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情感>

本文作者 | 高德

01

大家都在做的事就是對的嗎

有一種現象是值得我們警惕的,而且一定要慎重對待。

別人都說好看的劇,你就覺得一定好看;

別人都說正確的事情,你就覺得一定正確;

別人都去買的衣服,你就覺得一定是流行;

別人都說對的觀點,你也跟著點頭稱讚。

假如上述行為都發生在了你的身上,很不幸,你的大腦已經具備了一種頑固的自我麻痺的低智思維模式,這就是我在本章中要講的:處於羊群裡面的一隻“快樂的豬”。你已經很難在每一時刻都做出儘可能客觀地判斷,毋庸說在第一時間用正確的、個性化的思想表達出來;你已經逐漸演化為一個沒有獨立思考的人。

為了面子,此時也許你會狡辯:“不,我其實有自己的想法,但我不想得罪他們,所以就隨大流了。”聽著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如果你長期如此,就會像《烏合之眾》中預測的公眾的思考特點與行為習慣那樣,進入真正地麻痺狀態。

到這時,你會百分百地肯定周圍人的看法,心智處於拒絕思考的關機模式,不再相信內心深處那個無比清晰的答案。你的思考和行為都將遵循唯一的標準:別人是怎麼做的?

這就是我們大腦的思考規律,沒有人可以戰勝長期的思維習慣。就守衛心智這一話題來說,戰勝從眾的思維習慣是極為關鍵的。從消費到情感,從投資到事業,人們有五分之四的決策都源於從眾的動機,因為別人這麼做了,所以你也傾向於這麼做。

現在我再問你一句:大家都在做的事情就一定是對的嗎?

〇 心智的從眾模式

英國作家毛姆說:“就算有5000萬人聲稱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成為聰明之舉。”儘管事實如此,但作為個體,在社會群體的無形壓力下,我們總是不知不覺地與大多數人保持高度的一致,採取隨大流的做法,這就是所謂的“從眾心理”。這時,人們的心智維持在一個平均指數上,被周圍的意見、習俗和旁人的指指點點所左右,不由自主地做出大家共同認可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多數人的看法往往是對的。比如流傳幾千年的道德觀: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撫養孩子等。但是盲目的從眾心理,則讓你在另一些隨機事件上缺乏分析:

第一,你可能不再獨立思考,對事情采取一刀切的標準;

第二,你變得毫無主見,缺乏個性化的判斷力;

第三,你在多數事情上墨守成規,從不主動創新,除非有人這麼幹;

第四,你對新生事物缺少洞察能力,容易上當受騙。

所以,是時候拿出勇氣懷疑了。打破從眾的心智模式,就要擁有懷疑精神。一件事情即便有千萬人跟著去做,形成一種流行的風潮,也不見得這必須是你個人的選擇。在該懷疑的時候,就要堅決丟掉從眾心理。

科學家做過一次著名的從眾心理實驗:

實驗者讓7個大學生坐在一排,其中6人是實驗者的助手,只有1人是真正的被試者,被試者並不知道其他6人的身份。實驗開始之後,實驗者向所有人展示了一條標準直線X,同時向所有人出示用於比較長度的其他三條直線A、B、C,其中有一條和標準直線X長度一樣。接下來,實驗者讓所有人(其中包括6個助手和1個真的被試者)說出與X長度一樣的直線。實驗者故意把真的被試者安排在最後一個,讓前面6人都按照事先的要求說出統一的錯誤答案,最後由真的被試者判斷哪條直線和X長度一樣。

實驗結果是,在被試者做出所有回答中,有37%的回答是遵從了其他人意見的錯誤回答,大概有3/4的人至少出現了一次從眾行為,有1/4的人保持了獨立性,自始至終沒有一次從眾行為。

對於這個實驗,你的感想是什麼呢?是否堅定地認為自己絕不可能犯這種愚蠢的錯誤?沒錯,當你一個人百無聊賴地待在臥室中時,一定覺得自己是聰明的,怎麼可能像他們一樣呢?可事實上,當你待在一個群體中,難免會步入從眾的軌道。

每個人都是生活在群體中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需求,看世界的視角與對生活的訴求總有區別。但很多時候,人們不得不屈服於群體,融入所生活的環境。

我們的思想與周邊的人建立了連線,互相傳遞資訊,彼此影響,構成了每個人心智模式的基礎。

例如,由於擔心自己不夠時尚,擔心不被別人接受和喜歡,你會自覺地遵守大家都認可的行事規則,追求眾人也在跟隨的事物。在這個過程中,你的心智就向“偷盜智商”的人敞開了大門。

〇 偷懶的動機

因為想偷懶,所以把判斷權交給大家。這是一種常見的從眾原因。

比如在大學生活中,從眾現象出現在我們的學習、消費以及一切行為的決策層面。看到同學們從網上摘抄作業,你也產生了偷懶的念頭;看到同學們放棄了考研,找單位實習,你也產生了就此畢業參加工作的衝動,因為考研是一件很累的事情;看到同學們都在計劃支援某個人,選他當社團的領導者,你也準備改變現有的想法,因為你覺得跟他們解釋自己的理由實在太麻煩了。

我的行政助理告訴我一件事:

