地說是院士內部選,又不是交給大眾選,也不是交給咱們網友們選。

換句話說,你只有符合了這三點的評選標準,誰得票多,誰才能當選。

理論上的標準,還只有制定標準的人最懂,這不是一個外行能說得清的事兒,何況這麼一個嚴苛的評選?

你說既然最懂為啥還評成這樣,很遺憾,這叫集中體現,一群人集中在一起人性的體現。

回到我們標題說的,你要的前提是你有什麼,代價是你願意放棄什麼,這是一個人對自己人生目標的預期管理,在你想要什麼之前,你首先要知道你要的前提是你自己原來有什麼,放棄這些原有的條件你的損失是大了還是小了,就好比我們去飯店點菜,不能只看菜譜,你還要看後面的價目表,看完價目表,再想想自己的荷包,很多菜就不那麼想吃了。

自知是自我管理的唯一法則,大部分的慾望在想清楚代價之後都會不由自主地消失。

老大哥說的很對,機會都是留給提前準備的人,提前準備你的身份,你的職稱,在沒有太大準確希望的前提下,及時調整人生軌跡也未嘗不可。

(完)

……………………

特別說明:

文章非紀實文學,誰也不一定是誰,請勿對號入座。

……………………

閱讀往期文章:

8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婚姻中該不該有界限?有界限的婚姻能否長久?三個故事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