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榮清
核心提示:夥伴才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人際關係了,除敵人外所有人都可以作為夥伴的。夥伴關係就求同存異的關係,求同存異的關係就不得不發生關係,又是不可以完全敞開心扉、不得不防著點的關係。夥伴關係是不穩定而時刻在變化的人際關係,要麼由夥伴變成了朋友或知己,要麼由夥伴變成了敵人。敵人可能再變回夥伴,但敵人永遠變不回朋友特別是知己,當心產生了裂縫就很難縫合。總之,夥伴關係屬於利益相關人之類的。
做事難,做人更難,其實就難在能否交到好朋友,就難在能否交到知己。
為什麼說難在能否交到好朋友,難在能否交到知己?難就難在要想交到一個好朋友特別是知己,幾乎要達到同志、同利、同道、同趣、同理等方面的要求。
政治同志為首,經濟同利為次,修養同道為三,情感同趣為四,行事同理為五。兩個人要真正達到“五同”境界,幾乎不可能,說實話就是夫妻關係也極少有“五同”境界。
雖然達不到“五同”境界,但總可以有“一同”或“二同”“三同”境界,所以其實天下所有人都是可交的,只是以朋友特別以知己相交的人格外地少而已。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時代的人,都是躲不開、避不了的命運共同體,總有一種社會關係等著你呢。社會關係一般可以分為:敵人,夥伴,朋友,知己。能讓你稱敵人的人,自然是極少的,敵人多了你哪裡還能自在地活著。自然朋友與知己也是極少的,因為真正的朋友與知己,即不需要防患的完全交心的朋友與知己是需要“五同”標準的,的確是稀罕物。
由此可知,夥伴才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人際關係了,除敵人外所有人都可以作為夥伴的。夥伴關係就求同存異的關係,求同存異的關係就不得不發生關係,又是不可以完全敞開心扉、不得不防著點的關係。夥伴關係是不穩定而時刻在變化的人際關係,要麼由夥伴變成了朋友或知己,要麼由夥伴變成了敵人。敵人可能再變回夥伴,但敵人永遠變不回朋友特別是知己,當心產生了裂縫就很難縫合。總之,夥伴關係屬於利益相關人之類的。
而朋友或知己就不一樣了,他們屬於自由人聯合體,是未來特別文明時代人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人際關係。朋友或知己都必須是自由人,而且相互支援、相互欣賞彼此的自由。自由的同時,朋友或知己還必須是自由聯合體,同志、同利、同道、同趣、同理等“五同”聯合體,如果少一就不是真正可靠的朋友特別是知己,而只能是夥伴。千萬別見人就稱“朋友”或“知己”, 朋友特別是知己是極其稀罕的人際關係,特別是珍貴,與生命同等重要。
人生在世,無非就以下幾種關係:親情方面有夫妻、父母子女、近親、遠親,生活地域方面有同鄰、老鄉,學習與生活方面有同學、戰友、同志、同事、領導與下屬等等。
網友、情人、夥伴、朋友、知己、敵人等則是情感交際的體現程度,可以存在於任何人際關係中,這是不可否定的事實。比如夫妻關係,可僅為網友,可為情人,可為夥伴,可為朋友,可為知己,同樣可為敵人。父母子女關係,同樣可僅為網友,可為情人,可為夥伴,可為朋友,可為知己,同樣可為敵人。領導與下屬的職場關係,同樣可僅為網友,可為情人,可為夥伴,可為朋友,可為知己,同樣可為敵人。總之,人際交往既充滿了危險,同時又充滿了樂趣和價值,關鍵是看你的心性修養,看你在人際中如何交往。
人際交往難又不難,才華、真誠、勇敢、智慧、豁達、樂觀等品質,我想應該首先得具備的。
2021-2-19