她是一個天天在公司加班到很晚的人,夜裡11點左右才離開公司。開始的幾個月,她喜歡一個人去附近的地鐵站,坐地鐵回家。按她的話說,這是一段“孤寂但自由”的旅程,獨自走過300米的小巷,邁上不遠處的大道,再步行幾十米進入地鐵站,她很享受這樣的回家之路。

但是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我發現有許多員工和我一樣加班到深夜,他們是怎麼離開公司的呢?原來他們一起叫了專車,這樣就不用考慮下班時如何回家了。”於是,她也選擇了這種做法,加入到了他們的陣營中。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就是一種從眾現象。叫專車提高了出行成本,但由於不用自己操心,人們反而覺得是划算的。

“從眾現象”無處不在,一如看見別人購買打折商品自己也會跟隨一樣。人們總因為害怕與他人格格不入而開始屈服於群體的選擇,像群體那樣思考和行動。但實際上,我們沒必要這麼做——保持冷靜和判斷力,突顯自己的獨特性,就能在心智層面傲然於眾人。

關鍵在於,你不能讓自己的大腦偷懶。

〇 正確的選擇

從眾心理對於選擇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著名的阿希實驗。

心理學家阿希關於線條判斷的“從眾實驗”是這個領域內最為著名的一次測試。典型的實驗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兩張,一張畫有標準線段,另一張畫有比較線條。

阿希在校園中招聘志願者,號稱這是一個關於視覺感知的心理實驗。實驗在一間房間內舉行,形式非常簡單,就是給被試者呈現兩張紙,一張紙上印著一條線段,被試者需要在另一張印有幾條線段的紙上找出與剛才那條長度相同的線段。實驗需要測試多組不同的被試者,7~9人一組,每組人要做18次測試。

當志願者來到實驗房間時會發現,屋子裡的七個座位已經坐了6個人,只有最後一把椅子空著。你會以為別人都來得比你早,但是你肯定沒想到那6個人的身份——他們其實都是阿希的助手,來當托兒的。接著好戲就上演了,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被試者們是按座位順序一個接一個回答問題的,這樣每次志願者總是最後一個回答。在18次測試中,實驗助手有12次故意出錯,當然他們是一起給出了相同的錯誤答案。

結果,這組測試的正確率為63.2%,而沒有干擾單獨測試的對照組正確率是99%。而且,75%的人至少有一次從眾行為,也就是選擇了跟助手們相同的錯誤答案。有5%的人甚至從頭到尾跟隨著大部隊一錯到底。只有25%的人可以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同時也是正確的觀點。

在實驗結束後,阿希做出了自己的總結——人們是否做出從眾的決定,和人群的數量有關。一個人試圖影響你時和一百個人想說服你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對於一個人的異議我們總能嗤之以鼻,不為所動,但當身邊80%以上的人都是另一種觀點時,我們便可能毫不猶豫地遵從他們的想法。

因此,阿希後來又進一步改進了這個實驗。他分別將志願者從一名到多名實驗助手組成小組。在只有志願者和實驗助手組成的兩人小組進行測試時,當助手故意回答錯誤時,志願者的最終成績幾乎和單獨回答時一樣好。但是當助手增加到了兩個人時,志願者的錯誤率上升到了13.6%。當助手增加到3個人時,志願者的錯誤率就到了31.8%。這時,再繼續增加助手數量時對於志願者的錯誤率已經沒有什麼顯著改變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從眾心理遍佈於每一種領域,它可以體現在任何一件事情上。買股票、彩票、衣服或找什麼樣的工作、物件,人們都有從眾的一面,做出大家認可但對自己未必適合的選擇。這些選擇符合了眾人的意願,遵從了“公序良俗”和大多數人的價值觀,卻對我們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因此,我們在從眾和自我中做出正確的選擇,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路。什麼是正確的選擇?最重要的標準就是“是否對自己有價值”。

1.在不知真假時,不要做出草率的決定

這些資訊的問題是什麼?核心關鍵詞就是“分享”。如果不是這麼草率,你把那些文章拉到最下面,多數會看到一些廣告連結。這正是廣告商利用人們的心智弱點要達到的目的——越是聳人聽聞的事情,人們就越容易相信、關注和傳播。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但是我們也處在一個資訊真假難辨的時代。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和進化,各類社交軟體越來越流行,使人們瀏覽資訊並且發表自己看法的渠道也越來越多。龐雜的資訊同時又更新很快,這就造成了一種尷尬的局面:

一方面我們獲得資訊的速度變快了,另一方面給予我們做決定的思考時間變少了。

思考的時間並不充裕。於是,很多事情在你不知真假時就讓你草率地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偏離了正確的方向。這就是越來越多的謠言、偽科學、假新聞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卻深信不疑的原因。人們即便內心有所質疑,也會先觀察一下別人是怎麼看的。其他人怎麼做,已經成為一個通行的社會標準。

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就不能在關鍵時刻匆忙做決定,而要爭取儘可能多的思考與分析時間。

2.在需要參考別人的選擇時,標準應該是客觀性而不是安全感

因為現代社會的資訊過多,呈現爆發式和多元化的特點,再加上時間和精力有限,這就使得人們在做決定時傾向於“參考”別人的選擇。你會怎麼做?成了每個人做決定的重要標準。更重要的是,跟從集體的選擇讓人們有足夠的安全感。

青島的一位女孩說:“我本來不想考公務員,想自己開一家設計公司,可一看身邊的親朋好友、大學同學紛紛報考公務員,於是我也這樣做了。”當我問她是否後悔時,她的回答是:“應該不會後悔,畢竟公務員還是比較穩定的,我想這是一種趨勢吧。”

你看,眾人的選擇帶給她強大的安全感,使她認為這是一種趨勢。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這一事實永不改變,它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始終處於個人價值取向與社會價值取向的緊張衝突的關係中。在兩種關係的博弈中,個人的個性化傾向經常落敗。

大多數的個體在社會生活中都期望達到兩個目標:

第一個目標:確保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

第二個目標:透過不辜負他人的期望來贏得人們的好感和認可。

不過,要注意的一點是,大部分人覺得自己最初的動機是做出正確的判斷,出發點是圍繞自己的,可最後的動機會變成“希望贏得他人的好感”。毫無疑問,在兩種關係的衝突中,個人妥協了,這種妥協往往在無意識中發生,你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因此,“從眾現象”大行其道的兩個重要原因我們就找到了。首先是因資訊而引起的從眾,資訊是罪魁禍首;其次是我們害怕、擔心別人的不認可,那意味著我們與集體水火不容。

青島的那位女孩說:“當我買一件衣服時,會考慮穿上它有沒有人嘲笑我。如果這件衣服的個性程度超過了我的容忍值,也就是必然受到嘲笑、批評的話,我就不會購買。”

這就是做選擇時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由於被拒絕或嘲笑是不能接受的,我們做選擇的動機是為了獲取獎勵——得到喜愛或者認可,從眾現象在各個層面就無法避免了。在這時,你的心智防身能力是薄弱的,許多商家和別有用心的人都會在這方面大做文章。

同時,當有一些方面越來越無法確定時——你的知識、能力無法支援你獨立判斷一件事情與否正確,你就會越來越依賴於“社會現實”,主動參考和遵從大家的標準。這不僅僅是因為你擔心受到群體的懲罰,還因為別人能為你提供你所期待的有價值的資訊。你節省了判斷的時間和精力,和眾人一起承擔風險,這令你欣然接受。

心智在這時是如何運轉的呢?打個比方,你來到一個陌生的商場,對於衛生間的標識不熟悉,上面有你看不懂的語言和符號,為此你焦急萬分,此時有一個男士(女士)從某個門口走出來,你立刻長舒一口氣,據此邁步而入。你認為是正確選擇的標準就是別人提供給你的答案。

這表明,當我們置身於一種不確定的場合,就只能依據他人的行為去行事。而且,當類似的情節再次出現時,無須暗示,我們自然會重複剛才學到的行為。除非有嚴重的後果發生,證明這種行為是錯誤的。

〇 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

不要過度關注別人在做什麼,關鍵是接納你自己。你要接納自己的思考與行為,這些思考必須是源自內心的,是你的第一瞬間的衝動,是直覺的判斷。不要覺得跟別人一樣了就一定是好或者是壞,因為你自己才是最獨特的。無論做什麼事,都應學會基於自身需求的分析,而不是每個決定都以他人的行為為依據。

不要成為跟風者的一員,或者把認知的權力交給陌生人。當面臨自己無法判斷的事情時,不要過早地下結論,應該尋找真相或者等待真相。

02

在隊伍的後面就一定安全嗎

在羊群效應的研究中有一個關於青蛙的例子。

一隻青蛙在井底過膩了,對生活產生了新的渴望:“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我真想出去看一看!”

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其他青蛙,卻遭到了大家的一致鄙視。這時,一隻年長的青蛙出來說話了。作為集體中的權威,年長的青蛙不緊不慢地說:“你這個傻孩子,不要再說胡話了,我們青蛙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這裡,這就是我們的世界。再說了,你就是想出去恐怕也沒辦法。”

這隻青蛙在看到集體的態度,聽到權威的勸告後,有兩種選擇。第一,如果它覺得“是啊,我跳出井底又能怎麼樣呢?可能還不如井底安全”,它就會打消跳出井底的念頭。第二,如果它覺得“我跳出井底後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可以生活在一個大水塘中,那裡有鮮嫩的水草,有充足的食物……”,當這種衝動越來越強烈時,它一定會想辦法離開井底。

很多時候,我們的境遇也和這隻青蛙類似。由此可以看出,限制一個人思維的除了集體行為的慣性,還有權威的蓋棺定論。集體和權威交相輝映,讓我們不得不亦步亦趨。

那麼,我們如何打破這種限制或者壓制呢?你完全可以強行地跳出去,徹底遠離長長的隊伍。這是人們傾向於採取的終極方案,又幹脆又解恨。比如,越是有人建議你去相親解決婚姻大事,你越會激烈地對抗,併成為徹頭徹尾的單身貴族。的確,人們痛恨那些試圖從思維層面綁架自己的人,恨不得離他們越遠越好。生活中這樣的人太多了,為我們挖了很多井,試圖把我們關在裡面一輩子。

他們的理由是:這樣做是安全的,因為都是前人的經驗,至少你不吃虧。

跟在這支大隊伍的後面,就一定是安全的嗎?

有太多的事實可以推翻這種“常識”。從大隊伍中毅然跳到另一條軌道上是可行的,不過很多問題也會隨之而來:在已經習慣了的生活裡,在舊思維的環境中,一個人如何才能產生“和眾人不一樣”的想法?他的思維靈感是如何被開啟的?

我們知道,凡事都要有一個起因和一個動機。思維和行動均遵循這個邏輯,我們購物、戀愛、買房、結婚、選擇工作等都有一個根本的動機,也有觸發它的原因。

在準備跳出“井底”時,你的動機是什麼?或者說,你的原始動力是什麼?

一個人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原始動機,並強化這種動機,才能在新思想的引導下堅定地走到最後,才不會被別人輕易說服,被眾人的選擇左右。你必須明白,“井底”外的世界更加精彩,從而鞏固自己的決心。

心智的進化也是如此。很多時候,從眾的人出於善意和一腔熱血,一時衝動(不想違逆眾人的動機,害怕被異化)而失去了冷靜分析的能力。但很多消費資訊和騙術的傳播恰恰是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人們的這一弱點,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〇 沒有惡意的從眾者

有的人經常引用某些知名人士的觀點來告誡大家抵制某些產品。但事實是,那些觀點純屬偽造,並不是那些名人說的。然而,很多人依然樂此不疲地傳遞著這樣的觀點。

從眾心理幾乎人人都有。從醫院事件也可看出,絕大多數人並非純心要做壞事,他們只是單純地覺得自己應該成為傳播大軍中不能落後的一員,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參與感。

參與感是大眾事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說來說去,大部分人遇事時沒有進行獨立思考,在概念模糊、事實不清,甚至因果倒置、顛倒黑白的情況下,成了被輿論大潮推動的浮萍。

從教育和文化的角度看,“獨立思考”在很多時候會被看成特立獨行、不合時宜。人們討厭異類,並不想獨具一格。我們的傳統和教育對於人的塑造是集體式的,讓更多的人習慣在從眾的言行中得到安全感和認同感。假如你表現得與眾不同,或敢於發表挑戰權威的言論,你就會被眾人稱為“不合群”的評價。這就是讓人願意跟在眾人後面的又一個主要原因——不是不想標新立異,而是不敢跳出頭來。

〇 從經驗主義跳出來

英國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人其實是很麻煩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人是一種經驗主義動物。一方面,經驗是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積累出來的常識;另一方面,經驗又是我們應對未來的一種障礙。經驗具有天堂和地獄兩種特徵,所以很多人為此糾結,左右為難。

美國著名的諷刺類小說家馬克·吐溫說:“跟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樣,我所暴露給世人的只是修剪過的、灑過香水的、精心美容過的公開意見,而把我私底下的意見謹慎小心地、聰明地遮蓋了起來。”

這是因為,沒有哪個群體願意接納一個異類。只有當你變得與人群中的其他人沒有多大區別時,這個群體才會真正地接納你。我們真實的想法往往不敢公開,不敢大聲地表露出來,這是不符合群體經驗的部分。

第一,人總是喜歡接納與自己相同的人,排斥與自己不同的人。

第二,人渴望被什麼樣的人群接納,他就容易變成什麼樣的人。

要破解經驗主義對心智地禁錮,就要保持開放的心態,睜開眼睛看待這個世界,不要輕易地大驚小怪,也不要對眾人的習慣亦步亦趨。

如果你將自己侷限在一個相對狹小的思維空間內,心態也會相對閉塞,遇到事情時,就會陷入經驗主義的泥沼中,容易被別人的思想和觀點左右,成為一個跟風者。

在經驗主義中,你要格外注意輿論帶來的影響。輿論是經驗主義以群體形式釋放能量的途徑,它代表了大部分人的“經驗”。而且輿論是可以人為發動和壯大的,因此具有欺騙性。

很多時候,輿論的本質是人們宣洩自己不良情緒,表達某些私人意見的出口。你看到的那些兇猛的輿論聲浪,其實是不同的個人,他們想這麼做或者想讓別人這麼做而已,但不代表這就是對的。

如果這種情形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在你的身上,讓你失去自己的主見,依從眾人認可的經驗,那你還知道自己是誰嗎,還能夠找到真實的自己嗎?

跟在一群人後面,做他們在做的事,固然在心理上是安全的,但你能否勇敢地接納真實的自己,說出自己內心的聲音?一些心智較差的人放棄了真實的自我,他們活給別人看,就此消失在人群中。

所以,提升心智慧力的重要一步,就是從經驗主義的行為模式中跳出來。別再把合群與合規看得那麼神聖,也不要再刻意隱藏自己的個性,遮蔽內心的聲音。你要主動恢復自己的個性、稜角、愛好、情感、思想和自我,進而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大家的選擇。

〇 捍衛真實的自我

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伯溫·哈爾說:“在人群中消失了真實的自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為人人都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不願也不敢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這時人人都在說假話,做違心的事,結果就會導致巨大的非理性行為的發生。在人類歷史上從古代的戰爭到今天的消費行為都表現得淋漓盡致,是人類的集體失智。”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希特勒檢閱部隊,旁邊的一位將軍拍馬屁說:“元首,您瞧,下面的人真多呀!”希特勒說:“不!我一個人也沒看見,我看見的只是人群!”

作為納粹領袖的希特勒,一語道破了其中的天機。要想讓人瘋狂,先要讓每個真實的自己消失在人群裡。只有當每個人的自我都消失在人群中,沒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意志,沒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沒有了自己的靈魂之後,希特勒才能驅使他們去幹令人髮指的事情。

“一個人”和“一群人”有什麼區別呢?

一個人是擁有“我”的人。這個“我”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意願、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興趣、自己的愛好、自己的渴望、自己的夢想。重要的是,“我”有自己的判斷力。比如,當你一個人走過促銷超市時,那裡還沒什麼顧客,你一般不會聽從促銷人員的蠱惑。

一群人就是許多人聚集在了一起。這些人為了獲得別人的接納,為了證明自己是符合群體要求的,都磨滅了自己的感受、想法、意願、個性和自我。這時,“我”變成了“我們”。比如,當你看到促銷超市門口已經擠滿了顧客時,即使促銷人員不過來蠱惑你,你也可能主動參與進去。

這就是伯溫·哈爾所說的“非理性行為”的本質。一個人時,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和眼光,不用考慮大家怎麼想。他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但當這個人進入社交場合、融入一個集體中時,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他特別關心別人對他的看法,很在乎自己給別人留下的印象,根本不敢隨意說話和做事。他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按照別人喜歡的方式行動。

例如,我們和一群同事、客戶出去旅遊,客戶發現一家商店的免費活動很有意思,你的同事也覺得有意思,他們迅速參加。儘管你對此嗤之以鼻,嘲笑他們是傻子,可你不會戳破這個氣球,你高高興興地一起參與,掏出了自己的錢包。

捍衛真實的自我,是加強心智防線的重要途徑。但這做起來非常困難,以至於我們需要重新思考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重新對待社交。人總是需要社交的,需要活在群體和與別人的關係中,但我們不需要把自己的整個人生都變成社交,至少不能將自己的思考和行動的權利交給其他人。所以,收回你自己的決定權,就是在捍衛真實的自我。

從現在開始,不要再時時刻刻都在乎每個人的感受和想法,在乎每個人的議論和評價,找回那些失去的自我的空間,開始在乎自己的感受,擁有自己的思想。從這一刻起,我們就邁出了修補心智防線的第一步。

03

龐氏騙局何以能夠長盛不衰

“說謊的都是騙子,相信的都是傻子。”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龐氏騙局”的。當騙子和傻子聚到一起會發生什麼?龐氏騙局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證。金融奇才和超級騙子查爾斯·龐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靠“撒謊”捲走了兩千萬美元,讓當時無數人一輩子的積蓄化為了烏有。

今天,凡是懂點防騙常識或金融知識的人都知道龐氏騙局是怎麼回事,可我們驚訝地發現,仍然有大量的人成為這種類似騙局的獵物。

1882年,龐齊出生在義大利一箇舊日貴族的家庭裡。18歲時,他進入羅馬智慧大學。在這裡,他經歷了一次財富方面的殘酷考驗。他結識了一些有錢的朋友,和他們終日泡在酒館、賭場和劇院,等到自己的錢花光時,很快露了底,成了朋友的笑柄。他打腫臉充胖子,以為能被另眼相看,但這種把戲遲早玩不下去。

後來,龐齊來到當時被稱為冒險者天堂的美國。他連英語也不會說,只好一邊打零工,一邊學習英語。但好景不長,因為偷竊食物和少找給顧客零錢,他被解僱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龐齊的骨子裡就隱藏著犯罪的基因,也就此走上了更大的犯罪之路。

1907年,龐齊25歲。他從美國跑到加拿大,成為扎羅西銀行的一名櫃員。工作了一陣,他發現扎羅西銀行的經營入不敷出,沒什麼利潤,老闆居然用新開賬戶的存款來為顧客支付利息。他還沒琢磨清楚這裡面的問題,銀行老闆就攜款跑路了。

龐齊又一次失業,而且身無分文。走投無路之下,他來到一個朋友的辦公室,想借點錢。在發現四下無人後,他咬咬牙,拿起筆偽造了一個簽字,給自己寫了一張423.58美元的支票。於是,他被警察抓住,判了三年監禁獄。

監獄是一座大學堂。在裡面他遇到了各種各樣的罪犯,其中包括一位名叫查爾斯·摩斯的商人。這個商人與龐齊以前認識的小混混不同,他是一個能“不費吹灰之力就弄來錢”的華爾街精英。在與這個商人的攀談中,龐齊突然開竅了:我之所以發不了財,原來是沒找對方法。想賺錢就必須懂一些騙術,知道公眾是怎麼想的,深諳人們的弱點,小打小鬧是不行的。

出獄後,龐齊開始尋找“生財之道”。當時,包括美國在內的63個國家在羅馬發行了一種全球通用的郵票票據。龐齊發現,由於一戰後義大利貨幣的貶值,1美元在義大利能買到比美國多幾倍的郵票票據,兩者的差價就是利潤。

於是,他借了大量高利貸去投資這門生意,但發現根本賣不掉那麼多票據。眼看高利貸還款的日期臨近,他心急如焚。

怎麼辦呢?龐齊開始騙人了,他利用了人們追求高額利潤的心理,告訴周圍的人票據事業是有利可圖的,只要他們把錢在他這裡存放90天,就可以得到50%的利息。這是一個驚人的回報率。雖然龐齊不知道以後要怎麼還這些錢,但他一張嘴就許下了承諾,讓親朋好友信以為真,同時幫他擴散這個訊息。

很自然的,只要有足夠的誘惑,就一定有人被打動。

透過這個彌天大謊,1920年3月,龐齊從110個投資者那裡騙了2.5萬美元。這時候,第一批投資者的兌換日也到了,他用這2.5萬美元還清了那些人的本金利息。最開始的幾個人平均只投資了1250美元,利息就得到了750美元。人們一看確實有利可圖,立刻開始跟風。

“天啊!龐齊真的能付超過50%的利息!”這個訊息就像瘟疫一樣迅速地擴散開來。

1920年4月,又有471個人給龐齊投資了14萬美元。到了5月,人數增加到了1500個。鈔票就像下雪一樣撲過來,目標就是龐齊。大家都爭先恐後地投錢給他,有些投資者投入了畢生積蓄,甚至將房屋抵押貸款,也要把錢交給龐齊。那些拿到本金利息的人,也立刻把錢又投了回來。不到半年的時間,龐齊就從一個一文不值的窮光蛋變成了炙手可熱的“金融天才”。至少在投資者眼中是這樣的,大家都瘋了似的相信他,崇拜他,毫不思索地將所有的錢交給他。

為了匹配自己企業家的身份,龐齊開了一家公司,由於投進來的錢越來越多,他僱了很多人接待投資者。如何處理這麼多的錢?龐齊的做法是將它們都存進銀行。他幻想著有一天,自己的錢會多到能將整間銀行都買下來。這時,突如其來的“成功”和花不完的錢讓他失去了“理智”,完全忘記了自己其實是一個騙子。他在各地購置了豪宅,還給媽媽買了一間海岸別墅,平時窮奢極欲,揮霍無度,在這個騙局裡越陷越深。

更瘋狂的是那些投資者,到了7月份,投資者的數量已經增長到兩萬人。跟風的人並不全是底層平民,還有許多中產人士。從當時的新聞來看,來自不同種族、不同背景、不同階層的人都將龐齊奉為投資之神,認為他就是一棵永不會倒的搖錢樹。成千上萬的人排著隊、爭著搶著把一沓沓的鈔票送過來,他們的表情寫滿了希望和貪婪,渴望透過龐齊發家致富,變成大富豪。更有趣的是,就連一些政府官員和警察也參與其中。在波士頓,至少有5位督察級別的高階官員也是跟風者的一員,除此之外還有成百上千的普通公務員和警察,以及聯邦政府其他機構的辦事人員。

然而,騙局遲早是會被人識破的。龐齊所承諾的高回報率終於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有心人發現他唯一的投資就是將錢存在銀行裡,並沒有什麼高回報的生意。要知道,銀行的利息是很低的,至少無法支付他宣稱的50%的利息。那麼龐齊如何回報自己的投資者,錢是從哪兒來的呢?有心人開始呼籲調查龐齊,但投資者們依然執迷不悟,大部分人維護他,甚至投入更多的錢表示支援。

這些報道引起了投資人的巨大恐慌,基於各方的壓力,龐齊被迫停止接納新的投資,並且將所有的業務檔案公開進行審計,以示自己是“清白”的。這時他再說什麼、做什麼已經無濟於事了,一如當初人們排著隊要投錢給他一樣,現在驚慌的投資者開始排著隊向龐齊追討投資。他因何發家,此刻就因何失敗。人們潮水一樣湧來,擠滿了街道和走廊,圍攻他的辦公室,討要投資款。龐齊當然沒辦法全部兌付,他只能兌付一小部分。恐慌像當初的貪婪一樣震盪著整個社會,投資者人心惶惶,社會因此動盪不安。

1920年8月份,龐齊被逮捕。法院凍結回收了他所有的資金,但終究資不抵債,人們能拿回的錢平均不到本金的三成。只是短短几個月,兩千萬美元就在龐齊的手上蒸發了,不是被揮霍掉了,就是付了前面投資者的本息。最後經過3個月的審訊,龐齊被判監禁5年,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多少年來,“龐氏騙局”已經成為金融詐騙領域的一個典型案例,也是拿來考驗投資者智商的一道基本測試題。假如一個投資者看不出其中的欺騙邏輯,對於此類生意懷著發財致富的心態而跟隨其後,我們就可以說,他必然會為此交上一大筆智商稅。

〇 薛定諤的寶箱

有一個著名的問題是“薛定諤的寶箱”——假如有一個寶箱,每秒都能讓放進去的鈔票增加一倍,但同時箱子裡面還有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你們會選擇將自己的全部積蓄放進去嗎?絕大部分人都會回答“當然不會”。他們在冷靜思考時十分清楚這裡面的危險,因為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只要一件壞事有可能發生,那麼它必然發生。但同時我也知道,當人們真的碰到這個問題時,他們的行動力往往表現得與自己的思考截然相反。

事實是,超過80%的人一定把自己的錢全部放進去!

在一次課堂上,我提出了這個問題,問臺下的聽眾如何選擇。他們中有商業大學的精英,有金融從業者,也有普通的投資者和企業的中層管理者。他們的頭腦是聰明的,判斷力也是驚人的。但遺憾的是,在不記名的投票中,仍然有34%的人選擇“把錢放進去”。而在公開的討論中,這個比例更高。當前面發表觀點的人中有更多贊同把錢放進去的人時,後面的人會越來越傾向於贊同這一選擇。

〇 擊鼓傳花

在龐齊的投資客中,不乏當時的社會精英,他們真的看不到龐齊投資計劃中的問題嗎?或許從一開始就看到了,但他們認為自己不會是擊鼓傳花中的“最後一棒”。在巨大的誘惑面前,這些人的心智開始打盹兒了,都覺得自己可以在龐齊的計劃破滅前帶著高額的回報抽身離去,貪婪與僥倖心理驅使他們成了“愚蠢的賭徒”。

從龐齊算起,一個多世紀過去了,但人類社會中的投資客並沒有吸取教訓。比如,2008年,美國曆史上最大的詐騙案被曝光,麥道夫利用龐氏騙局的手段詐騙了600億美元。

龐氏騙局在實施和傳遞的過程中,其維繫下去的核心原則就是擊鼓傳花,用後來者的錢支付給先來者作為回報,然後繼續吸收後來者,直到泡沫破裂,再也玩不下去。

〇 貪婪是一切騙術成功的根源

所有的騙局,基本上都利用人的貪心才能成局。沒有人們心智上的貪婪,也就沒有騙子的戲法。而剋制貪婪,是人類文明有史以來最大的難題之一。

在如此龐大的羊群中,真正的主角既不是龐齊,也不是無數的跟風者,而是人們心中貪婪的慾望。貪婪讓人們眼冒綠光,不顧一切做出愚蠢的舉動,明知有詐也想賭上一把。這和人們購物時明知免費是商家的套路仍會上當是一樣的道理:“也許除了別人,只有我佔了便宜呢?”

這些騙術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升級,但核心因素正是利用了人的貪心。

所以,任何時候,我們都要自省自查,將貪婪拒之門外。

03

重新定義自我,跳出當下的環境

〇 摒棄自我懷疑,拒絕不假思索地認同

有一個學生跟我說:“工作之前我是一個極有主見的人,哪怕父母、同事、愛人和朋友一起反對我,我也會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看法。但現在好像不同了,我變得有些懦弱,只要有人提出異議,我就懷疑自己。有時候,我聽到異議後甚至會立刻表示認同。”

她為何有如此大的轉變?這是因為,她進入了一家諮詢公司——強調團隊精神以及專業意見的集中地。在這裡,她的“自我”逐漸被抹平,變成了將服從與平息爭議放在首位的團隊分子。不論遇到什麼事,她的選擇都是與大部分人保持一致。

長期的固定環境就像一個籠子,也是一種隱形的權威。當一個籠子開始形成並且加固時,人們就被裝進了權威的口袋。一旦你喪失了獨立的思想之源,心智的抵抗力就會迅速下降。你會按照設定好的大綱說話、做事,也會無可避免地掉進一些既定的思維陷阱。

你總是逃不過環境的限制,發現不了“自我”。究其根本,在於你對獨立思考的本質缺乏真正地認識,會一直跟隨在羊群之中,“快樂”地生活和工作下去。就像有的人經常安慰自己:“嘿,學生都獨立思考了,還要老師幹嗎?員工都有獨立思維了,那些做上司的怎麼辦?”

你看,這些人的潛意識中根本不想獨立思考。他們甚至覺得永遠都有別人指導、引路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他們樂於做一隻小白鼠,請人替自己安排好一切。

他們沉迷在五花八門的資訊中,受到周圍環境的強力約束,甘願附和著人群的聲音,待在思維的籠子裡。

〇 專注於自己

權威的看法就適用於一切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是因為,權威的看法首先適用於自己,而不是別人。他的看法,通常基於他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經驗,但未必符合我們的情況。

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情況大多是這樣的:

別人說,你就怎麼做,因為他成功過;

別人做什麼生意,你也跟著效仿,因為他生意紅火;

別人買了什麼股票,你也跟著買,因為他之前賺錢了;

……

你專注於“別人的思維”,而放棄了自我,以求安全。但這樣做的效果很好嗎?從實際的反饋來看,很多創業者都對我說,他們第一次做生意、第一次買股票時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盲目地聽從了前輩或者行業專家的意見。

曾在矽谷投資數家科技公司的愛德華·芬奇說:“我向前輩們學習成功的經驗,照搬他們的理念,結果我一年就賠了300萬美元。這不僅讓我迷失了自己,還把事業做得不倫不類。”

對於創業者來說,每個公司的產品不一樣,每個創業者面向的群體也不一樣,公司的實際情況更是各有差異,不可一概而論。在做生意和投資的過程中,人們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思考和佈局,透過自己的實踐和總結,強化自身的思維,而不是去模仿他人。購物消費是這樣,創業理財也是如此,處處體現著適用的重要性。

你不需要仰望別人,只需專注於自己。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罷,一定要追求自己的,而不是符合別人思維和要求的。我們的生活、工作必須與自身的人格特徵、心智模式完美融合,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如果你摒棄這個原則,就會為此付出代價。

〇 你的邏輯是什麼

幾年前,我認識了一個在金融領域混飯吃的人,他從事個人投資,不屬於任何公司,也沒加入任何私募機構,但他很有頭腦。對於這種人,我們習慣稱之為金融草原上的孤狼:有錢,冷靜,殘酷,迅速。他投資時往往能抓住時機,快速進入,抬高價格,拋售獲利,然後撤出,不會有絲毫猶豫。他是專業的投機分子,和普通股民完全相反。

他說:“我之所以同情普通人,是因為他們缺乏識破陷阱的能力。在股票市場上,陷阱無處不在。但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慾望,在慾望的主導下,他們容易偏離自己固有的嚴謹邏輯,改成以別人的方式思考。誘惑越大,就越要睜大眼睛,審視內心,問自己一句:‘我的邏輯是什麼?’”

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說:“假如知道事物應該是什麼樣,說明你是聰明的人。假如知道事物實際什麼樣,說明你是有經驗的人。但是,只有懂得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使事物變得更好,才說明你是一個真正具有才能的人。”

人們之所以迷信權威,喜歡跟在先行者的後面,是因為無法割捨不切實際的奢望或者野心,選擇了一條並不適合自身能力和思維邏輯的道路。在這種情況下,付出代價也就在所難免了。

〇 從群體思考中跳出來

有一家證券公司的總裁,他在過去幾年中十分信任自己一手建立的團隊,一直倚仗他們為自己做投資決策。但最近一段時間,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隨著團隊人數的增加,決策效率反而大幅度地降低了,而且頻頻出錯。

他悲痛地說:“就在過去的3個月中,我的公司已經損失了600萬元。我相信團隊的力量,但他們為什麼犯了這麼大的錯誤呢?”

這位總裁犯了一個錯誤,他讓自己的思考離開了決策核心,開始依賴群體思考。即便他團隊中的人都非常優秀,單獨拿出來都能承擔大任,但聚在一起後,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他們的判斷力和決策力就會大幅度下降。

若想解決這個問題,他必須保持自己的“一票否決權”,在做關鍵決策時,要從群體思考中跳出來,不能被團隊成員影響自己的思維。

〇 憑什麼一定得合群

合群是現代人評價一個人是否受歡迎的主要標準。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辦公室,或者是朋友圈子,合群都是人們拿來互相評判的話題。跟在羊群中,無疑是合群的,但思考和行動卻受到限制,甚至失去自我。比如很多人原本喜歡獨處,但為了合群,只好積極地參加各種他並不喜歡的社交活動,被迫改造自己。在合群的同時,他要做出許多違心的舉動,附和那些看起來十分幼稚的觀點和行為。因為一旦他表示異議,就可能失去這些朋友。

威爾遜是假日酒店的創始人。有一次,威爾遜和員工聚餐,有個員工拿起一個橘子直接啃了下去。原來,這個員工高度近視,錯把橘子當成蘋果了。為了掩飾尷尬,這個員工只好裝作不在意,強忍著嚥了下去,惹得眾人鬨堂大笑。

大家正吃得高興時,威爾遜忽然宣佈:“從明天開始,安拉來當我的助理!”所有人都驚呆了,覺得老闆的決定很突兀。

威爾遜解釋說:“昨天,大家看到有人誤吃了橘子皮,安拉是唯一一個沒有嘲笑他,反而送上一杯果汁的人。今天,看到我又在重複昨天的錯誤,他也是唯一沒有跟著模仿的人。像他這樣既不會對同事落井下石,也不會盲目追隨領導的人,不正是最好的助理人選嗎?”

刻意的合群能為你來好處了嗎?不能,一般情況下,為了迎合眾人的趣味而趨為同類,對你並沒有多大的益處,反而會對心智成長造成傷害。人和人是相互吸引的,你是什麼樣的人,就能進入什麼樣的圈子;而你融入什麼樣的群體,最終也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〇 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

有思想,意味著堅持自我。如果你真的不喜歡某種東西,就不要勉強自己同意,哪怕再多的人試圖說服你,或者別人都和你的選擇不一樣,你也應該堅持自己的看法。

不要刻意地迎合眾人,要專注於提升自己。我們在世界上遇到的任何問題,核心就是“你是否得到了提升”。提升自己的心智,提高自己的判斷力,而不是把精力花在迎合別人的心意上。當你專注於提升自己時,就能避免做出錯誤判斷,並保持自己的獨立性,這樣一來,人們會主動向你靠攏,放下他們的觀點來接納你。

5
最新評論
  • 女子結婚三年被打四次,丈夫一次比一次狠,這次更是骨裂三根
  • 娜姐和石頭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